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邵寧 【文匯網訊】國務院國資委網站上的「領導」一欄顯示,監事會局局長王文斌已升任國資委副主任,邵寧不再擔任副主任職務。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1952年出生的邵寧已經正常退休,並在今年「兩會」後出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
邵寧是國資委和央企內部公認的學者型官員,也是當前國有企業監管新框架的主要搭建人之一,在國資委、央企和研究機構內受到尊敬。
邵寧是中國國企市場化的主要設計師和操刀者之一。作為國資改革的「老將」,邵寧認為,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是切斷政府和國有企業的財務關係,切斷補貼渠道;另一方面是國有企業徹底市場化。
在國資委任職前,邵寧一直在原經委、計委系統內直接主管企業工作,有著豐富的企業改革經驗。2003年國資委成立後,邵寧出任副主任一職。和 2010年卸任國資委主任的李榮融一樣,邵寧在國資委期間,經歷了國企改革最困難、社會風險最大的階段,也幫助構建了下一步國企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的方向。
國資委成立之時,國有企業剛剛經過「三年脫困」,很多企業市場化改革不足,經營業績不佳,歷史遺留問題多,職工生活困難,企業改革首先要解決生存問題。當時邵寧被委以主管國資委的改革局和改組局重任,完成了一系列央企改革重組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工作,不僅參與構建並執行了讓央企從200多家調整到 100多家的整合藍圖,同時也直接在一線指導企業轉型脫困。
2005年,現在的新興際華集團下屬企業曾因為企業破產接連發生群體性事件,震驚中央,當時邵寧受命親赴秦皇島與職工談判協商,對該事件的解決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邵寧也是國投、誠通和國新三家資產管理平台的主要設計和組建者之一。通過這三家平台不斷對央企低效、無效資產進行剝離、吸納和整合,使得一大批央企能夠「輕裝上陣」。其中,被外界稱為「中投二號」的國新最為引人注目。國新不僅被賦予資產整合經營的職能,還承擔代表國資委直接持有國有企業股權的探索任務,事實上也寄托了國資委監管市場化遠景目標。在國新出爐之前的那幾年,央企整合工作備受公眾和市場的關注,而當時的邵寧則盡量避開「鎂光燈」的聚焦。
隨著國新在2010年底成立,央企間的外部重組整合工作告一段落,企業改革進入內部管理階段。此時邵寧又承擔起加快推進央企董事會試點的重任,引導企業在公司治理上深度調整。目前,過半央企完成了董事會試點改革,大部分企業的外部董事達到或超過董事會成員的半數。
隨著近兩年經濟放緩,央企收入增速放緩,他又代表國資委向企業提出了內部資源整合的任務,確保國企在經濟放緩的大勢下用市場化方法做好快速調整。
在邵寧所參與的諸多國企改革的設想中,或許還有一項任務仍需要破題,那就是國有企業的分類監管。
在邵寧看來,目前國企大致可以分為功能性國企和競爭性國企兩種類型。功能性國企包括供水、供電、供油、供氣、公交地鐵等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從事重要資源開發的企業,以及軍工、大飛機等關係國計民生的戰略性企業。對這些企業要加強市場化的內部改革、完善出資人管理並加強行業性的社會監督。對競爭性企業則需要依托資本市場進行公眾公司改革,其最終體制模式將是乾乾淨淨的公眾公司。此前在邵寧的主導下,關於分類監管的政策國資委一直在研究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