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文匯網為首頁 | 關於文匯報 | 文匯報PDF版 | | 簡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鄭州大學校園設「環保小站」 以電換面


http://www.wenweipo.com   [2013-03-30]

【本報記者 劉蕊 通訊員 徐慧冰 唐弢 鄭州30日電】「都說廢舊電池污染環境,但一直以來也不知道怎麼處理,常常用完就隨手扔掉。」鄭州大學的李賀微提到眼前的廢電池頗有些無奈。面對這些困惑,3月25日鄭州大學環境保護者協會聯合某方便面公司在鄭大校園內首設「環保小站」,開展「以電換面」的環保公益活動,截止29日,五日內共回收電池約1100節。

「兩節廢電池換一包方便麵。」鄭大環境保護者協會會長說,「之前就在微博上發出倡議,沒想到,環保小站剛剛設立不到一小時,就已經收到了70多節廢電池。」

現場,一個心形回收箱,一個長寬不過1米,高不過2米,帶有綠色頂棚的架台小站吸引了很多同學的目光,在眾多的參與者中,兩位提著滿滿一包廢電池的同學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這裡面有60節電池,是我們一幢樓的同學積攢下來的。」其中一位來自水利與環境學院的金東洪同學向記者說道。

金東洪在平時的專業學習中就常常涉及有關廢電池危害的相關課題。「我們曾經在宿舍一樓樓道口設立一個簡易的電池回收箱,將整幢宿舍樓的廢舊電池其中起來。每月我們都能收到二三十節電池。」金東洪說。

面對絡繹不絕的捐獻者,會長說:「以電換面只是一種形式,重點是引起大家對廢舊電池回收的重視,提高大家的環保積極性。」

據瞭解,一節手機電池能污染6萬升水,相當於裝滿3個標準游泳場,100塊廢舊電池,污染能力可與一個小型造紙廠相當。而環保小站則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將潛在的污染最小化。

事實上,一直以來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都是社會的難點,針對環保小站的做法,記者特意咨詢了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的王克科老師,她肯定了同學們的環保熱情,但同時又表示:「當前廢舊電池集中處理的技術還不成熟,成本相對較高,在處理上如果不達標,所引起的污染反而更加嚴重。」

目前,我國對於像廢電池這類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不足10%,「後期回收利用效益甚微的主要原因是前期的分類體系沒有跟上。」因此,王老師也希望社團能在引導垃圾分類上多做些努力。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