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8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戰死者追悼儀式」上的致辭,打破了20年來的傳統,沒有為日本的侵略行為表達悔意和反省,也沒有任何話語表達之前常見的「不戰誓言」,日本問題專家指出,安倍的做法,體現了其右翼政治傾向,意圖為修憲鋪路,試探周邊反應。
慣用的「小步走」謀略
據新京報報道,8月12日,安倍在家鄉山口縣出席一次晚餐會時,明確了自己的政治志向,「我將努力修改憲法,這是我的歷史使命。」
日本媒體評論稱,這是安倍再次擔任日本首相之後,第一次用「歷史使命」這樣強烈的詞語表達修憲的意願。他在故鄉與「自己人」聚會時發表此番言論,是為了試探民意。
而到了8月15日,安倍雖然沒有出現在靖國神社,但他依然以自民黨總裁的身份自費獻上了祭祀費。而也許比參拜更有深意的是,他在當天一年一度的8·15致辭上,徹底拋棄了此前20年的首相致辭傳統——再也沒有道歉和反省。
中國外交學院教授、日本問題專家周永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安倍此舉是為其修改憲法、修改集體自衛權的憲法解釋來鋪墊道路。這是其表明其右翼政治立場的一次試探。
「安倍不會過於擔心此番演講會使中日、韓日關係更加緊張,因為並非『新增』的激烈的言論,而是『刪掉』內容。鄰國很難借此強烈批判,這正是日本『小步走』政策的一種表現。」
周永生表示,日本政治家的慣用策略是小步改變和突破,也可以稱為「切香腸」,每次做一點小改變,其他國家若「大動干戈」,日本反指其反應過度,但若他國不反應,日本就會慢慢往前推動,量變就會產生質變。
一次精心策劃的「刪除」
8月15日不再有反省和道歉的首相致辭,可能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刪除」。
早就被稱為「自民黨最右翼」的安倍,多次發表保守和極端民族主義言論,他公開表示對第一任期沒有參拜靖國神社悔恨不已,其本屆閣僚中大多數也都是右翼政客。
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的三名日本內閣大臣,並非核心部門的閣僚,不過周永生指出,日本只有18個內閣大臣,這3人雖不是核心閣僚,但不能說不重要。這三個人資歷不深,用右翼主張博取支持率。他們被安倍提拔至內閣大臣,原因之一就是其右翼的言論和主張,因此他們也要向安倍和日本保守勢力展示自己的右翼一面。
分析人士說,第二任期上半年便充分體現出右翼立場的安倍,不會放過日本戰敗日這一重要的日子,打破20年的8·15致辭傳統,同樣也在向外界展示安倍的右翼羽毛。為修改和平憲法營造氛圍。
聲 音
今年韓國迎來第68個光復節,但韓日諒解與合作之路卻比任何時候都要遙遠。特別是安倍晉三執政以來,公開否認侵略戰爭,內閣成員接連參拜靖國神社,甚至妄圖修改和平憲法,一系列舉動都證明日本正在急速右傾化。日本必須對發動侵略戰爭給周邊國家造成的傷害進行反思。——《韓民族》報
儘管韓方及國際社會表示強烈擔憂,但日本政治領導人和部分閣僚再次參拜了美化帝國主義侵略歷史的靖國神社,並以多種方式表示敬意。這表明他們仍然在歷史面前緊閉雙眼。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趙泰永15日發表題為「日本政界人士要把日本關在靖國神社到何時」的評論,譴責日本內閣大臣參拜靖國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