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空中列車系統示意圖。 【文匯網訊】「無廢氣、純電動的空中列車,從城市的高樓大廈間穿過,6.5米內噪音不超過65分貝,大致和平時說話的聲音相仿。」參加首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的上海空列軌道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向記者描述了這樣一幅城市交通圖景。
據東方網報道,據該負責人透露,起源於歐美的懸掛式空中列車技術,目前整個系統的國產化率已達90%以上。預計1到2年內,上海、溫州等城市可能有空中列車投入運營。
每小時載客1.2萬人次
此次上交會展示的H-Bahn空列項目由國際空列集團下屬上海空列軌道技術有限公司運營。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將輕軌比喻成將路面抬上天空,空列就是在空中建設一道「懸索」,列車位於軌道下方,懸掛而行。因此,列車行駛過程中,「地面景觀一覽無遺,像是一場空中旅行」。
與地鐵及輕軌相比,空列採用2節或4節車廂編組,聚焦中等運量的交通需求。連同乘客在內,空列每節車廂限載13噸,最多運輸乘客75人次。如果按4節編組計算,單程載客人數為300人。列車設計速度為每小時50公里,旅行速度每小時25-40公里。
按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計算,採用90秒正常發車間隔,運輸能力達每小時12000人次。
正常情況下,一節地鐵車廂每公里耗電5到6千瓦時,空列每公里僅耗電量2.4千瓦時。從造價來看,包含列車、軌道、站台及信號控制系統在內,空列每公里工程總價在1.2億元-1.5億元,與地面有軌電車大致相當,約為地鐵造價的1/5,輕軌、低速磁浮的1/2到1/3。
項目專家介紹,空列行駛時,控制行駛和方向的輪盤卡在軌道梁內,安全保障充分。在德國,懸掛式空列已有100多年歷史,新式懸掛系統自1984年開始啟用,在多特蒙德及杜塞爾多夫等城市運行至今,沒有出現過運營事故。
上海兩區進入線路規劃
H-Bahn空列從2011年開始引入中國,前期重心是本土化。負責人舉例說:「比如德國的車廂用鋼材製造,由於中國的車輛技術已較完善,就考慮改用鋁合金。如此一來,車廂變得更輕,運力就有所增強。」目前,包括車輛、信息控制系統在內,空列國產化率已突破90%。
項目負責人透露,按現有技術,空列的中國夢已能「照進現實」。國內20多個城市下轄區縣已進行項目前期研究。進展最快的是溫州,空列線路已初步定為從客運西站穿越城區,直抵客運東站。上海的長寧區、嘉定區、寶山區、楊浦區均已研究項目可行性,其中有兩區已進入線路規劃階段。
但空列集團方面也坦言,空列進駐中國仍存在兩大瓶頸,「首先是公眾需要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消除對安全狀況的疑慮。其次是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交通需求針對性地使用空列。」
項目負責人介紹,空列特點是低能耗、中等運量,對上海而言,比較適合郊區新城及專用運輸聯絡線,該負責人也強調,考慮到空列的觀光功能,開設濱江線也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往返機場航站樓、火車站、長途客運站之間或是交通樞紐與大型主題公園之間的空列,也有大量先例可循。根據不同城市發展的實際需求,空列將從運輸和觀光兩個方面彌補中等運量交通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