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2003年5月26日,初夏的莫斯科萬里無雲、艷陽高照。當地時間下午3時55分,胡錦濤乘坐的專機降落在莫斯科伏努科沃機場。這是胡錦濤擔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在非典疫情嚴峻的非常時刻,胡錦濤依然帶著那份平和自信的微笑,出現在國際政治舞台的聚光燈下。
總統別墅裡的「家宴」
據環球人物報道,胡錦濤的此次出訪,時間為2003年5月26日至6月5日,行程包括對俄羅斯聯邦、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和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第三次會晤、在聖彼得堡舉行的建市300週年慶典和在法國埃維昂舉行的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選擇俄羅斯作為出訪的第一站,中國給出了高度重視中俄關係的明確信息。
俄羅斯顯然讀懂了中方的誠意,並熱情地予以了回應。依照事先商定的日程,兩國元首將在5月27日舉行正式會談,但總統普京盛情邀約,希望26日晚就能在莫斯科郊外的官邸新奧加廖沃為中國客人接風洗塵,這樣的禮遇在俄羅斯外交活動中十分少見。
5月26日晚7時許,胡錦濤和夫人劉永清從下榻的總統飯店驅車約30分鐘到達總統官邸,普京與妻子已經在大門前等候多時。當身著淺灰色西裝的胡錦濤從車中走出,記者們眼前一亮:兩位相差10歲、皆以低調聞名的大國元首都沒有系領帶,就好像老朋友見面一樣,親切、自然。
握手寒暄後,普京按照俄羅斯人的禮節,將一束鮮花獻給劉永清,並領著客人在綠草如茵的庭院裡邊走邊聊。他說:「我和夫人很高興在家中——而不是在莫斯科——接待我們的朋友。」胡錦濤則表示:「好客的主人為這次訪問做了周到的安排,我相信,這次訪問一定能取得重要的成果。」一場名副其實的家宴,拉開了胡錦濤此次訪問的序幕。
在次日的正式會晤中,兩國元首共同簽署聯合聲明,呼籲建立一個由聯合國主導、國際法監管的多極世界,並主張任何糾紛均應以和平方式解決,中俄聯手遏制霸權的聲音不容忽視。5月28日,作為隨訪人員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與俄羅斯尤科斯石油公司董事長共同簽署了《關於「中俄原油管道原油長期購銷合同」基本原則和共識的總協議》。這個當時中俄兩國間最大經濟合作項目的簽訂,被視作兩國能源合作的重大利好。
5月29日,胡錦濤同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5國元首一起,出席了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會晤,胡錦濤首次出席。在會上,他明確表態:「中方願同各方一道,繼往開來,開拓進取,不斷開創上海合作組織建設和發展的新局面。」
此次訪問期間,胡錦濤還參加了聖彼得堡建市300週年的慶典,參觀了歐洲最大教堂之一伊薩基輔大教堂,並到馬林斯基劇院欣賞了樂團的演出,對俄羅斯有了更全面的瞭解。此外,他還分別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印度總理瓦傑帕伊、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希臘總理西米蒂斯和波蘭總統克瓦希涅夫斯基等5國領導人進行了晤談。
高規格國際禮遇
6月2日,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在法國小城埃維昂開幕。會議正式開幕前一天,還舉行了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事實上,曾作為八國集團首腦會議東道國的德國、日本都曾邀請過中國領導人赴會與八國領導人對話,但中國政府出於全球外交戰略的考慮,沒有接受邀請。2003年4月25日,法國總理拉法蘭在非典疫情蔓延的緊急時刻,堅持按計劃訪問北京,並當面向胡錦濤轉呈了總統希拉克的邀請信,正式邀請中國元首參加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最終,包括胡錦濤在內的12個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應邀出席。
6月1日上午,下榻在瑞士西部城市洛桑的胡錦濤乘船出發,駛向埃維昂。會議東道主、法國總統希拉克早已等在碼頭上。9時40分左右,胡錦濤作為第一位抵達的與會外國元首,剛一踏上碼頭,希拉克便走過鋪著紅地毯的浮橋,熱情地將胡錦濤迎上岸。胡錦濤與希拉克互相問候,並向聚集在碼頭岸邊的人們親切招手。儘管接踵而至的各國領導人讓希拉克分身乏術,他還是決定陪同胡錦濤乘坐同一輛汽車前往皇宮飯店。胡錦濤在對話會議上發表講話,就加強國際合作和促進共同發展提出了4點建議:採取有力措施,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倡導和睦相處,維護世界多樣性;加強多邊合作,推動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加大支持力度,充實南北合作的實際內容。中國的立場得到了廣泛贊同。
有分析人士還觀察到,胡錦濤在這次會議中獲得一些高規格禮遇:在八國峰會前的第一張「南北全家福」照片上,他被安排在了正中間;會議開始前,他與希拉克進行了長達1小時15分鐘的會談;在南北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他第一個發言。
同樣對中國「另眼相看」的,還有美國。除了峰會主人希拉克,美國總統布什在埃維昂安排的唯一一次會見便是與胡錦濤的會晤。由於朝鮮核問題日益突出,美國越來越需要來自中國的國際事務合作,布什顯然不願意放棄這次會面的機會。40分鐘的會談中,雙方就台灣問題、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及中國防治非典的有關情況進行了溝通。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說,胡錦濤「是布什在法國埃維昂河畔度假勝地花最長時間進行雙邊會談的人」。
結交更多政要
在出訪中,胡錦濤有意結交更多政要,建立良好關係。將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列入首訪目的地,更顯示出中國越來越關注北部的安全利益,正全力打造對中國發展至關重要的周邊環境。
6月2日,胡錦濤乘飛機抵達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在哈薩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的兩天裡,胡錦濤同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舉行會談,簽署了涉及加強兩國睦鄰友好合作的多項重要文件,並向哈薩克斯坦祖國保衛者紀念碑獻了花籃,還在「國家元首林」種下了象徵中哈人民友誼的紀念樹。
蒙古國是胡錦濤首訪之旅的最後一站。當地時間6月4日下午,胡錦濤乘坐的專機在烏蘭巴托國際機場徐徐降落,蒙古國總統巴嘎班迪在舷梯旁親自迎接。4日至5日,胡錦濤同巴嘎班迪舉行了正式會談,一致同意雙方在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防治沙塵暴等方面開展合作。
時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傅瑩後來說,胡錦濤此次在蒙古國「停留時間不到26小時,但效果非常好。在與總統、總理的會見當中,蒙方都提出了一些合作項目,主要是資源開發方面。蒙古國有豐富的銅、鐵、鋅礦,而且礦藏位置離我們邊境很近,這都是我方經濟建設需要的。今後兩國在經濟合作上有較大的發展,這對於穩固我國與蒙古國的關係也非常重要。用蒙古國總統的話講,這次訪問時間短,成果豐富」。
胡錦濤的出訪,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關注。新加坡《聯合早報》文章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一位長期保持低調和不事張揚的政治領袖,轉眼之間便大步邁上國際舞台,並與所有大國領袖並肩而立……這是最近10多年來中國在政治上不斷進步的體現,也是其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得到全面和大幅度提升的必然結果。然而,對胡錦濤本人來說,這種外交事務中的高起點,將成為其執政過程中的標誌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