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社報道,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6日根據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提名,決定了4位副總理,他們分別是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決定了5位國務委員,他們分別是楊晶、常萬全、楊潔篪、郭聲琨、王勇。
新任總理李克強和四位副總理、五位國務委員一道,組成了國務院新的領導班子,將在未來五年裡,繼續致力於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努力解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諸多矛盾和問題,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制定相應政策措施,並加以落實。
根據中國國務院組織法,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總理領導國務院工作,副總理、國務委員協助總理工作。國務委員受總理的委託,負責某方面的工作或者專項任務,並且可以代表國務院進行外事活動。
張高麗:群眾說好 才是真好
66歲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張高麗是排名第一的副總理。這位有經濟學專業背景、歷經各個崗位鍛煉、長期在沿海發達地區工作的副總理將在新的崗位上,為中國經濟社會改革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3月6日上午,在全國兩會參加天津代表團審議時,有的代表關心他的工作,張高麗說,十八大以來,他甚至比天津時還忙,因為除瞭解熟悉情況外,主要是集中精力完成中央交給的任務。
「事非經過不知難。」張高麗感慨地說,「正是靠改革開放,也只有改革開放,才有中國的今天,才有中國的明天,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在他的工作經歷中,張高麗一直強調要通過改革的辦法來解決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上世紀80年代,他在廣東省擔任副省長期間主管工交基建,廣東率先實行電價改革,以應對電力緊張;90年代,他多次與中國核工業總公司談判,建立了「以核養核」的發展機制。1998年他主持深圳工作時,市委市政府出台文件,決定全市土地公開招標出讓和政府採購招標。深圳還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和簡化通關手續,全面加強粵港澳的合作。在廣東擔任副省長、常務副省長十年期間,他主持和參與許多重大項目的談判合作,為廣東的發展和開放貢獻力量。
張高麗說,現在改革開放都進入攻堅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勇氣和智慧,深謀遠慮,積極穩妥推進財稅、金融、分配、行政管理體制等方面改革,堅持以質取勝,開拓全方位多元化國際市場,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開放水平。
兩會審議期間,張高麗邊聽邊記,不時插話,要求「不要照本宣科」,多提建議和意見。會場內笑聲、掌聲頻頻。談到具體問題,他引用世界和全國經濟各項數據,從全局分析證明中央的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現在重要的是要抓好落實。
關於中國的宏觀經濟問題,張高麗說,經濟結構調整、科技創新驅動和資源環境保護,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三個最重要的問題。這三個問題解決好了,中國經濟才能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也才能從經濟大國發展成為經濟強國。
關於城鎮化,他指出,要從實際出發,科學規劃,分類指導,保護資源環境生態,積極穩妥逐步推進。「城鎮化的重點是中小城市,大城市不能盲目擴張」;關於財稅金融工作,他指出,去年全國財政收入11.72萬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97.4萬億元,數量不少了,現在重要的是要當好家、理好財,把資金用好用活用到刀刃上,發揮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3月4日,在看望全國政協委員並參加討論時,張高麗說,要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在民間資本進入能源、鐵路、金融等重點領域方面取得新突破,進一步做好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篇大文章。
在為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作輔導報告時,張高麗強調要善於「底線思維」,摸清底數,心中有數,防範風險,既要堅定信心,又要有憂患意識,機中有危、危中有機,要化危為機,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實,努力實現良好開局。
去年11月21日,張高麗卸任天津市委書記時特地強調:「希望全市黨員幹部群眾繼續對我進行嚴格監督。今後,如果有人打著我的親屬、朋友或身邊工作人員的旗號來辦事,無論是真是假,還是三句話:一不要接待,二不要給情面,三決不允許給辦事。」
張高麗每主政一地,都會在正式場合重申他的「三不」原則。有些幹部說他六親不認,決不給親戚朋友辦事。無論是在天津,還是在廣東和山東,一路走來,張高麗始終堅持廉潔從政、低調做人、踏實做事,「人民群眾說你好」始終是他信奉的準則。
「人民群眾說你好,才是真正的好。」張高麗曾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我們時刻要有憂患意識,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我們來自於人民,一切為了人民,離開了人民,我們將一事無成,也對不起人民。」
張高麗家裡三口人,夫人康潔是他在茂名石油公司工作時認識的同事,即將退休,兒子從軍事院校畢業後分配在部隊基層單位工作,是個副連級幹部。張高麗有空喜歡看書、打網球、下象棋。
副總理:敢於承擔 開拓進取
