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環球人物雜誌第8期封面。 【文匯網訊】在新世紀走到第三個年頭時,國務院正式將「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定為我國的戰略決策。2004年,被稱為「東北振興元年」。這一年,李克強走馬上任遼寧省委書記,正所謂「天降大任於斯人」,外界更加矚目:這位以實幹著稱的改革者,將為遼寧帶來怎樣的變化?
據環球人物雜誌報道,據遼寧省委工作人員透露,從2004年12月13日上任之日起,李克強就開始了馬不停蹄的全省調研活動。他的包裡總是裝著一張遼寧地圖,僅用15天就跑遍了全省12個地級市和瀋陽、大連兩個副省級城市,「幾乎是一天一座城市」。
此時的李克強正以戰略思維和世界眼光謀劃著遼寧的發展規劃。「以建設國家新型產業基地和新的重要增長區域為目標」,「抓住『調整結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三個重點振興遼寧」,這一大思路在他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
「要住房,找克強」
沿著一條狹窄、坑坑窪窪的小巷道,李克強疾步走進撫順市一處名為莫地溝的棚戶區。據說,這裡已經連續5年沒有人家娶新媳婦了。誰願意把女兒嫁到這裡呢?低矮破敗的房屋密密麻麻連成片,沒有公共排水、供熱、供氣設施,牆面隨處可見巨大的裂縫,靠著木頭支撐才勉強沒有倒塌。李克強走進一戶人家,當他握著戶主的手詢問生活狀況時,發現即使在室內說話都呵氣成霜。戶主告訴他,已在這裡住了幾十年,因為房屋年久失修,屋內外溫度相差無幾。這天撫順的氣溫是零下29攝氏度。
這是李克強上任的第12天。撇開手頭紛繁的各項工作,他首先選擇走進生活困難的群眾中,從百姓最期待、最關心的事做起。
也正是在莫地溝,李克強目睹了近千居民共用一個簡易廁所的情景;眼見一位老太太裹著棉被蜷縮在冰涼的土炕上凍得瑟瑟發抖;看到一家6口擠在二三十平米的陋室中,兩個兒子都失業在家……眼前的景象讓李克強又震驚又心痛,他對隨行的工作人員說,政府有些困難,咬咬牙可以挺過去,可對於生活在貧困中的老百姓,有些困難靠他們自己是熬不過去的。
李克強清楚地知道,眼前的這一幕並非莫地溝一處獨有。上世紀末中國改革進程持續推進,遼寧和所有傳統工業省份一樣經歷了陣痛:大批工人下崗,很多人棲身於這些「棚戶區」,成為城市中最貧困的群體,全省像這樣的棚戶區居民還有近百萬人。
臨別前,李克強向莫地溝居民承諾:「現在你們的房子都是東倒西歪、破破爛爛的,等我下次來,砸鍋賣鐵也要讓你們住上樓房!」話音剛落,一位大娘高興得直拍李克強的肩膀。李克強緊接著加重語氣說:「要是實現不了,你們就都來罵我。」
4天後,投資超過180億元的棚戶區改造被列為遼寧全省的「一號民生工程」。「雖然我們的財力不足,但是已經到了下大決心的時候。」李克強對官員們說,「即使中央的政策爭取不到,省、市的政策也要出台。」瀋陽一位基層官員激動地說:「見亮了!」
不到兩年時間,遼寧就拆除棚戶區房屋1212萬平方米,建設回遷樓房1931.5萬平方米,安置棚戶區居民34.5萬戶、120萬人,基本完成了5萬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任務。「要住房,找克強」成為一句民謠在遼寧流傳開來。
如今的莫地溝,舊貌換新顏,每個人都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從山東遠嫁而來的謝素琴,因為不願意讓娘家人知道自己艱辛的生活,不敢邀請他們過來看看。「棚改」後,一家人搬進了55平米的新房,謝素琴第一時間給媽媽寄出晚了10年的家信:「今年過年,我一定回家看看您,也接您回來住幾天。」這個曾經讓女孩子避之不及的地方,也在喜慶的鞭炮聲中,迎來了22個新娘。
據統計,李克強主政遼寧期間,全省共改造城市棚戶區2910萬平方米,被聯合國人居署稱讚為「世界奇跡」。
變「輸血」為「造血」
「安居」問題解決了,這還只是第一步。遼寧的一個突出問題是,下崗失業人員多,就業再就業壓力大,僅國有企業下崗並轉人員就有178萬,全省「零就業家庭」多達14萬戶、24萬人。如何變「輸血」為「造血」,不讓困難戶成為「等靠要戶」,成為李克強思考的大問題。
在調研摸清「零就業家庭」的情況後,李克強當即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幫助這樣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再就業。這些家庭和棚戶區回遷居民是遼寧城市中比較突出的兩個困難群體。李克強再三強調,就業再就業是解決困難群體生活的治本之策。
很快,李克強主持建起了一套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長效機制:以政府為主導,從社會保險補貼、稅收減免和財政收費等三方面,鼓勵和支持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加大零就業家庭和棚戶區回遷居民子女的培訓,扶持勞動密集型產業……確保一旦出現「零就業家庭」,在20天內要至少提供一個適當的就業崗位。
為了瞭解實際進展,李克強曾照著記錄本給上面實名登記的家庭打電話,一一詢問:「你就業了嗎?現在情況怎麼樣?」一位遼寧幹部記得,在前往棚戶區調研時,李克強會專門掀開垃圾箱,從丟棄的垃圾來判斷居民的生活境況。「你糊弄不了他。」這位幹部說。
憑借真抓實幹的作風,遼寧解決「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的民生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7年,遼寧全省登記失業率比2004年降低了2.07個百分點。
打響「新遼沈戰役」
這邊棚戶區改造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那邊一場被稱為遼寧國企改革的「新遼沈戰役」也正式吹響號角。人們發現,作為戰役總指揮,一向雷厲風行的李克強這次似乎顯得更加急迫。
