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到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考察調研。汪洋指出,一定要充分認識加快林業科技進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努力使我國林業科技整體實力和水平盡快進入世界前列,以林業科技的大跨越推動林業大發展、生態環境大改善,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現代林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據中國綠色時報報道,汪洋參觀考察了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科研溫室,詳細瞭解了林木基因改良、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林木新品種選育等方面的情況,與科研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並觀看了林業科技成果展。
座談會上,中國林科院院長張守攻匯報了林業科技創新等工作,唐守正、蔣有緒、彭鎮華、王浩傑等院士、專家就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暢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汪洋說,科技工作十分艱苦,林業科技工作更是如此。林業生產週期長,林業科研週期更長,獲得一項科研成果往往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需要極大的耐心、定力和毅力。長期以來,中國林科院和全國的林業科技人員,胸懷報國富民之志,注重科研與生產結合,潛心鑽研,致力創新,在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我國林業發展和生態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很多老科學家,幾十年如一日,把畢生精力獻給了林業科技事業。林業科技工作者這種默默奉獻的品格、刻苦鑽研的精神、嚴謹求實的態度,值得學習。向中國林科院和全國的林業科研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汪洋指出,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多次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色是美麗中國的主色調,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戰場。近年來,我國林業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生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但生態狀況仍然十分脆弱,人民群眾喝上乾淨水、呼吸到新鮮空氣、享受綠色植被和綠色生態成果的期盼十分強烈,林業肩負的責任更大更重。隨著資源約束越來越強,突破發展瓶頸、提升林業發展水平必須更加依靠科技進步,一定要充分認識加快林業科技進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加強林業科技工作。
汪洋強調,中國林科院作為林業科研領域的國家隊,在推進我國林業科技進步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承擔著特殊重要的使命。要堅持把服務國家大局作為重大使命,緊緊圍繞改善生態改善民生、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發展綠色經濟、推動綠色發展等國家戰略大局,在全國林業科技創新中發揮引領作用,當好林業科技進步的排頭兵、領頭羊,努力使我國林業科技整體實力和水平盡快進入世界前列。
汪洋對林業科技及中國林科院發展提出四點希望:一是面向現代林業發展需要,加快林業科技創新。要以生產實踐、生態建設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林業科技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滿足基層群眾和林業生產、生態建設對科技的迫切需求。要加大林業科技推廣力度,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
二是瞄準世界林業科技發展趨勢,加強前沿和基礎研究。要在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重點領域,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破解一批重大理論和技術難題,掌握一批關鍵技術,取得一批自主知識產權,不斷提高林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三是發揮科研平台作用,積極服務全國林業科技進步。中國林科院要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好重點實驗室等研究實驗平台,林業生物基因庫等資源保護和信息共享平台,新品種測試基地等科技服務平台,加強與地方、企業科研機構的協作,擴大對全國林業科研的服務,推動全國林業科研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
四是創新體制機制,為科技進步營造良好環境。林業科技發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作,需要體制機制、科技政策、經費投入、社會環境的協同保障,需要政府各個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要切實深化林業科技體制改革,完善科技資源分配機制和科技成果評價機制,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多幹事、多出成果,下大力氣培養和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的林業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素質高、愛崗敬業的林業科技創新隊伍。廣大林業科技工作者要大力發揚敢於創新、善於創新的優良傳統,勇攀科學高峰,以我國林業科技的大跨越推動林業大發展、生態環境大改善,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現代林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陪同調研並主持座談會。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學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健、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黃守宏、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孫扎根等參加調研座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