四位副總理中,張高麗為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劉延東、汪洋均為十七、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馬凱為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從工作經歷看,四位副總理全部有基層工作經驗。張高麗曾在茂名石油公司當過起重搬運工;劉延東在整個七十年代,都工作在唐山開平化工廠和北京化工實驗廠的生產一線;汪洋由於父親早逝,為分擔家庭重擔,很早就進入食品廠工作;馬凱當過五年中學教員。
四位副總理全部擁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張高麗畢業於廈門大學經濟系;劉延東早年在清華大學工程化學系學習,上世紀90年代分別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和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在職學習,先後獲得碩士學位和法學博士學位;汪洋擁有工學碩士學位;1979年,馬凱考取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研究生,三年後成為文革後中國最早的一批經濟學碩士。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說,與上一屆相比,本屆政府組成人員面臨更大的改革任務。近些年國際國內出現的一系列新情況,無疑要求新一屆政府組成人員不斷提高執政能力,進行更加科學的決策。
劉延東是繼吳儀之後新中國的第4位女副總理,還是第一位兩屆女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第一位女部長、全國青聯第一位女主席。
干實事、幹成事是劉延東的一貫作風。在中央統戰部,她致力於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的和諧,組織黨外人士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參與組織了200多次民主協商會,還九次進藏調研,結交了一大批不同界別、肝膽相照的摯友諍友。
任國務委員期間,劉延東分管教科文體等領域。她主張「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把社會事業辦到群眾心坎上」。「讓所有的孩子有學上、上好學、能成才」是她的教育情懷。主持制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突出育人為本理念,強調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體制改革是提升教育質量的動力,形成了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路線圖時間表。2012年財政教育投入實現4%的目標。為緩解「入園難」三年新增幼兒園4.3萬所,全覆蓋的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每年惠及8000萬學生,面向特困縣的營養改善計劃使3000多萬農村學生受益,體現了她「多做雪中送炭事」的思路。
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她主持制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組織推進涵蓋電子信息、能源環保、生物醫藥、先進製造等領域10個科技重大專項,突破了一批核心關鍵技術,發揮了科技在應對金融危機、創造未來繁榮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文物保護、兩屆奧運會和打擊足球腐敗、保護婦女兒童權益方面成效顯著。
副總理當中,58歲的汪洋最年輕。1993年,汪洋以38歲的年齡出任安徽省副省長,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副省長。1999年,汪洋赴京先後出任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負責辦公廳常務工作的副秘書長。2005年,汪洋到重慶任市委書記。
汪洋在今年兩會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說,在他看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講的11個方面的問題,最核心的是要破解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和機制障礙。「如果說30年前改革解決的是意識形態問題,那麼現在就是利益問題,改革實際上就是拿刀割自己的肉,必須下大決心。」
2007年底,汪洋調任廣東省委書記。第一次在省委全會上講話就強調,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必須在傳統發展模式的挑戰面前,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努力在實踐科學發展觀上闖出一條新路。汪洋始終認為,領導幹部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易公僕之心」。去年12月他在離任廣東省委書記時曾以「改革從來多挑戰、苟利國家要承擔」與大家共勉。
30多年來,馬凱大部分時間工作在中國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的宏觀決策系統。在為中央決策服務的過程中,他始終恪盡職守,竭力奉獻,正如他在詩作《難眠》中所言:「但助難題得破解,何妨曉鏡又添銀」。他出版過《改革:參與和思考》等多部學術專著,被譽為「學者型官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直接參與了許多重大價格改革。
2003年,馬凱擔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上任伊始就迎來挑戰,中國經濟出現「過熱」苗頭。根據中央部署,馬凱率國家發改委聯合多部門穩健出手,打出「組合拳」,中國經濟連續五年保持在快而平穩的軌道上。在發改委期間,他以組織起草編製「十一五」規劃綱要為龍頭,帶領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97個專項規劃,許多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
