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新網2月20日援引美國《世界日報》報道,中共新領導層要完成兩個開局之舉,一個是擇定新的政治道路,一個是打造新的經濟格局。正因為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都出現了結構性變化,出現一系列內外新特徵,正像在政治上希望以反腐來取得突破一樣,中共習李新領導層在經濟新格局的打造上,再塑造新貌。
文章摘編如下:
從去年初冬11月的中共十八大,到今年初春時分的3月人大政協會議,是中共的人事換屆交接期,也是中共政治過渡期。在這個過渡期中,中共新領導層要完成兩個開局之舉,一個是擇定新的政治道路,一個是打造新的經濟格局。而在現實中,經濟新格局的定盤,比政治道路的擇定,來得更加急迫。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格局的變化,與人事的代際變遷緊密相連。很多人會關心,習近平和李克強這一屆,在經濟層面,將引領中國進入怎麼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又形成怎樣一個格局。
要預測中共習李新領導層如何打造中國經濟新格局,先得判明今天這一階段的四大基本特徵。
首先是中國發展一是強了富了,中國經濟之強,是以綜合國力的全面提升來體現的,經過20年改革開放的積累,在過去十餘年間的突破,中國終於先後超越德國、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再說富了,以人均國民收入論,中國還是個窮國,但以整體財富的積累論,已是富國。
又由於中國已深度加入全球化經濟,外部經濟特徵的變化,對中國發展也有強烈的影響。這種特徵表現為兩個方面,首先是原有的經濟秩序已經打破,發達國家由美國的金融危機、歐債危機,再到日本經濟的新困局,令全球經濟步入低迷,而新崛起的國家如金磚四國之類, 不足以引領新方向。與之同時,經濟的競爭,市場爭奪,又在加劇,包括人們說的貨幣戰爭,也包括持續的資源爭奪。
每一次經濟的低潮,孕育著新的高潮。因而全球經濟的另一特徵,就是新技術革命開始孕育,新經濟佈局出現變化,新經濟分工開始展現,新經濟版圖準備劃分。問題只在於,誰來搶佔先機,又如何搶佔先機。
正因為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都出現了結構性變化,出現一系列內外新特徵,正像在政治上希望以反腐來取得突破一樣,中共習李新領導層在經濟新格局的打造上,寄望結構的調整、地區和產業的協調、內生動力的發掘、生態環境的改善,先解決問題,再塑造新貌。
更進一步地說,中共新領導層的良好願望,是發揚光大中國的「新四化」,即提出要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更希望未來的發展中,有「新四化」同步推進的理想狀態,令中國經濟走出平穩發展的新態勢。
在「新四化」中,「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基本取向都是求創新和增加競爭力,而「新型工業化」更擔負著糾正中國工業發展太急太快。而新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則將發展的重心,由沿海引向內陸地區,以穩固大後方為主要目標。這「新四化」加上以內需為主導的發展戰略,就構成與過去30年完全不同的新經濟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