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張高麗從小就與母親相依為命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3-1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生在福建,先後任職廣東、深圳、山東和天津,66歲的張高麗一直與大海結緣,始終秉持寬闊和開放的「海洋思維」,始終立於改革開放的潮頭,低調做人做事,一路踐行「為民、務實、清廉」的承諾。

11月15日,在京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張高麗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進入中共最高領導層。

11月21日,張高麗卸任天津市委書記。在當天的天津市領導幹部大會上,張高麗表示,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將「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與時俱進、真抓實幹,堅持廉潔自律、無私奉獻,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張高麗還特地強調:「希望全市黨員幹部群眾繼續對我進行嚴格監督。今後,如果有人打著我的親屬、朋友或身邊工作人員的旗號來辦事,無論是真是假,還是三句話:一不要接待,二不要給情面,三決不允許給辦事。」

主政多省經驗豐富

2007年3月,入主天津時,張高麗因為長期在沿海發達省份和改革開放前沿地區工作、具有管理大城市的豐富經驗而備受各界期待。

主政天津五年多,張高麗始終堅持「標準要高,要求要嚴,工作要實,調子要低,效果要好,多辦實事,少說多干」的原則,努力促進各項工作站在高起點,搶佔制高點,達到高水平。

到任第二天,張高麗就來到濱海新區,深入工廠社區港口,詳細瞭解規劃建設情況。此後,他親自擔任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領導小組組長,幾乎每月去一次濱海新區調查研究,解決問題,推動工作。

同年5月底,張高麗把「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寫進了天津市黨代會報告的主題,提出統籌濱海新區龍頭帶動、中心城區全面提升、各區縣加快發展三個層面聯動協調發展的戰略,一場體現「天津精神、天津速度、天津效益」的生動實踐隨即展開。

在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雙趨緩」的背景下,2007年至2011年天津實現連續五年GDP年均增長16.5%,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8.4%,人均GDP去年達到1.3萬多美元,躍居全國第一,關停一千多家高污染、高消耗企業,GDP單耗五年下降了21.3%。大力發展高端高質高新產業,「天河一號」和「曙光星雲」超級計算機、新型運載火箭、直升機、無人機、航天器、納米技術、大造船、大乙烯等項目建成投產。其中,被譽為「中歐合作典範」的空客A320系列飛機天津總裝線目前已經下線百餘架。到2015年,天津航空航天產業將實現產值1000億元。「中新生態城」用新的發展理念取得可喜成果。天津這個傳統的老工業基地的經濟結構正在發生質的變化。與此同時,通過連續奮戰九百天全面整治城鄉環境、大街小巷,保護歷史文化建築,規劃建設中西合璧、古今交融、適合居住的城市,增強了城市的競爭力。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展會選址天津,天津平均兩天就有一個展會,會展經濟快速發展,看中的正是它在中國新一輪區域發展版圖上迅速崛起的影響力。

1988年,張高麗出任廣東省副省長,之後擔任常務副省長、省委副書記,並在10年後兼任深圳市委書記。主政深圳的四年正是亞洲金融危機時期和香港回歸祖國的最初四年,張高麗著眼於縮小與香港的差距,改造老東門、提升深南大道、擴建機場、建設地鐵和濱海大道等基礎設施,大力支持華為、中興等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提出並促成享譽海內外的深圳「高交會」,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規劃建設國際花園城市,深港合作也揭開新的一頁。張高麗和歷屆市領導一起努力並經中央批准,於2000年在深圳特區成立20週年之際,將鄧小平的雕像立在蓮花山頂。他還提出讓深圳「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目標,努力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也被之後的歷屆政府所傳承。

2001年底,張高麗北上山東,先後出任省長、省委書記。主政山東期間,張高麗致力於發展外經外貿、高新技術、民營經濟「三個亮點」,積極實施東部突破煙台、中部突破濟南、西部突破菏澤的「三個突破」和建設半島城市群的戰略,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從產業和區域發展的角度為山東經濟謀劃了戰略佈局。山東的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2006年,山東省的GDP總量超過2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二。

踏實做事嚴格要求

2007年3月,即將赴任天津的張高麗在山東幹部大會上作告別時,淚水奪眶而出。

很多人還記得他當選山東省長時,曾在人大代表面前承諾:「一定要保持與老百姓的血肉聯繫,當一把雨傘,為老百姓遮風擋雨;當一頭黃牛,為老百姓耕地種田;當一塊石頭,為老百姓鋪路搭橋。」