2008年,馬凱擔任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國務院辦公廳工作細大不捐,晝夜不分,馬凱率領國辦狠抓中央決策部署的落實。2012年前5個月,鐵路建設投資罕見地下降40%多。馬凱率領有關部門深入工程現場,查找癥結,推出綜合措施,通過各方面共同努力,鐵路投資由降轉升,鐵路建設繼續保持了平穩發展的良好勢頭。
劉延東家庭幸福,丈夫豁達,育有一女。她常講,工作中要忘記性別,生活中要記住性別。
汪洋喜愛運動,工作之餘打網球或走路鍛煉,但更多的時間是讀書。汪洋和妻子育有一女。因為母親一人把三個孩子帶大很不容易,汪洋對她特別孝順。
馬凱有另一個為外界熟知的身份:詩人。他的詩詞集《行中吟》《心聲集》廣受稱讚。馬凱夫人已退休多年,他們育有一女。
國務委員:各有專長 實幹為民
從五名國務委員履歷看,他們都「術業有專攻」。楊晶具有多年的地方和民族工作經驗,中共十八大後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之前為國家民委主任;常萬全行伍出身,5年前任中央軍委委員;楊潔篪從事外交工作38年,之前為外交部長;郭聲琨曾任國企、地方一把手,後任公安部部長;王勇則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從2010年至今擔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
根據新出爐的國務院組成人員名單,楊晶同時兼任國務院秘書長;常萬全兼任國防部長;郭聲琨兼任公安部長。
分析人士認為,新任國務委員雖然所涉領域不同,但他們都在1949年後出生,與新中國共同成長,年富力強,都具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較高的專業素養,善於處理各種複雜問題,具有較強的改革開放意識和寬廣的國際化視野。
全國人大代表、中央黨校副校長張伯裡說,可以預計,包括國務委員在內的新一屆政府將面臨很多新問題,因為我們發展的階段已經不一樣,今後將更加重視經濟與社會、與環境等方方面面的協調發展,很多問題都需要在實踐中加以解決。
五位國務委員中年紀最大的是共和國同齡人常萬全,其餘四人都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常萬全19歲就在軍隊服役,用39年時間,經歷了從士兵到上將、總裝備部部長、中央軍委委員的歷程;比他小一歲的楊潔篪曾是上海一家電表廠的學徒工,後成為第一位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外交部長;而楊晶的職業生涯始於內蒙古一家農機廠,其後經過了旗(縣)、盟(市)、自治區和部委主要負責人多個崗位的歷練;郭聲琨和王勇都有過當知青的經歷,其中年紀最輕的王勇今年57歲。
基層工作經歷讓他們對中國國情有著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磨煉了他們的意志。王勇曾在2009年重返當年他當知青的黑龍江建設兵團,已經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的他動情地說:「是這片黑土地培養鍛煉了我們,是這片黑土地讓我們變得剛強。」
這五人都有大專以上的學歷,既有理工科也有文科背景。其中楊潔篪曾赴英國留學,是歷史學博士;郭聲琨則是管理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勇是工學碩士,研究員;楊晶則擁有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常萬全的學歷是陝西渭南師範專科學校在職大專學歷,曾任國防大學戰役教研室主任。
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認為,他們在知識結構上更加豐富,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經濟管理、行政等方面的素質均具備,可以更好地面對現代社會不斷變革、創新、發展的需要。
「勤奮、實幹」是這五人工作表現中的共性,他們都是從基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憑著突出政績和良好口碑,逐漸成長為國家領導人。
在這五個人中,楊晶是唯一的少數民族——蒙古族。在他任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的五年時間,內蒙古經濟增速連續保持全國前列,調整經濟結構、發展循環經濟、建設中國北方生態屏障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國家民委工作,他提出「民族團結像空氣一樣寶貴」,大家都應該倍加珍惜和維護民族大團結。
常萬全在任總裝備部部長期間,曾經四次作為載人航天工程任務總指揮。正是在他的具體組織下,伴隨著那一聲聲堅定有力的「出發」命令,中國神舟七號、天宮一號、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先後飛向太空。
楊潔篪曾說:「外交官反應要快,但主要是後天勤奮。」在出任外長前,楊潔篪曾三度被派往美國工作,2000年至2004年擔任中國駐美大使。2001年,中美發生撞機事件,楊潔篪曾在一日之內4次奔走於美國國務院、國會與中國駐美大使館之間,表達中方立場,有力推動此事最終得到妥善處理。2007年4月楊潔篪出任外長後至今,出訪足跡遍及90多個國家和地區。
郭聲琨一向倡導幹部要敢於擔當、敢做善成,把抓落實、見成效作為用人導向,力戒「空、虛、懶、假、驕、奢」,崇尚實幹為榮。郭聲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主政期間,正值2009年席捲全球的國際金融風暴,他以實幹精神率五千萬壯鄉兒女迎難而上,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契機、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為龍頭,掀起開放新熱潮,實現了廣西跨越式發展。
王勇在2008年9月因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臨危受命,出任質檢總局局長。他上任後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包括廢除了實施7年的食品免檢制度、在全國開展質量年活動等,並且提出「大質量工作機制」等。
副總理:敢於承擔 開拓進取
