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一位熟悉衛星偵察報告的官員稱,中國軍方正在對反衛星秘密系統中的三顆小型衛星進行試驗。這三顆衛星發射於7月20日,隨後它們在太空中的機動運行一反常規,其中的一顆衛星安裝有能夠破壞軌道衛星的伸縮臂,由此推測中國準備製造新式太空反衛星武器。
中國衛星入軌後「很奇怪」
據新華網援引華盛頓自由燈塔網報道,7月20日,一枚長征-4C火箭從太原升空,該火箭攜帶有三顆神秘的試驗衛星。據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天體物理學家麥克道爾透露,三顆衛星中至少有一顆採用了由中國科學院研製的遙控機械臂。空間分析家懷疑,中國可能是在測試一款新式空間武器。它可能是一款能夠衝擊其他衛星,利用動能將它們摧毀,或者引爆其他衛星附近諸如衛星自爆炸彈等爆炸物。
報道稱,航天專家原本認為中國發射這些衛星,可能是為了測試其空間站項目,當這些衛星進入軌道後,動作立刻變得奇怪起來。準確地說,其中一顆被稱為SY-7的衛星四處移動,似乎要與其他衛星近距離交會。
「自由燈塔」網站的文章稱,多數衛星都是非智能的,除非在固定軌道上,否則它們不會真正地大規模移動。想讓它們做出更多機動,需要配備精密的制導、導航和控制系統,這樣衛星才有可能變得更類似於無人太空飛船。擁有這些裝備後,衛星便邁出了在其他衛星軌道上展開機動的基本步伐。一旦具備該能力,人們或許想要使用這種機動衛星開展偵察或維護行動——甚至可能會攻擊其他(性能較差的)衛星。
報道稱,中國發射的一款衛星在某種形式上具備這種能力。今年8月16日,SY-7衛星進行了一次重大的軌道調整:下降了大約93英里。一直追蹤中俄衛星發展情況的英國天文學家羅伯特·克裡斯蒂認為,這是SY-7衛星針對進入模擬空間站(中國太空計劃所規劃的一個項目)所進行的練習,也可能是SY-7衛星和同行的一顆衛星進行交會試驗。
接下來幾天時間裡,SY-7衛星突然改變軌道,與一顆完全不同的衛星(一顆始終在那裡的衛星)交會。這兩顆衛星靠得很近,相距僅有幾百米。這種突然進行的機動排除了這三顆衛星只是海洋監測衛星的可能性,儘管海洋監測衛星也是以編隊形式飛行。首先,海洋監測衛星運行時通常彼此之間會拉開很長一段距離(30-120英里),以便能夠覆蓋更多領土,而這三顆中國衛星離得卻非常近,只有2英里。其次,海洋監測衛星不會來回移動。
中國在太空可與美俄一較高下
世界安全基金會技術與太空顧問布賴恩·維頓猜測,這些衛星在進行「在軌檢測」。作為一名空軍官員,維頓為五角大樓聯合太空作戰中心構想了相關戰術。維頓說:「如果衛星由於某種原因停止工作,那麼,使用陸基傳感器將很快確定它們所出現的故障。在這種情況下,一顆能夠靠近並拍攝照片的衛星會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太空某處的其他衛星發生故障,監視衛星便可進行援救,或者至少與出現問題的衛星交會,確定衛星的哪個部分出現故障。維頓稱,能夠檢測其他衛星的衛星,同可以干擾他國衛星的衛星之間,仍然存在模糊的界限。也就是說,能夠對衛星進行檢測的衛星,存在接受裝備進而變成武器的可能性。
並非只有中國的衛星存在這種可能,美國的衛星也是如此。目前,美國已經試驗了幾款具備檢測能力的人造衛星,這些衛星可能也會被作為潛在武器使用。2009年,五角大樓發射了兩顆秘密監測衛星,藉以開拓被遺棄的軍事衛星。這款被稱為Mitex 的監測衛星由洛·馬公司研發,被普遍認為具備「監測」中俄衛星的能力。
此外,美國空軍還有一款名為XSS-11 的衛星(目前已處於軌道之上),它本質上是一款巨大的照相機。XSS-11衛星旨在機動靠近其他衛星,在衛星出現問題時生成快照。瑞典政府也試驗了兩顆名為Mango和Tango的機動衛星。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的藍天研究員一直在試驗一個名為Phoenix的項目,旨在將一些分離的報廢衛星作為備件使用。維頓表示:「不管美國還是瑞典都會堅稱,這些決非太空武器武器項目。不過,該技術顯然是兩用技術,而且秘密使用會引發重大誤解。」
一位美國官員稱,中國有可能在檢驗該衛星攔截、損害甚至是摧毀軌道衛星的能力。美情報部門認為,中國太空開發戰略可能會對美國的太空開發項目構成現實的「威脅」,包括定位、導航、時間計算、偵察、觀測和大地勘察等。
太空開發領域的成就一直是超級大國領導權的證明。近來中國正迅速變成可與美俄一較高下的太空強國。2007年1月11日, 中國首次對自己的反衛星武器進行試驗。當時位於865公里高的極地軌道的「風雲一號C」氣象衛星被反衛星導彈直接命中摧毀。該導彈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移動式發射裝置射出,迎面攔截了「風雲一號C」。此舉引起軒然大波, 很多西方軍事專家認為,中國在秘密發展航天工業,擬定摧毀別國衛星的軍事計劃,實際上在籌備「星球大戰」。