在山東任上,張高麗在全省領導幹部大會上公開表態承諾:「凡是我的家屬、子女、親戚、朋友到哪個地方去,你們第一不要接待,第二不要給情面,第三不要辦事,誰給辦事,我就追究誰的責任!我已經要求就此發出通知,一直到縣。」

張高麗在天津連續6年實施20項民心工程,辦成了一批群眾盼望已久、普遍受益的實事好事。據統計,2011年,天津市財政用於民計民生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達76.2%。

在天津期間,「為民、務實、清廉」是張高麗反覆闡述的工作要求。

在許多幹部看來,營造充滿激情的幹事創業的環境氛圍,是張高麗激勵調動幹部積極性的一個工作方法。他親力親為,帶頭髮揚「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消除幹部的惰性,讓他們都「動起來」。

張高麗常在晚上給區縣、部門領導打電話,詢問工作情況或直接到基層檢查工作。有的地方領導不無詼諧地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張書記晚上打電話,和隨時檢查作業。」張高麗經常只帶一兩個人深入居民小區、菜市場、公園等地方明察暗訪,直接聽取老百姓的意見,有時乘坐出租車暗訪,有時在街道邊與老大爺下棋,他還召開和網民的對話座談會,親自回復網民的留言,並督導解決問題。

張高麗高標準、高強度的工作風格也讓很多地方幹部頗感壓力。他在山東和天津工作時都開展互看互比互學活動,不聽信匯報,就看實際成果,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帶領山東各級主要領導,分兩次走遍了全省17個市中的11個。張高麗每年還帶有關領導幹部到先進省區市學習考察,主動找問題差距,保持清醒頭腦。

農民出身奮鬥成才

今年兩會期間,張高麗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我本身就是個苦孩子,我的責任是恪盡職守做好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全心全意服務。」有網友評論說,官員記著自己是「苦孩子」,就是記著百姓的艱苦,就是沒有忘記自己是百姓中的一員。

1946年11月,張高麗出生在「東海邊上的小村莊」福建晉江東石潘徑村。他的祖輩都是當地貧苦的農民。他的親兄長現在還在農村,還是農民。

張高麗曾用詩歌描述家鄉:「在東海邊上的小村莊,那是我可愛的家鄉,綠色田野,銀白浪花,家鄉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美麗的圖畫;在東海邊上的小村莊,那是我可愛的家鄉,稻穀花香,魚兒滿倉,鄉親是勤勞的人民,勤勞的人民;在東海邊上的小村莊,那是我可愛的家鄉,百姓囑托,永生難忘,希望是燃燒的火焰,燃燒的火焰……」

張高麗不滿3歲時父親就過世了,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和農民一起上山種田下海捕魚,雖然家境十分貧寒,但張高麗自幼拚搏進取,憑著勤學苦讀,他考入了晉江僑聲中學,後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廈門大學經濟系。

1970年8月,大學畢業後遭遇「文革」,張高麗被分配到中央大企業石油部茂名石油公司後勤部總倉庫當起重搬運工。那時,他幾乎每天都要去扛水泥,每包50公斤。「文革」結束後,張高麗從公司團委副書記一直升到茂名石油工業公司煉油廠黨委書記。1984年,張高麗以中國石化總公司茂名石油工業公司經理身份兼任茂名市委副書記。第二年,他升任廣東省經濟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張高麗的求學和工作起步階段可謂「艱辛」,但他始終堅守自己的理想。他曾與南開大學師生分享自己的「艱辛」經歷,並將中學時寫的一首詩送給了大家:「人生道路曲折漫長/不能沒有理想/意志是多麼的重要/當我孤獨無援的時候/它給我力量/它給我希望……」

由於在宏觀經濟方面的造詣,1999年張高麗被清華大學聘為兼職教授,並被母校廈門大學聘為管理學院院長和教授。

2013全國兩會
      責任編輯:旌旗
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為國務院副總理人選      [2013-03-16]
張高麗:實現「中國夢」根本動力是改革開放      [2013-03-10]
張高麗:希望重慶在西部地區率先建小康社會      [2013-03-07]
張高麗:用心做好經濟工作 實現良好開局      [2013-03-06]
張高麗:做好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篇大文章      [2013-03-04]
劉雲山張高麗報告均提及中國夢      [2013-01-07]
張高麗從小就與母親相依為命      [2013-03-16]
李斌接受採訪不忘毛主席教導      [2013-03-16]
四大「反對票票王」部長出爐      [2013-03-16]
王曉初: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      [201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