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文匯網為首頁 | 關於文匯報 | 文匯報PDF版 | | 簡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薛松·新海派繪畫將亮相新加坡


http://www.wenweipo.com   [2013-03-02]
放大圖片

與蒙特裡安(Mondrian)對話NO.3 (薛松作)

【本報記者許桂麗 實習記者王宇軒 北京2日電】由新加坡MOCA 當代美術館主辦、林大藝術中心協辦的「薛松·新海派繪畫」將於4月6日在新加坡MOCA 當代美術館拉開帷幕。此次展覽由著名國際策展人徐鋼策展,集中展示2012年以來薛松的突破性新作。

薛松是中國當代最純粹的藝術家之一,正是因為他死心塌地地、幾年如一日地尋找自己的特獨的東西,而這樣的尋找又不是特立獨行、標新立異,恰恰是回到養育他的各種養分中,在非機械的、手工的、偶然的、傳統的等種種因素中,耐心地尋找著自己的藝術語言。一方面,薛松對於獨創的可能性的探索來源於上海獨特的現代和傳統混合的都市性,而另一方面,上海的特色和城市定位也得益於薛松和其他上海藝術家的獨創。

這次展出的13幅作品,可以說是薛松的行動繪畫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懂得怎樣將文人趣味和西方強調的個性表達結合在一起的集大成之作。早在1998年,薛松就開始了與大師的「對話」,對話的對象包括畢加索(1998年,《西方樂隊進入中國》),克萊茵(2000年),馬列維奇(2001-2010),蒙德裡安(2000), 馬蒂斯(2005),等等。「對話」這個詞可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既不是頂禮膜拜的「致敬」,也更不是批評,而是用藝術家自己的修養和趣味來消化西方無處不在的影響。記者瞭解到這裡的13幅作品,在對話中展現了至少三個層次的視覺和意符:

第一、粘貼好作為背景的燒焦紙片。薛松有時候特意選好紙片,讓粘貼好的大量碑拓或雜誌書籍圖片和作品的內容產生某種關聯;但是他有時候也完全隨機,粘貼的只成為畫布背景而已。為了不讓觀眾聯想粘貼的背景的意義,這次薛松幹脆在粘貼的表面上再刷一層白漆,完全成了繪畫的背景,只有半透明的隱隱約約中才看出粘貼的痕跡。抹殺後的純粹,卻又不能完全隱去,剩下的恰恰是材料的手工感。

第二、對中國或日本畫家的模仿,成為主畫面。這些畫家包括宋徽宗、黃賓虹、 豐子愷、以及日本浮世繪的傑出代表葛飾北齋,也包括《芥子園畫譜》上幾種圖示。這是薛松的文人趣味、名士才情的集中體現。

第三、西方大師,主要是蒙德裡安和阿爾伯斯的線條和色塊的各種重構,附在主畫面之上,鮮活跳躍,給抽像賦予一種具象的實際意義,產生出一種非常有趣味的形式和內容、西方和東方的對話。

薛松的新作具有鮮明的創新性,相信此次展覽會帶給觀眾全新的體驗。展覽將持續到4月25日。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