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日本大型浴衣製造商東京印已在緬甸建立縫紉工廠,今年秋天開始生產。」「日本船井電機公司計劃將2011年度曾高達90%的家電在華生產比例降至 50%以下,2014年該公司旗下菲律賓新工廠將投入運行。」「伊籐洋華堂將於2013年度把服裝的在華生產比例由2011年度的八成降至三成。」……
據國際先驅導報報道,自去年中日釣魚島爭端以來,有關「日本企業撤離中國、日本拋棄中國」的報道不時見諸日本報端,而書店內渲染中國悲觀論的書籍也令人眼花繚亂。
事實真是如此嗎?
「疏離論」風生水起
自去年中日關係因日方「購島」鬧劇陷入緊張以來,翻開日本報紙,經常能看到有關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報道。言語間,日本企業似乎正在大規模撤離中國,而這會讓中國經濟蒙受巨大損失,失去就業機會。
比如,共同社1月底報道稱,去年反日遊行後,日本企業對撤出中國市場的關注進一步提高,講授撤出經驗的講座受到不少日本企業的追捧,因為日本企業因反日遊行再次感受到風險。
而針對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去年10月至11月發佈的一份關於日企在華業務的調查結果,日本媒體在報道時,均大幅渲染日企將「縮小中國業務」或「向第三國轉移或撤出中國」。理由是,在調查中,表示「縮小規模」的占4.0%,表示「轉移或撤出」的占1.8%,比上一年略有增加。而實際情況是,這部分比重加起來也只有5.8%,根本反映不出趨勢。
走進日本的書店,很多唱衰中國經濟的書被擺在了顯要位置。其中,最近較為暢銷的是由日本大和綜合研究所著名經濟學家熊谷亮丸編寫的「繞開中國」一書。熊谷在書中稱,日本企業應該把「對方親日還是反日」作為貿易往來重要參考依據;中國泡沫將在2015年破滅,因此,為預防這一天,日本企業應該把工廠由中國遷往泰國、印度、印尼、緬甸、柬埔寨、越南等親日國家;日本不必擔心中日關係,即便兩國出現最差情況,且持續一年時間,日本2012年度和2013 年度GDP也只會下降0.2%。
日企「出走」中國非關政治
在「疏離論」大行其道的同時,日本輿論界幾乎不約而同地將日本製造業業績下滑、日企撤出中國的原因,歸因於中國國內的反日情緒。那麼,去年日企究竟受到多大影響呢?
日本瑞穗實業銀行中國業務推進部人士告訴記者,釣魚島爭端後,尤其是發生反日遊行後,日本部分企業在華業務受到了一些影響,但比較有限。以日本媒體喜歡列舉的汽車銷售數據為例,比如發生釣魚島爭端的去年9月,日本汽車製造商銷售額幾乎減少四至五成,然而,今年1月份數據顯示,豐田、本田、日產等三大汽車製造商在華產量分別同比增長7.4%、20%和32%。
實際上,日本大多數在華企業業務也並未因中日關係惡化受到影響。
至於日本媒體炒作的撤離中國的企業,據瞭解,也大多是因為自身經營原因。例如,僅僅依靠廉價勞動力盈利的經營模式已經過時,靠廉價勞動力支撐的部分日本企業撤離中國,尋找更廉價市場,是正常的市場行為。
此外,近年來,日本家電企業和汽車企業競爭力有所下降,其業績早在釣魚島爭端之前就已經出現下滑。松下公司早在2012年初,就已經宣佈大規模裁員,索尼和日立也削減了在華電視機生產規模。而日本汽車因在華研發步伐落後於歐美車企,在中國市場不斷受到擠壓。它們撤離中國或者業績下滑,與中日關係根本扯不上關係。
對華投資結構正悄然改變
與日媒大肆宣揚的「撤離」相反,如今,有更多的日本企業正在進入中國。
「日本男士西裝專賣店-春山洋服商事將在上海開設第1號店舖,計劃未來5年在華銷售網點數量將到100家」的「日本三井物產將在中國擴大鋼鐵等產品進出口業務和物流業務」,「日企將在中國主要城市提供手機換乘導航服務」,「日本各看護企業擴大中國業務」……
記者翻開近期日媒報紙,隨意地就找到了上述日本企業投資中國的案例。與前幾年近乎全是日本製造業投資中國不同,如今,服裝、餐飲、物流、服務業等第三產業開始佔據主流。
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介紹,近年來,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原因,勞動密集型行業投資已轉向生產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地區。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看好中國不斷擴大的內需市場,日企的研發機構、分析決策中心都紛紛設在中國,對華投資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傳統的第二產業逐步轉向以金融、咨詢、研發、服務行業為主的第三產業。2011年,日本企業在華投資金額最多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而在華服務業的形態也從批發零售、咨詢到醫療護理。
為安倍經濟政策「鋪路」
儘管日本媒體和輿論渲染在華日企的「遭遇」,但事實是,中國仍舊是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和在亞洲主要投資對像國。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曾在去年釣魚島爭端後的10月和11月針對在華日企作過調查,結果有42%的企業表示「維持現狀」。那麼,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日本國內為何還蔓延中國悲觀論?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表示,這是安倍政府經濟政策的一種考量。日本政府希望通過此舉令更多海外資本回流,尤其是回流到災區,以增加當地就業,提振當地經濟。另外,日本政府也可藉機調整其海外經濟戰路,讓更多資本流入東南亞國家。
日本東洋學園大學教授朱建榮則認為,在華日本企業已經超過2.2萬家,它們在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自身也受益匪淺,很多日本產品已經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是一種雙贏的結果。「然而,日本國內因經濟多年低迷,從媒體到專家面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心態有些失衡,故意渲染中國悲觀論。實際上,日本的家電和汽車行業競爭力下降,銷售額也在減少,但日本輿論不僅不從自身找問題,反而將責任歸罪於他國。商界的規則是『顧客是上帝』,但日本在與中國交往時卻忘了這點,什麼都是『我是最好的,你得聽我的』。但現在是中國消費者要買東西,日本必須調整心態,進一步瞭解中國,適應中國,而不是去渲染中國悲觀論,否則那將是自欺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