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李克強驚江蘇農民一家住200平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4-0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3月27日至29日,李克強在江蘇、上海進行調研。他的足跡沿著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展開:在新橋鎮,他關注產業發展促進城鎮化進程;在常熟市郊的農村,他關注家庭農場等農業現代化新形式;在上海浦東國際集裝箱碼頭,他考察信息化對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在海藥明康德公司,他考察高科技人才對新型工業化的促進。

據新京報報道,在調研過程中,李克強也留心居民的收入、福利,他會傾聽企業的困難,不時會展開「打破沙鍋式」的追問。

在調研中,李克強強調,要實現「新四化」,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進一步用開放促進新一輪的改革。

李克強說:「用開放促進新一輪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和動力。而在這種開放的過程中,改革將釋放巨大的制度紅利。」

新京報記者 朱柳笛 吳偉 江蘇、上海 報道

3月27日下午,微涼的春風裡,國家總理李克強出現在江陰市新橋鎮。小鎮的村民發現總理就在身邊時,興奮地把他緊緊圍住,上百人爭先與他握手。

在鎮上展覽館旁,一位戴藍套袖的清潔工大媽正在做保潔工作,李克強上前緊緊握住她的手,感謝她創造良好的環境,並詳細詢問她收入和生活的情況。周圍的群眾紛紛用手機記錄下這一幕。

在考察完新橋鎮城鎮化建設後,接下來的兩天,李克強又來到常熟和上海考察。所到之處,沒有警察開道,不封路,與群眾「零距離」接觸的李克強成了大家鏡頭裡的風景,他考察的照片、視頻也成為網絡熱點。

這是李克強履新後的首次出京調研。他的足跡沿著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展開。

「新農民,也是新市民」

「小城鎮建設好了,甚至比大城市生活得舒適方便。」

3月30日,陶進娣回憶了她見到李克強的場景。她幾乎是扒開人群,才擠到了最裡層,握住了李克強的手。

這是江蘇省江陰市新橋鎮的小廣場,整個小鎮最熱鬧的地方,周邊是菜市場和幼兒園。當時是3月27日下午5點左右,傍晚時分,人群熙攘。

兩輛中巴車悄然駛來,停在廣場邊,一群人下車朝小鎮的規劃館走來。新橋鎮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鎮上經常有人來參觀,居民們已經習以為常。

19.3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6萬人——陶進娣所在的新橋鎮,是江陰最小的一個鎮。小鎮的部分區域進行了歐式改造,錯落有致,是江南水鄉里的「歐洲小鎮」。

一位江蘇當地官員告訴新京報記者,李克強此行,專程考察小城鎮規劃建設情況和農業現代化情況,第一站選擇新橋鎮,並不意外。

2003年以前,新橋鎮只是個普通的農業化小鎮,村民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種地為生。從2003年起,該鎮推行「三集中」改革,即農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工業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農民居住向鎮區集中。

新橋鎮成為無錫地區城鎮化的一個樣本:農民上樓,成為工人,集中居住率在80%以上。

城鎮化,一直被李克強視作彌合中國城鄉二元對立、解決三農問題的選擇。

早在求學時,李克強就對城市化問題有過研究。他的碩士論文《農村工業化:結構轉換中的選擇》就探討過這一問題。

主政河南和遼寧時,李克強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推動兩省的城鎮化進程。負責全國經濟工作後,城鎮化又成為李克強的施政方針之一。

陶進娣注意到人群開始聚集,並有聲音說:「是總理!」更多的人呼啦啦湧了過去,李克強被包圍在中間。

陶進娣也擠進人群,她看到李克強微笑著和大家一一握手。當李克強握住她的手時,陶進娣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總理,去我家坐坐吧。」

李克強笑著問:「你家多大?」

陶進娣回答說,一家5口住200平方米。

李克強有些驚訝:「這麼大?」

「我們新橋人(的房子)都有這麼大。」陶進娣說。

10年前,陶家的老房子通過拆遷,安置了這套新房。新橋鎮對集中居住的農民,按「自願、有償、依法、規範」的原則進行拆遷安置和土地流轉,並給予拆遷戶每人1.05萬元的補貼。

如今,退休後的陶進娣每個月能領取居民養老保險、失地農民補貼、小高層補貼等共計千元。

陶進娣向總理講述著小城鎮生活的舒適,李克強回應說:「你們有雙重身份,是新農民,也是新市民。小城鎮建設好了,甚至比大城市生活得舒適方便。」

隨後,李克強幾乎是被人群「推」進規劃館,這座透明的玻璃房子裡,放置著小鎮的整體規劃模型,精緻美觀,也是未來生活的圖景。

「新橋,這個橋是創造新生活之橋。」李克強稱讚說。

「農民有就業,城鎮化走得更紮實」

「你們穿著和天空一樣藍色的制服,天空沒有邊界,你們的前途也無限美好。」

下午5點半左右,李克強到達製衣企業海瀾集團。去往車間的電梯裡,李克強問:「你們規模有多大?有多少銷售額?」

行走在車間的綠色通道時,李克強會時不時查看揉捏布匹,轉頭繼續問:「生產忙不忙?現在的國內市場怎麼樣?」

「三集中」改革後,新橋鎮大力推進工業化,企業向工業區集中。海瀾集團就是工業園區內的一個大型企業。

目前,新橋鎮全鎮已經有近百家企業進駐園區;全鎮80%以上的農民成為現代產業工人,農民人均收入達2.5萬元。其中海瀾集團解決了鎮上一半人的就業問題。

李克強曾多次論述過城鎮化進程的問題,2013年1月,他在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考察調研時指出:推進城鎮化,「不能人為『造城』,要實現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融合,讓農民工逐步融入城鎮。」

