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廣州日報報道,政府財政收入連年增長,屢創新高,稅制改革迫在眉睫。昨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經濟組分組討論上,稅制改革再次成為熱點。多名委員聚焦改善消費環境,結構性減稅話題。繼前日「炮轟」稅收太高後,全國政協委員、聯想集團總裁楊元慶昨日再次「放炮」,他表示,商品價格「內外有別」,增值稅、關稅是最主要因素。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宋蘭則回應,中外稅制有別,中外大眾消費品價格差距不大,「內外」價格有別,有稅的因素,但更多是定價因素。
甘連舫:為中等收入者減稅
全國政協委員、星牌集團董事長甘連舫首先談到了減稅問題。他說,中央政府首先應該給中小企業減稅,現在人工成本、材料提高,經營環境不好,中央應該加大對中小企業結構性減稅的力度。甘連舫還幽默地對在場的「國企老大哥」說,「你們多交點就多交點,你那買賣大。」他建議,對中小企業實行「養雞下蛋」。
得知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宋蘭在場,他幽默地說:「宋局長,您把我們這個事兒當個事兒」。
隨後,他說,希望能提高個稅起征點。他說,自己去年曾提出將個稅起征點提高到5000元。甘連舫說,這個建議是為中等收入的職業經理人提出的,一個國家的中等收入人群決定了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這一部分人是社會的精英,你要讓這一部分人少交點稅,會促進消費。
他說,現在財政收入都兩位數增長,中央政府在照顧弱勢群體的同時,也可以研究保護中等收入階層。
宋蘭:結構性減稅近2萬億
宋蘭說,1994年那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已經快20年了,這段時間有一些稅制改革,但缺乏系統性。針對金融危機,國家出台了一些減免稅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從結構性減免稅這一項來說,減免稅總量接近2萬億。
不過宋蘭介紹,現在稅制是建立在1994年財稅改革基礎上的,1994年財稅改革立足於兩提高,一個是提高財政總量占GDP的總量,另一個是提高中央財政占總財政收入的比重。這兩個都大幅提高了。
經濟發展到了今天,要根據整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的趨向做一個調整,做一個統籌的考慮。她還表示,應該加快環保稅研究。
楊元慶:稅負高難促消費
前日,楊元慶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今年他還關注降低稅負的提案。昨日,在宋蘭發言完畢後,他立即「搶麥」。
楊元慶表示,不同意今年又減了多少億稅的說法。稅收增長超過GDP增速,超過居民收入增速,怎麼能說減了多少億稅呢?就拿個人所得稅來說,如果要從800元的起征點上來算,那減的豈不是更多?實際上,現在國家的稅收太多了,我們希望中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稅收多了,我們有錢來辦強大的國防,建立良好的社保、醫療、教育,但不能殺雞取卵。
楊元慶說,現在的國家政策都應該圍繞加強內需來制定,怎樣促進內需、促進發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舉例說,「我們現在賣的每一件商品,都含17%的增值稅,這是不是太高,要不要降低一些,讓國內物價也能降一些?這是需要我們認真考慮的,我們不能造成國內商品的價格比國外高的情況。」
楊元慶建議,我們光有CPI指數還不夠,這只是反映價格一個月比上一個月的漲跌,只是反映相對數,不反映絕對的價格。我們的商品絕對價格與國外市場比,同樣品牌的商品,我們的價格到底是怎麼樣,是比他們高還是比他們低?我們應該建一個這樣的指數。
回應:中外稅制有別
在楊元慶發言完畢後,宋蘭說,中外稅制不同,國外大部分是以直接稅為主,中國是以間接稅為主體。凡是以直接稅為主體的國家,稅率都不低。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減稅措施,以營改增為例,僅上海試點的100多萬戶,惠及企業300億∼400億元。
楊元慶:稅是主要因素
楊元慶說,大家站在不同的立場上討論問題,他也不是專家,他只是從自己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楊元慶說,他最主要的想法是,怎麼促進消費,讓國內消費形成,稅制是一個重要政策導向的方向。
「政府應該來發現,為什麼國內外商品價格會有區別,應該出台措施讓更多消費留在國內。」楊元慶最後還表示,更本質的問題還是稅的問題,他認為增值稅和關稅是最主要的因素。
回應:更多是定價因素
宋蘭表示,楊元慶講的是間接稅的問題,中外稅制不同。直接稅是企業承擔,間接稅是消費者承擔。對於商品價格內外有別,她說,這裡面有稅的因素,但更多是定價因素。
宋蘭表示,對於大眾消費品,特別是國外進的大眾消費品國內外沒有價格差異。對於聯想電腦國內比國外貴的問題,宋蘭回應,聯想是為了贏得市場。
宋蘭說,價格是間接稅加成本加利潤組成的,除了稅收,還有成本和利潤的問題,加在一起才能成為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