中美反衛星攔截方式截然相反
在中國首次成功進行的反衛星試驗中,公路機動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的民用型(即KT-1火箭)充當了衛星武器的載具,利用運輸/起豎/發射車將之發射升空。東風-21導彈是中國「巨浪-1」潛射彈道導彈的陸基版導彈。
五角大樓國防情報局把中國反衛星武器稱為SC-19動能攔截器,其公路機動性能,再加上通訊和工程支援車,使之可部署在最佳地點,攔截飛躍其上空的衛星,發射前很難被定位。中國擁有許多反衛星感測器地點,這使得二炮部隊能夠跟蹤並為反衛星導彈系統提供精確定位信息。目前,中國已設立了8個衛星地面監測站,沿太原、五寨和酒泉建造了太空及衛星發射基地,部署了4艘海上追蹤及控制艦,在基裡巴斯(位於西太洋)和納米比亞(位於非洲西南部)各設立了一個地面站。
在2007年反衛星試驗中,攔截彈與目標的相對速度接近驚人的1.8萬英里每小時。在遠高於衛星本身速度的衝擊下衛星被撞擊成了碎片。這意味著中國成功完成了一次最尖端的太空戰演習:一次精確的狙殺,就像用一枚子彈擊中另一枚飛行中的子彈一樣。這次試驗的先進程度相當於美國正在發展的國家彈道導彈攔截系統,超越了1980年代前蘇聯發展的反衛星武器——前蘇聯的反衛星技術是通過一枚太空飄雷慢慢接近到目標附近然後爆炸殺傷目標。
美國《連線》雜誌的文章稱,可以斷定,中國的反衛星武器具有很高的可操縱性能。目標衛星軌道在攔截之前是已知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衛星的位置已經精確到反衛星攔截器不需要機動變軌就可以直接命中的程度。反衛星攔截器為了能命中目標,有可能需要在高速中以六倍重力加速度進行末段機動。目標衛星的軌道線速度取決於它的軌道高度,這也給我們瞭解反衛星攔截器的性能提供了依據。攔截碰撞前的相對速度,是目標衛星的軌道速度與攔截器本身的速度之和,相對速度的大小決定了攔截器進行末段機動反應時間的長短。舉例來說,在碰撞前一秒,攔截器與目標衛星相距僅5英里,攔截器必須在最後一秒內完成末段變軌機動以直接命中直徑不超過6英尺的目標。顯然,攔截器與目標衛星相對速度的降低一定會降低攻擊的難度。這次中國攔截是低軌道衛星,由於軌道越高衛星速度越低,中國的反衛星攔截器在攔截更高軌道的衛星目標時會更加輕鬆。
為了能作出正確的變軌機動以命中這顆氣象衛星,攔截器要具備跟蹤目標的能力。中國反衛星武器最可能跟蹤飛來的衛星的方式是在攔截器上安裝通過可見光探測的太空望遠鏡。這種跟蹤方式與美國的彈道導彈攔截器的跟蹤方式相反。美國反導攔截器是通過觀測目標發出的紅外信號來進行跟蹤,中國的反衛星攔截器系統會因此在作戰中受到很大限制。在中國研製出紅外跟蹤系統前,通常情況下中國的反衛星攔截系統只能攻擊那些暴露在太陽光下的衛星。很多時候雖然反衛星攔截器發射陣地還被黑夜籠罩,但高空中的目標衛星卻已經在太陽的照射下閃閃發光了。
中國衛星可癱瘓美軍GPS
在中國研製出更好的探測系統前,可見光探測的跟蹤方法限制了反衛星系統攻擊衛星的全天候能力,反衛星系統必須等到低地球軌道衛星進入太陽光照射下才能發動攻擊。當然,在攻擊軌道高的GPS衛星或者其他靜止軌道衛星時,這些限制將不存在,這些衛星幾乎永遠暴露在太陽光照下。
美國《連線》雜誌的文章稱,假如中國將其所有的外層空間反衛星武器都投入到對GPS衛星的打擊時,最多可摧毀16枚衛星。目前美國的GPS衛星系統中共有32枚導航衛星參與運行,在只剩下16枚導航衛星的狀況下,GPS系統仍然能夠運行。在數年的時間裡,這些撞擊帶來的碎片將代表著一個重大的危險,而這種威脅帶來的影響將比那些對衛星的直接攻擊更大。
通常,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都有9枚GPS衛星飛過中國上空。如果中國以某種方式設法摧毀所有這9枚衛星,那麼中國就可以使美國的精確制導彈藥在幾個小時內不能發揮作用,直到其他GPS衛星飛抵台灣海峽上空。在極短的時間裡,其他23枚衛星組成的衛星系統將會迅速填補由於它們正常的軌道運動造成暫時空白。即使成功地摧毀了16枚衛星,中國仍只能暫時癱瘓GPS在台灣海峽上空的運行大約8個小時。在另外的16個小時裡,將有4枚或者更多的衛星出現在轟炸航路、無人機飛行和艦艇追蹤等目標區域的上空。在這一假想中,直到美國發射新的衛星之前,GPS系統的「癱瘓8小時,緊接著16小時調整」的模式會每天重複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