【文匯網訊】據大公報報道,发声在日本政坛集体右转、安倍紧锣密鼓构筑对华包围圈的背景下,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对中国的访问显得有些另类。而正是由于这种另类的感觉,才更能引起各方的关注。日本国内不乏行使集体自卫权、突破和平宪法,甚至拥核等等强硬言论,真正缺少恰恰是理性的声音。寄希望于野田、安倍等军国主义分子改善中日关系无疑于与虎谋皮,只有更多的理性人士站出来发声,中日关系才有希望。
鸠山由纪夫的言论是一种久违的冷静声音。在钓鱼岛问题上,鸠山明确承认双方存在主权争议,并认为,如果日本政府不承认主权争议,钓鱼岛问题就无法解决。在对待历史问题上,鸠山诚恳地希望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案不要在世界各国再发生,作为日本人,应该对这个事件负责,并表示衷心的道歉。鸠山还在中国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种下一颗银杏树,期待中日友谊之树常青,待和平之花开放时会再来,并极具象征性地把自己题词后的签字中刻意将鸠山由纪夫的由字改为友,意喻中日友爱和平。
鸠山由纪夫的声音在许多日本右翼政客听起来颇为不爽。官房长官菅义伟马上出来纠偏,指鸠山的发言与日本中央政府立场相反,对于曾作为首相的政客的发言表示非常失望,感到极其遗憾。措辞之严厉、口气之直接,毫不留情面。日本舆论也群起而攻之,称鸠山承认领土争议的表态对中方是一种政治让步。日本国内严酷的政治生态和舆论环境由此可略见一斑。
其实,鸠山的表态并没有任何独创之处,也不可能奢望其站在中国立场上说话。鸠山所讲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的历史,都是两国领导人几十年前就已经达成的共识。如今,这些言辞都成了禁忌,成了无人敢触及的雷区。变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正是那些口口声声讲中日关系大局的政客,令中日关系陷入当前的困境。
鸠山此次中国行来之不易。作为东亚共同体外交理念的倡导者,这位前首相的政治命运可谓一波三折。鸠山认为,日本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我们是个位于亚洲的国家,正日益显现活力的东亚地区必须被确认为日本的基本生存范围。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鸠山由纪夫自二○○九年上台起,便致力推动亚洲外交,结果得罪了美国,在相位只坐了八个月便被赶下台。本来计划在中日建交四十周年时访华,但囿于日本国内的政治环境被迫推迟。在去年年底的大选中,因无法接受议员候选人必须与民主党政策纲领保持一致的宣誓,被迫宣布放弃参选,隐退政坛。安倍内阁对鸠山此次访问心怀戒备,人未成行便界定为不具任何官方色彩的私人访问。
鸠山在日本的遭遇绝非个案。在军国主义复活的一片狂热鼓噪声中,理性人士噤若寒蝉,纷纷缄口。个别人偶尔发出一些理性声音,便旋即遭到清算。一个自称自由、民主的国度,对待不同意见实际上比专制国家更严酷,更无情。这是日本的悲哀,更是中日关系的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