在考察中,李克強再次強調,城鎮化要有產業作支撐,實現產城結合。進城的農民有就業能創業,生活就會安穩,城鎮化就能走得更紮實。

在服裝二車間西服流水線上,員工李想正像往常一樣埋頭工作,只聽到一陣喧嘩,李克強總理站在了她的面前。

「工作幾年了?」「每個月工資多少?」「平時住在哪裡?」李克強頻繁提問,這個文靜的姑娘回憶說,她當時都來不及一一作答。

圍觀的人群裡,有人站到了椅子上。一位安徽籍小伙子大聲說:「總理,我也是安徽人。」

李克強接過他的話頭:「哦?你住在哪裡?給家裡寄錢嗎?寄多少?是每個月都寄嗎?」

聽說這對小夫妻倆每個月把兩個人一半工資都寄回老家時,李克強稱讚說:「你這是在盡孝道。」

在與車間員工交流時,李克強指著對方的工服說:「你們穿著和天空一樣藍色的制服,天空沒有邊界,你們的前途也無限美好。」

「春耕農時不可誤,糧足天下安」

「土地也能產黃金,但是小塊地不行,要靠大塊,一戶農民一畝三分地那能行嗎?」

三月江南,春風送暖,麥苗已躥到膝蓋,放眼望去,綠油油的麥苗宛如綠色地毯鋪到天邊。

3月28日8點多,老高——高健浩在他的麥地裡迎來了特殊的客人李克強。

兩天半前,他得知李克強將造訪他位於常熟市古裡鎮的田娘農場,考察農業現代化。

來到麥田,李克強下車,逕直朝田埂走去,伏下身,仔細查看田里麥苗的長勢,他說:「春耕農時不可誤,糧足天下安。」

自稱是「農民」的老高實際是田娘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也是2009年的全國糧食生產大戶標兵。

在田地平整,水網密佈的古裡鎮,曾是當地芙蓉村村支書的老高和他的田娘公司頗有聲名。十多年來,這裡的土地流轉面積達6800畝,田娘農場創造了「公司+若干家庭農場」的合作發展模式,整合當地農民的土地,規模種植,同時向農民提供有機肥、種子、機械和技術的扶持。

李克強參觀的這塊地,正是田娘農場的示範基地中的一塊。

老高介紹說,現在農場只種糧食,合作社負責服務,公司組織產業化經營。田埂打掉了,用上大機械,產量和收入都上去了。

聽了老高的話,李克強說:「土地也能產出黃金,但小塊不行,要靠大塊,一戶農民一畝三分地那能行嗎?」

早在2012年的9月上旬,中央2012年1號文件起草小組專程到常熟調研,對田娘農場的家庭農場模式給予了肯定,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也首次提出「家庭農場」概念。

高健浩直言,他希望農業發展能加大措施吸納高素質人才,還希望國家將有機肥使用納入測土配方中,推動綠色農業發展。

在視察中,李克強說,家庭農場是一種新的探索,在探索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但這代表了一種大的方向。「通過股份合作、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的形式來發展現代農業這是大方向,是有效的載體。」

考察結束時,正要與農場部分工作人員合影留念的李克強,看見圍觀的村民 遠遠站著,不敢靠前,於是兩手一張:「大家一起來吧」。

臨別前,高健浩提出一個要求:「我想代表蘇州的農民跟總理擁抱一下。」

李克強爽快答應,他笑著說:「我也是農民,當過大隊書記,在農村工作了13年。你也要代表全國農民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

「碼頭信息化管理達到世界級水平」

「在國外高調,國內也不要低調,企業怕什麼,要在保證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高歌猛進!」

3月底,江海交接處的浦東國際集裝箱碼頭被碧水和黃燦燦的油菜花環繞,大型拖車忙碌行駛其間,港內外到處可見密密麻麻、色彩各異的標準集裝箱。

28日下午,李克強來到浦東外高橋保稅區,考察上海浦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的物流經營和進出口貿易情況。外高橋保稅區瀕臨長江入海口,是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全國15個保稅區中經濟總量最大的保稅區。

碼頭,一個國家外向型經濟的窗口,李克強對此並不陌生,他說自己曾數次參觀海外碼頭,其自動化程度曾令他印象深刻。在國內,李克強也時時視察碼頭,曾去過江西九江、大連長興島、唐山曹妃甸等地。

上海浦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設備精良,是國內科技含量很高的現代化集裝箱碼頭之一,採用集裝箱無線管理系統,實現計算機實時控制,電腦與海關聯網,多家國際著名船務公司在此安營紮寨。

