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美刊:環境問題或扼殺中國奇跡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1-3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網援引美國《財富》周刊1月29日文章,原題:環境問題可能扼殺中國奇跡。長期以來,環保活動者、經濟學家和學者一直警告中國將會出現環境災難。一月中旬,環境災難終於以最引人矚目的形式降臨。華北大部分地區被濃重的有毒污染物覆蓋,北京的空氣已經達到有害級別。對中國政府而言,這是一記新的警鐘。人們想知道,最高領導層是否能調動足夠的政治意願,切實推出避免生態災難發生的政策,否則或許會導致中國經濟奇跡的終結。

由於數十年來忽視環境問題,以及中國對煤的嚴重依賴(中國70%的電力依賴燃煤發電),情況很難在短期內迅速取得顯著改善。但中國政府可以採取綜合的環保方法,實施更嚴格的環境相關標準,調整經濟政策,增加對環境的投資,同時調動媒體和民間團體參與到環保事務中來。

對中國的火力發電廠進行改造,利用先進的污染控制技術,能夠大幅減少有害顆粒的排放。提高汽車和其他機動車輛的清潔燃料標準也將極大地改善情況,目前,機動車排放是造成中國城市污染的主要源頭。而中國使用的汽油和柴油中的含硫量要大大高於西方國家。另外,如果中國各級政府能更嚴格地落實現行的各項環保法規,也會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此外,中國還應該調整經濟發展方向,從能源密集型產業,如發展迅速、規模龐大的鋼鐵業等,向高能效、高科技行業以及服務業轉變。目前,中國年產鋼鐵量為7.2億噸(佔全球總產量的46%),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數億噸煤,而且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還有中國的汽車業。經過多年驚人增長,目前中國的汽車業規模已僅次於美國,名列世界第二位。中國機動車保有量約為2.3億輛(包括1.1億輛乘用車)。對這些高能耗行業進行「瘦身」肯定能有效改善中國的環境。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可能需要承擔巨大的轉型成本,如工廠倒閉和失業問題等,但這種重組卻有助於國內發展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更環保的產業,如醫療、旅遊和專業服務等。

同時,中國還需要加大對環境的投資。目前,中國每年用於環保的開支約為910億美元,僅佔GDP的1.3%。這遠遠不夠。專家認為,若要彌補過去此項投資不足造成的後果,中國需要將GDP的2% - 4%用於環境保護。

然而,不論是嚴格貫徹環保標準、調整產業政策,還是增加環保開支,這些政策要想真正發揮作用,中國政府必須更加公開和透明,同時允許媒體和民間組織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否則一切都是空談。眾所周知,中國的環境災難總是伴隨著一個令人悲痛的事實:政府部門在處理環境問題時總是遮遮掩掩,言辭閃爍。地方政府經常會掩蓋環境災難,未能及時向公眾通告有毒污染物洩漏情況。而中國中央政府也不願意公佈足夠的污染數據,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數據都屬於政治敏感內容。如果未來無法做到透明和坦率,中國政府將面臨喪失政治信譽與公信力的風險。

好在,面對環境問題,中國媒體、非政府組織和普通民眾的進取心與積極性日益高漲,算是「重重霧霾中的一抹亮色」。越來越多的中國記者和非政府組織致力於揭露環境醜聞。「經濟發展壓倒一切」的政策已經越來越不得人心。

誠然,要想採取上述環保措施必將面臨政治上的重重阻力,尤其是眼下,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還面臨著各方面的挑戰。問題就看,中國的執政黨是否將為了國家和自身的長治久安切實行動起來。

      責任編輯:曾曉
霧霾致北京呼吸疾病患者增兩成      [2013-01-31]
部分民眾已佩防毒面罩防霧霾      [2013-01-31]
外媒:霧霾判中國增長模式死刑      [2013-01-30]
中國中東部迎雨雪 霧霾或消散      [2013-01-30]
北京又變「霧都」引外媒關注      [2013-01-30]
北京啟動更嚴格應急措施防控空氣污染      [2013-01-29]
醫生指「北京咳」說法侮辱北京      [2013-01-21]
外媒稱中國高層不再隱晦霧霾      [2013-01-16]
中國霧霾天氣16日有望緩解      [2013-01-15]
霧霾天氣持續引爆環保股      [201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