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近日銀行間貨幣市場資金持續緊張的局面進一步發酵,銀行間隔夜及七天回購利率均大幅飆升至歷史高點,因此市場預計為緩解流動性極度緊張的局面,央行會以適當形式出手相救,包括增加逆回購,甚至調降存款準備金率。
據新華網報道,但央行的實際舉措還是令市場大出意外,央行不僅遲遲不肯「放水」,而且堅持繼續發行央票,雖然規模不大,但再次顯示央行無意釋放寬鬆信號。央行的這種鐵腕,其實已經達到變相加息的效果,同時對於督促銀行加強流動性管理,以及抑制M2增長過快增長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雖然央行良苦用心,但是否操之過急或者對於實體經濟和股市有何影響?
首先,是否「操之過急」主要看目前銀行體系到底缺不缺流動性?因為7月要分紅,要繳稅,要上交新一輪存款準備金,再加上近期監管部門在打擊虛假結售匯,外匯占款也在大規模減少等因素,6月份面臨的資金緊張是顯著的事實。
但是這種緊張多半是季節性因素導致,其實銀行體系內的資金並不缺乏,數據顯示,6月1日至9日,工農中建四大行貸款發放量總計2170億元,已超過四大行5月份整體信貸投放量,也遠超四大行去年6月份整體信貸投放量。
所謂的資金趨緊只是結構性的,即流動性沒有真正進入到實體經濟的循環中,更多沉澱在理財產品、非標準化債權資產(非標)業務等範圍。目前市場利率的高漲更多的也是因為恐慌情緒所致,同時有能力拆出資金的銀行也比較謹慎,導致拆借利率連續上漲。
因此,如果認為央行「操之過急」並不恰當。對銀行通過槓桿放大風險,並逃避了信貸規模控制必須及時警告,個別銀行冒行為也要堅決禁止。此外,如果能夠趕在美聯儲退出QE之前先擠壓自己的市場,同時在今年10月的重大會議之前推進一些事情,將會避免未來只能在違約和泡沫之間作出選擇的被動局面。
其次,對於實體經濟和股市有何影響?目前經濟增速下滑是經濟內在趨勢,並非主觀有意為之。在目前的政策環境中,貨幣寬鬆不一定能有效地解決當前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也達不到向實體經濟輸血的目的,反而增加了虛擬經濟的增量,推動了房價上漲和其他資產的泡沫。
雖然央行的控制貨幣增長速度的明確表態,意味著經濟的恢復速度受到限制,或者市場需要提高對經濟放緩的容忍度,但目前中國經濟出現了一些複雜的問題,需要通過中長期政策來應對,而不是急功近利。同時這也與國家對經濟的整體戰略佈局相呼應,也就是李克強總理近期提出的「通過激活貨幣信貸存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在當前基本面和資金都面臨壓力的情況下,原本已經非常脆弱的股市,未來走勢確實不容樂觀。銀行等權重股的連續下挫,使得市場恐慌氣氛蔓延,大盤已經向下突破多個重要點位的支撐,技術形態遭到嚴重破壞,短線看雖有超賣的信號出現,但是真正的企穩還有待市場信心的真正恢復。所以此時的投資策略應以防範風險為主,抄底的時機還有待觀察。(股鋒/文 資深市場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