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京華時報報道,運營商是否應向OTT業務收費的爭議仍在升溫。昨天記者瞭解到,中國移動內部統計數據顯示,微信業務為中國移動帶來10%的數據流量業務,但佔用了中國移動60%的信令資源。目前運營商正在制訂相應解決方案,準備提交工信部。
OTT業務來勢兇猛
從去年開始,以騰訊微信為代表的OTT業務(指互聯網公司越過運營商,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業務)開始蠶食電信運營商傳統語音、短信業務市場。日前工信部的數據也顯示,今年前2個月,由於微信、微博等業務的替代效應,運營商的點對點短信業務量有了明顯的下滑。業內有消息稱,國內運營商也希望以騰訊為代表的企業能夠為OTT業務支付額外的費用。
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認為,OTT業務勢不可擋,既然消費者喜歡,中國移動肯定也不會去反對,相反,運營商應該和互聯網公司發揮合作精神,讓這樣的業務可以持續做下去。
微信佔用大量信令
雖然表達了支持的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微信沒有給中國移動帶來壓力。據瞭解,類似微信這樣的應用,即便在用戶沒有使用的情況下,也會不斷向網絡發出「心跳」信號,雖然這些「心跳」信號並不使用數據流量,但是會佔用運營商的信令通道,如果信令被佔用嚴重,運營商的網絡就會出現問題,甚至癱瘓。中國移動的數據顯示,微信給中國移動貢獻了10%的流量,卻佔用了60%的信令。
黃曉慶介紹,去年一個免費語音應用佔用大量信令,就造成了日本運營商NTTDocomo在東京的網絡癱瘓,250萬用戶近4個小時無法打電話和發短信。此外,美國運營商AT&T,歐洲運營商T-Mobile、O2都發生過類似事故。因此,黃曉慶認為,OTT業務的發展不能損害或者影響用戶已經付費的業務,比如短信和通話,這樣才能持續發展。
工信部介入收費爭議
記者從接近運營商人士處獲悉,工信部已經介入到運營商與OTT企業關於收費問題的爭議中,按照工信部的要求,目前運營商正在制訂相應的方案並準備提交工信部。
對於如何解決0TT業務增長與信令佔有之間的矛盾,黃曉慶認為,一方面在於運營商通過技術升級降低成本,二是改變商業模式,取消包月不限量的套餐,尋求合理資源的合理定價。他建議,運營商與OTT廠商應該就信令佔用和帶寬的問題進行統一協商,兩者之間形成合作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