四位副總理中,張高麗為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劉延東、汪洋均為十七、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馬凱為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從工作經歷看,四位副總理全部有基層工作經驗。張高麗曾在茂名石油公司當過起重搬運工;劉延東在整個七十年代,都工作在唐山開平化工廠和北京化工實驗廠的生產一線;汪洋由於父親早逝,為分擔家庭重擔,很早就進入食品廠工作;馬凱當過五年中學教員。
四位副總理全部擁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張高麗畢業於廈門大學經濟系;劉延東早年在清華大學工程化學系學習,上世紀90年代分別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和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在職學習,先後獲得碩士學位和法學博士學位;汪洋擁有工學碩士學位;1979年,馬凱考取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研究生,三年後成為文革後中國最早的一批經濟學碩士。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說,與上一屆相比,本屆政府組成人員面臨更大的改革任務。近些年國際國內出現的一系列新情況,無疑要求新一屆政府組成人員不斷提高執政能力,進行更加科學的決策。
劉延東是繼吳儀之後新中國的第4位女副總理,還是第一位兩屆女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第一位女部長、全國青聯第一位女主席。
干實事、幹成事是劉延東的一貫作風。在中央統戰部,她致力於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的和諧,組織黨外人士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參與組織了200多次民主協商會,還九次進藏調研,結交了一大批不同界別、肝膽相照的摯友諍友。
任國務委員期間,劉延東分管教科文體等領域。她主張「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把社會事業辦到群眾心坎上」。「讓所有的孩子有學上、上好學、能成才」是她的教育情懷。主持制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突出育人為本理念,強調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體制改革是提升教育質量的動力,形成了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路線圖時間表。2012年財政教育投入實現4%的目標。為緩解「入園難」三年新增幼兒園4.3萬所,全覆蓋的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每年惠及8000萬學生,面向特困縣的營養改善計劃使3000多萬農村學生受益,體現了她「多做雪中送炭事」的思路。
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她主持制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組織推進涵蓋電子信息、能源環保、生物醫藥、先進製造等領域10個科技重大專項,突破了一批核心關鍵技術,發揮了科技在應對金融危機、創造未來繁榮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文物保護、兩屆奧運會和打擊足球腐敗、保護婦女兒童權益方面成效顯著。
副總理當中,58歲的汪洋最年輕。1993年,汪洋以38歲的年齡出任安徽省副省長,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副省長。1999年,汪洋赴京先後出任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負責辦公廳常務工作的副秘書長。2005年,汪洋到重慶任市委書記。
汪洋在今年兩會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說,在他看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講的11個方面的問題,最核心的是要破解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和機制障礙。「如果說30年前改革解決的是意識形態問題,那麼現在就是利益問題,改革實際上就是拿刀割自己的肉,必須下大決心。」
2007年底,汪洋調任廣東省委書記。第一次在省委全會上講話就強調,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必須在傳統發展模式的挑戰面前,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努力在實踐科學發展觀上闖出一條新路。汪洋始終認為,領導幹部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易公僕之心」。去年12月他在離任廣東省委書記時曾以「改革從來多挑戰、苟利國家要承擔」與大家共勉。
30多年來,馬凱大部分時間工作在中國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的宏觀決策系統。在為中央決策服務的過程中,他始終恪盡職守,竭力奉獻,正如他在詩作《難眠》中所言:「但助難題得破解,何妨曉鏡又添銀」。他出版過《改革:參與和思考》等多部學術專著,被譽為「學者型官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直接參與了許多重大價格改革。
2003年,馬凱擔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上任伊始就迎來挑戰,中國經濟出現「過熱」苗頭。根據中央部署,馬凱率國家發改委聯合多部門穩健出手,打出「組合拳」,中國經濟連續五年保持在快而平穩的軌道上。在發改委期間,他以組織起草編製「十一五」規劃綱要為龍頭,帶領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97個專項規劃,許多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
