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文匯網為首頁 | 關於文匯報 | 文匯報PDF版 | | 簡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王全書: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 力倡道學文化


http://www.wenweipo.com   [2013-01-23]

【本報記者朱利 鄭州22日電】21日,河南省人大、政協「兩會」正式開幕,在平頂山市分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道學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河南省政協原主席王全書建言,中原經濟區作為在國家戰略中首次被定位為「華夏歷史文明的傳承創新區」,有必要、有條件在道學文化的傳承創新中有所作為。

倡道學文化 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

王全書說,中原地區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全省道學文化遺產豐富,遺跡遍佈全境,被專家譽為「中國道學文化歷史博物館」。要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首先要對華夏歷史文明有高度的自覺與自信。20世紀以來的100多年裡,傳統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撞擊。一些人對華夏歷史文明產生了動搖,甚至喪失了信心。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對西方文明津津樂道,卻鄙薄輕慢華夏文明。2011年11月21日,西班牙拉美新聞網發表了羅伯托·薩維奧的文章《中國經濟在增長 文化認同感卻在消失》,他說「中國年輕一代缺乏文化認同感。在中國五周時間,我沒有聽到過一次中國音樂,聽到的都是西方音樂,並且以美國音樂為主」。如果連自己的歷史文明都不瞭解、不熱愛、不學習、不傳承,談何愛祖國、愛家鄉!更談何自尊!

尼采說,中國的道學「就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美國前總統裡根標榜自己的治國方略,就是遵循「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學理論;全球首富比爾·蓋茨說,他從事社會公益慈善事業,依據的就是道學中「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著名科學家霍金承認,提出的「宇宙創生於無」的理論,是受到了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思想啟示。

道學文化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托,並在華夏文明的傳承創新中豐富發展;而華夏文明也在道學文化的滋養中得以持續不斷的傳承創新。華夏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是我們華夏民族生命力的精神之母,創造力的精神之源,向心力的精神動力,凝聚力的精神紐帶。我們祖先創造了博大精深、光輝燦爛的華夏歷史文明。而中華道學文化是一種能夠與世界其他文明相交流、相對話、互通互補、與時俱進的文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華道學文化雖古老而不拒人之外、雖親切而不任人所為,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華夏歷史文明的一個典型代表。

冀道學文化落地生根

王全書更建議把道學文化落地生根,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首先建設道學文化教學研究基地。可在全省建設基於道學文化教學研究基地,選擇幾所基礎好、有特色的學校、社科研究機構、組織專門力量,加強對道學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要懷著敬畏之心解讀道學文化,使之成為傳承民族血脈、構築共有精神家園的精神力量。

其次,在部分中小學文史課中加入《道德經》章節。使孩子們從小就培養和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對高校學生開設道學文化講座,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等高校可率先開放道學文化視頻公開課,推進道學文化等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盡快上線,開展「高校名師大講堂」、「文化名家講文化」等活動,使華夏文明符號得以潛移默化地傳遞。

最後,王全書強調,還可以進行道學文化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在道學文化發祥地河南,可資開發的道學文化資源得天獨厚,可將本世紀初就開始打造的「鄭、汴、洛」沿黃河黃金旅遊線路進一步向東西延伸、向南北拓展,為中外遊客提供更加直觀地感受道學文化的環境。有條件的道學文化景區,可以藝術的形式進行活化、再現和演繹。中原經濟區在這方面大有可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