浦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所在的外高橋港,每天進出口船隻超6000艘,這些船隻的全部指揮調度工作,都集中在一座幾十平米大小的中控室中。

在這裡,通過港口的信息化操作系統,進港船舶的每個動作,都由系統發送指令,指揮調度。

公司負責人說,浦東正在建設一個更加高度信息化的無人操作碼頭,「希望總理三年後再來浦東,看一個世界上最先進的自動化碼頭。」

李克強稱讚說:「我當年參觀香港、新加坡的碼頭,現在,我們碼頭的信息化管理也完全進入了世界級水平。」

上港集團董事長陳戌源談到中國企業該低調還是高調的問題,李克強笑著說:你在國外高調,國內也不要低調,企業怕什麼,要在保證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高歌猛進!

李克強還說:「你們地處長江口,要把管理經驗和投資推出去,順流而上帶動中西部發展。長江沿線要能看到你們身影。」

在當天的部分省市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鼓勵上海積極探索,在現有綜合保稅區基礎上,研究如何試點先行,在28平方公里內,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試驗區,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

他說:「中國走到了這一步,就該選擇一個新的開放試點。上海完全有條件、有基礎實驗這件事,要用開放促進改革。」

他還指出:「30年前,波瀾壯闊的改革首先是由沿海開放的經濟特區帶動的。今天看來,用開放促進新一輪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和動力。而在這種開放的過程中,改革將釋放巨大的制度紅利。」

在忙碌的外高橋碼頭上,李克強詢問年輕的碼頭職工們,他們來自哪裡、工資多少、收入是否增長、家裡如何安頓。

李克強勉勵碼頭的負責人:「讓你們的員工富起來,讓他們也把長江內航沿線群眾的工資帶動起來。」

臨行前碼頭工人突然要求合影,李克強爽快回答:「來來來,都一起!」

他特意把中間位置留給了女職工。

「讓工資漲就很好嘛」

「在擴大開放中拓展發展空間,用倒逼機制推動轉型升級」

3月29日下午,像往常一樣,德國工程師克裡斯蒂安·莫爾在上海藥明康德公司5樓的生物製藥一體化實驗室裡調試設備。

3點左右,實驗室湧進來很多穿著白色實驗服的人,莫爾也跟著擠了過去,他的同事告訴他,來訪的是總理李克強。

李克強用流利的英文與莫爾聊了幾句。臨別時,莫爾掏出名片。李克強接過他遞上的名片,卻表示沒有名片回復,全場爆發出一團哄笑。

4月1日,藥明康德公司企業傳訊部助理主任時冉介紹說,該公司主要承擔製藥、生物技術以及醫療器械研發的外包服務,由海歸和本土人才共同創立。該公司目前承擔研發的20個產品中,有5個為世界首創,是一家高科技企業。

藥明康德2007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時,被紐約股票評論員稱為「華爾街首次為中國智慧買單」。

李克強考察了從細胞培養到新藥研發等各個環節,仔細詢問了相關技術是否為國人的自主創新。

在生物製藥一體化實驗室,李克強看到一台正在運行的生物反應器,當得知一次性反應袋每個要人民幣3萬元時,李克強驚呼:「這麼貴啊?」

聽說公司職工平均年齡只有28歲,李克強高興地走到年輕的科研人員中間,與大家握手後,詢問他們的學歷和專業。

李克強還詢問起公司裡的「海歸」博士是否有股份。問到工資收入時,他追問:「這數目是稅前還是稅後啊?」

聽說企業有個「讓工資飛」的員工收入提升計劃,李克強笑了:「讓工資漲就很好嘛!」

考察完實驗室後,李克強在現場召開部分企業座談。他說,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大特點,就是改革與開放相伴隨,在一定程度上是開放促改革。要以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觀念和體制創新,形成開放新格局。

李克強強調,引進來要放寬領域,特別是服務業領域,走出去要注重形成研發、品牌、營銷相結合的綜合優勢,在擴大開放中拓展發展空間,用倒逼機制推動轉型升級。

30年前,波瀾壯闊的改革首先是由沿海開放的經濟特區帶動的。今天看來,用開放促進新一輪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和動力。而在這種開放的過程中,改革將釋放巨大的制度紅利。

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大特點,就是改革與開放相伴隨,在一定程度上是開放促改革。要以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觀念和體制創新,形成開放新格局。——李克強

      責任編輯:紅纓
李克強法院實習筆錄被同學挖出      [2013-04-03]
李克強履新後首次出京調研蘇滬      [2013-04-03]
李克強:中加關係處新歷史起點      [2013-04-03]
江蘇現4例人感染H7N9病例      [2013-04-02]
李克強進一步明晰政府工作重點      [2013-04-01]
李克強笑稱「對不起我沒名片」      [2013-04-01]
李克強:城鎮化要有產業作支撐      [2013-04-01]
李克強與工人合影「靠邊站」      [2013-03-31]
李總:以擴大開放釋放改革紅利      [2013-03-30]
習近平李克強對西藏墨竹工卡縣山體滑坡作指示      [201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