這種急迫當然是有原因的:2005年的遼寧國有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動力不足、包袱沉重、效益低下、市場反應不靈敏成為突出問題。還有一組數據引人注意:2004年,遼寧省地方國有企業共有4482戶,其中國有獨資企業2787戶,占62.2%;股份公司134戶,僅佔2.9%。這說明絕大多數企業還未實行股份制改造和產權多元化。
有著經濟學博士背景的李克強清醒地認識到,國企改革是遼寧的機遇。「條件具備、環境有利、時機成熟。一旦錯失時機,遼寧將再次喪失發展的最佳機遇,並將為以後的改革付出更大的成本。」李克強斬釘截鐵地說。
如同歷史上任何一次「絕處逢生」的攻堅戰一樣,李克強義無反顧地作出了一次抉擇——向產權「動刀」,其背後蘊藏著的是更深層次的體制、機制之變。遼寧省委省政府提出,除少數大型煤炭企業外,所有的地方國企都參與改革。特別是地方國有大企業,以股份制改造為重點,放開國有資本股權比例限制,可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吸納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參資入股,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
「新遼沈戰役」無疑讓許多國有企業重新煥發生機,演繹出新的傳奇。其中,瀋陽礦山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它在改革中與央企中國建築材料公司和民營企業進行重組,成為一個多元化投資主體的新企業。「沈礦」原來為中國建築材料公司製造生產裝備,曾是該公司的一個採購對象。重組後,中國建築材料公司相關的製造生產資源向「沈礦」整合,「新沈礦」被打造成我國最大的礦山機械生產基地,而中國建築材料公司也向「上游」裝備製造前進了一大步。
截至2007年底,遼寧40戶國有大型工業企業和21戶國有大型非工業企業改製麵均達到90%,國有中小企業改革基本完成,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國有經濟整體實力明顯增強,爆發力開始顯現。
此外,李克強還從遼寧實際出發,著力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建設,支持重點骨幹企業建設國家級和省級研發機構,促進重大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組織實施了100個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和100個工業調整項目,使得一批高技術名牌產品脫穎而出,一批創新型企業迅速成長。
轉身掉頭「向大海」
作為老工業基地的遼寧,曾抒寫過新中國許多光榮的歷史:第一架殲擊機、第一艘萬噸巨輪、第一台工業機器人……都誕生在這裡。長久以來,「工業大省」一直是遼寧最顯著的標籤,並根深蒂固地存在於每個遼寧人的意識裡。
以前,遼寧老工業基地幾乎所有的規劃都是朝向內陸背對大海的,但李克強卻看到了它的另一面,提出了一個讓遼寧人為之一震的觀點:「我們是『沿海省份』!」
人們這才恍然大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遼寧擁有2000多公里的海岸線,佔全國的12%;擁有丹東、大連、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6個沿海城市;全省2/3的面積在離海100公里以內。這裡的確是一塊發展「海洋經濟」的寶地!
「遼寧要轉過身來,面向大海,構建開放與發展新格局。」這是李克強為振興老工業基地提出的新戰略。但如何擺脫局限於海洋捕撈、海洋養殖等簡單原始思路的框架,也是這位新省委書記苦苦思索的難題。
據當地幹部回憶,李克強曾沿著遼寧海岸線仔仔細細地走了一圈,幾乎每到一處都興奮不已,好幾次,他看得連飯都顧不上吃。根據李克強的「策劃」,在長興島開發臨港工業區,在錦州灣打造億噸大港,在營口建設沿海產業基地,修建貫穿黃渤海沿岸的濱海公路。這個「三點一線」戰略帶動了遼寧中部城市群,打造出對外開放的新優勢。後來,遼寧又把大連花園口岸工業園、丹東產業園區加進來,將「三點一線」變成了「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這一決策也被視為「大刀闊斧改造遼寧老工業基地」的重拳,極大地推進了老工業基地走向全面振興。
2006年,遼寧全面啟動「五點一線」戰略。沿海大量廢棄鹽場、荒灘得以開發利用,引進項目148個,項目投資總額達463億元。也是在這一年,遼寧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達到或超過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特別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89億元,增長處於34.8%的高位。
到2007年4月,「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各園區基礎建設初具規模,英特爾半導體芯片、新加坡萬邦集團船舶修造和公共港區建設等一批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建設,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遼寧省沿海地區已經成為吸引海內外投資的一片熱土。
2007年底李克強離開東北時,外界都說遼寧「已經翻過身來了」。
* * *
從好學少年到插隊知青,從北大才子到共青團「一把手」,從主政地方的大員到國家政府總理,李克強用理想、勤奮、知識、思想、才華和意志裝點出自己豐富的人生旅程,也為中華大地留下了一串深深的堅實足印。
「君子厚積而薄發,勢不可擋。」人們有理由相信:李克強和他領導下的新一屆政府,一定能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為「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增加動力注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