2008年,馬凱擔任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國務院辦公廳工作細大不捐,晝夜不分,馬凱率領國辦狠抓中央決策部署的落實。2012年前5個月,鐵路建設投資罕見地下降40%多。馬凱率領有關部門深入工程現場,查找癥結,推出綜合措施,通過各方面共同努力,鐵路投資由降轉升,鐵路建設繼續保持了平穩發展的良好勢頭。
劉延東家庭幸福,丈夫豁達,育有一女。她常講,工作中要忘記性別,生活中要記住性別。
汪洋喜愛運動,工作之餘打網球或走路鍛煉,但更多的時間是讀書。汪洋和妻子育有一女。因為母親一人把三個孩子帶大很不容易,汪洋對她特別孝順。
馬凱有另一個為外界熟知的身份:詩人。他的詩詞集《行中吟》《心聲集》廣受稱讚。馬凱夫人已退休多年,他們育有一女。
國務委員:各有專長 實幹為民
從五名國務委員履歷看,他們都「術業有專攻」。楊晶具有多年的地方和民族工作經驗,中共十八大後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之前為國家民委主任;常萬全行伍出身,5年前任中央軍委委員;楊潔篪從事外交工作38年,之前為外交部長;郭聲琨曾任國企、地方一把手,後任公安部部長;王勇則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從2010年至今擔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
根據新出爐的國務院組成人員名單,楊晶同時兼任國務院秘書長;常萬全兼任國防部長;郭聲琨兼任公安部長。
分析人士認為,新任國務委員雖然所涉領域不同,但他們都在1949年後出生,與新中國共同成長,年富力強,都具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較高的專業素養,善於處理各種複雜問題,具有較強的改革開放意識和寬廣的國際化視野。
全國人大代表、中央黨校副校長張伯裡說,可以預計,包括國務委員在內的新一屆政府將面臨很多新問題,因為我們發展的階段已經不一樣,今後將更加重視經濟與社會、與環境等方方面面的協調發展,很多問題都需要在實踐中加以解決。
五位國務委員中年紀最大的是共和國同齡人常萬全,其餘四人都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常萬全19歲就在軍隊服役,用39年時間,經歷了從士兵到上將、總裝備部部長、中央軍委委員的歷程;比他小一歲的楊潔篪曾是上海一家電表廠的學徒工,後成為第一位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外交部長;而楊晶的職業生涯始於內蒙古一家農機廠,其後經過了旗(縣)、盟(市)、自治區和部委主要負責人多個崗位的歷練;郭聲琨和王勇都有過當知青的經歷,其中年紀最輕的王勇今年57歲。
基層工作經歷讓他們對中國國情有著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磨煉了他們的意志。王勇曾在2009年重返當年他當知青的黑龍江建設兵團,已經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的他動情地說:「是這片黑土地培養鍛煉了我們,是這片黑土地讓我們變得剛強。」
這五人都有大專以上的學歷,既有理工科也有文科背景。其中楊潔篪曾赴英國留學,是歷史學博士;郭聲琨則是管理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勇是工學碩士,研究員;楊晶則擁有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常萬全的學歷是陝西渭南師範專科學校在職大專學歷,曾任國防大學戰役教研室主任。
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認為,他們在知識結構上更加豐富,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經濟管理、行政等方面的素質均具備,可以更好地面對現代社會不斷變革、創新、發展的需要。
「勤奮、實幹」是這五人工作表現中的共性,他們都是從基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憑著突出政績和良好口碑,逐漸成長為國家領導人。
在這五個人中,楊晶是唯一的少數民族——蒙古族。在他任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的五年時間,內蒙古經濟增速連續保持全國前列,調整經濟結構、發展循環經濟、建設中國北方生態屏障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國家民委工作,他提出「民族團結像空氣一樣寶貴」,大家都應該倍加珍惜和維護民族大團結。
常萬全在任總裝備部部長期間,曾經四次作為載人航天工程任務總指揮。正是在他的具體組織下,伴隨著那一聲聲堅定有力的「出發」命令,中國神舟七號、天宮一號、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先後飛向太空。
楊潔篪曾說:「外交官反應要快,但主要是後天勤奮。」在出任外長前,楊潔篪曾三度被派往美國工作,2000年至2004年擔任中國駐美大使。2001年,中美發生撞機事件,楊潔篪曾在一日之內4次奔走於美國國務院、國會與中國駐美大使館之間,表達中方立場,有力推動此事最終得到妥善處理。2007年4月楊潔篪出任外長後至今,出訪足跡遍及90多個國家和地區。
郭聲琨一向倡導幹部要敢於擔當、敢做善成,把抓落實、見成效作為用人導向,力戒「空、虛、懶、假、驕、奢」,崇尚實幹為榮。郭聲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主政期間,正值2009年席捲全球的國際金融風暴,他以實幹精神率五千萬壯鄉兒女迎難而上,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契機、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為龍頭,掀起開放新熱潮,實現了廣西跨越式發展。
王勇在2008年9月因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臨危受命,出任質檢總局局長。他上任後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包括廢除了實施7年的食品免檢制度、在全國開展質量年活動等,並且提出「大質量工作機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