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新華:安倍的「選擇性失憶」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5-2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25日上午,正在緬甸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前往仰光市遠郊一處由日本人修建的二戰日軍墓進行祭拜。或許在他看來,祭拜祖先,乃天經地義之舉。但這些「先人」做過什麼、又因何客死異鄉,他也許早已「忘記」了。

據新華網報道,然而,日本並不是一個善忘的民族,對於二戰的某些細節尤其如此。

幾天前,韓國主要媒體《中央日報》的專欄文章把日本城市廣島和長崎在二戰末期遭美國原子彈轟炸稱為「天譴」,結果招致日本政府「強烈抗議」。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強調,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我們永遠不會原諒這種言論」。

原子彈給日本帶來的傷害該不該被世人銘記?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廣島和長崎遭受兩顆原子彈襲擊,死傷近30萬人,其中一些受害者至今仍在輻射的後遺症中痛苦煎熬。對日本民眾為此付出的慘痛代價,人們自然不應忘記。

但人們更不應忘記的是造成這種痛苦和災難的根源。正是窮兵黷武的日本軍國主義統治者,在給亞洲鄰國帶來深重災難的同時,也將日本人民拖入了黑暗的深淵。

日本人曾專門為此創造了一個日語單詞「Hibakusha」,特指遭受原子彈轟炸後的倖存者。而每年的原子彈爆炸紀念日,廣島和長崎也會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哀悼死難者。安倍本人就在第一次出任首相期間,多次參加紀念儀式,呼籲世人勿忘歷史。

然而,當對「受害」歷史念念不忘的安倍在緬甸的墓地向曾經的侵略者致以敬意,當他罔顧鄰國感受,為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獻上祭品,當他拋出令國際社會瞠目結舌的「侵略無定論」時,我們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安倍患上了「選擇性失憶」。

「忘記大屠殺,就是二次屠殺」——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作家伊利·威塞爾的這句話對二戰中的施暴者無疑具有深刻的警示意義。

歷史已經明明白白地告訴世人:日本因發動戰爭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同樣也因為在戰後奉行「和平憲法」走上發展與繁榮的道路,為日本人民帶來了福祉。而環顧當今世界,建立和平和安全的新秩序早已成為各國的決心和共識,任何逆潮流之舉注定失敗。

對於日本某些政客對本國的歷史「選擇性失憶」,日本和亞洲各國人民都應保持高度警惕,因為僅靠描述和記憶原子彈帶來的種種傷害,並不能真正防止戰爭再度爆發。只有直面那段骯髒的侵略歷史,並作出深刻和徹底的反思,方是日本之福,亞洲之幸。

      責任編輯:Faye
菲提交南海仲裁提案 安倍承諾支持      [2013-05-26]
首相公邸傳鬧鬼 安倍鼠膽拒遷入      [2013-05-25]
安倍訪緬欲插足中美「緬甸之爭」      [2013-05-25]
日股詭異崩盤 安倍內閣遙指中國      [2013-05-24]
韓:安倍月內訪朝鮮 日擦邊球回應      [2013-05-24]
韓官員:安倍最早下星期突訪朝鮮      [2013-05-23]
安倍透露特使訪朝內幕因美日慪氣      [2013-05-22]
安倍要求防衛相對潛艇加強警戒      [2013-05-22]
安倍24日訪緬甸 圖構對華包圍圈      [2013-05-20]
解讀安倍晉三極右背後的「玄機」      [201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