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京報報道,昨日,來自江西省的全國政協委員抵達北京,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
人物
呂新華
男,1951年1月生,浙江省人,杭州大學畢業。
1974-1981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辦公廳科員
1981-1986 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隨員、三秘、二秘
1986-1988 外交部幹部司二秘
1988-1998 外交部辦公廳及國務院辦公廳秘書
1998-2001 駐芬蘭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2001-2002 外交部大使
2002-2003 外交部部長助理
2003-2006 外交部副部長
2006- 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
已婚,有一女。
(據外交部網站)
據新華社電 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五十八次主席會議1日在京召開。這次主席會議根據十一屆全國政協第二十次常委會議的授權,主要研究政協第十二屆一次會議的有關籌備工作。
會議審議通過了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主席團、常務主席、主席團會議主持人和秘書長、副秘書長名單(草案);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預備會議日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提案審查委員會人選建議名單(草案);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分組辦法(草案)和委員小組召集人名單(草案);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秘書處機構設置和工作任務(草案)。會議決定將上述有關草案分別提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預備會議和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主席團第一次會議審議。
會議推舉十一屆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作常委會工作報告、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作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會議確定,呂新華擔任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新聞發言人。
又訊 今天16時30分,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將在人民大會堂一層新聞發佈廳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呂新華將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呂新華今年62歲,曾任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外交部副部長等職。
「外交老兵」呂新華今日亮相
呂新華,這位曾差點被推薦到復旦大學給排水專業的外交官,昨日成為第13任全國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今日下午將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亮相。
1951年,呂新華出生在浙江紹興市諸暨縣。他中學時期趕上了「文化大革命」,1968年初中剛畢業的呂新華不得不回到老家。那時候取消了高考制度,大學連續幾年沒有招生。1970年開始實行推薦上大學制度。幸運的呂新華通過考察,在下鄉兩年後進入了杭州大學外語系。
呂新華曾回憶說,最初推薦給自己的是復旦大學給排水專業,「當時我對這個理工科的專業很有興趣,負責招生的幹部開始找我談,我很高興。但後來拿到大學通知書,卻變成了杭州大學外語系。我在這之前對外交官的工作沒有什麼瞭解,隔行如隔山,所以當知道是外語系的時候,我還不太想去。」他說,如果當時去了復旦,自己可能是一名工程師了。
1974年,剛進入外交部不久被安排到外交部辦公廳信使隊工作。這是一個充滿神秘氣息的職業,即便現在,各國間的大部分領導人間書信、機密物品,仍然是通過外交信使送達。外交信使的選才標准,除了強健的體魄,還應具備「政治堅定、意志頑強」等品質。7年裏,他到過80多個國家。加上後來隨國家領導人出訪,他一共去過140多個國家。
從1988年開始,他擔任外長錢其琛的秘書10年。呂新華回憶說,這段經歷對他職業外交生涯產生了重要影響。
2006年,卸任外交部副部長的呂新華開始擔任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上任後,呂新華創立了8個公共外交新平台,不僅與香港媒體互動頻繁,更開創特派員公署公眾開放日活動。還多次舉辦外交大講堂和「香港杯」知識競賽,讓更多香港同胞尤其是青少年瞭解祖國的成就。
去年4月,呂新華卸任這一職務。在離任前發表《香港,心中始終有你》,與香港各界朋友道別。文章稱,「在我40年的外交生涯中,有16年時間,為香港的迴歸和繁榮穩定貢獻力量,深感光榮和責任重大」,無畏更無懼』、『攜手踏平崎嶇』的『獅子山』精神讓他戰勝一個個困難和挑戰」。
現在呂新華又到了一個新的崗位,接替趙啟正成為全國政協第13位新聞發言人。
「如果說新聞報導是公眾瞭解兩會的窗口,那麼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就是促進政協與中外媒體之間溝通的一座橋樑。」呂新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這一次的角色轉變讓他感到「壓力山大」,「但不管涉及領域有多廣,至少有一點是確定的,即用事實說話,讓更多人瞭解中國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這是我新的重要使命。」
委員聲音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不提倡爭當貧困縣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扶貧辦主任範小建昨天表示,不提倡爭當貧困縣。之前新京報報導說,在成為「小康縣」16年後,山西大同縣終於開始像鄰縣一樣,享受「貧困縣」待遇。據一名長期從事扶貧工作的負責人透露,一個貧困縣可能會獲得國家1億-2億元的轉移支付。
昨天,在北京會議中心全國政協委員報到現場,範小建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國務院扶貧辦工作的角度講,國家要加大扶貧地區的支持力度,但貧困地區還是要自力更生,提高自身實力,扶貧部門要加大這方面的工作導向的力度,不提倡爭當扶貧縣。
範小建表示,國家是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一貫的支持政策。有這樣一些政策,有些地方就想爭一爭,這是現在確實存在的問題。範小建說,有些縣確實太困難了,需要支持。但也有一些縣,看到了對這些困難的縣的支持,註意力都放在爭取支持上了,「這都有問題」。
2011年,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准,範小建透露,依據這個標准,最新的統計數據數字顯示,還有9899萬貧困人口。還需要對這麼多的扶貧對象開展扶貧工作,所以暫時沒有考慮調高扶貧標准。
兩會新風
外地委員抵京拼車降低成本
昨日,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陸續抵京集中報到。從會務接站到駐地安排,務實節儉的新風撲面而來。
10時32分,來自湖南的委員們乘坐CZ3123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沒有鮮花、橫幅、沒有紅地毯,節儉的迎接安排受到委員們的稱讚。全國政協委員朱建軍說:「我覺得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們拼車了,下了飛機以後等了一段時間,等另外一趟飛機(的委員),拼車能夠降低出行成本。」
在駐地辦理入住、會務手續,委員們也發現了新變化。全國政協委員詹祥生說:「材料少了,材料袋明顯薄了。房間原來還擺的水果,現在都取消了。」
全國政協委員梁留科說:「多了個USB接口,多了國家圖書館所配的兩會的專題信息材料,為履職提供了技術和其他方面的保障。」
全國政協委員孫朝暉說:「有了委員辦公平台,委員傳遞信息可以避免紙質文件的傳遞。」
據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駐地的瓶裝水,將貼上「節水記號」。
昨日,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北京市旅游委和「水衛士行動」公益項目,在京發起勤儉節約開「兩會」綠色環保行動。活動將在接待兩會代表和委員駐地的飯店、會場,提供附有「iWater」節水貼的瓶裝水。這個節水貼還可以用指甲或尖銳物隨手做記號,可有效避免因包裝相同,造成開封的瓶裝水混淆而丟棄浪費的問題。
北京市旅游委主任魯勇介紹,這是北京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為踐行「綠色北京」理念,落實國家綠色旅游飯店標准,第二次在全國「兩會」駐地倡導推廣「水衛士」行動。去年的首次合作推廣成效顯著,以往會議結束後隨處可見的半瓶、甚至隻喝了一兩口的瓶裝水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沒開瓶的或喝光了的水瓶。「我們看到,空瓶的瓶身基本都做了記號。」魯勇說。
魯勇介紹,北京每天要舉辦許多會議和活動,提供的瓶裝水數量巨大,僅包裝就要消耗大量自然資源,因為混淆而被遺棄和浪費的水簡直難以統計,許多酒店賓館的工作人員都覺得很痛心。現在有了這個方法,大家都覺得特別簡單方便,並積極進行了應用和推廣。接下來,「水衛士·節水標記」行動將在全市276家綠色旅游飯店中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