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之所以被很多網友視為「神器」,就是其超大容量(多達24枚)的導彈攜帶量和「三叉戟-II」D5的強悍性能。 【文匯網訊】1997年,美國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全部服役時,總計可攜帶432枚三叉戟導彈以及3456枚核彈頭。如果按當時西方統計,中國可打到美國的核導彈只有20枚來計算,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的核反擊能力只有美水下核力量的4.6%左右。
據新華網10月29日報道,新華軍事評論員鄭文浩認為,像五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樣的核大國,都建有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核威懾力量。但其實這幾個公認的核大國,具體的核力量建設也存在著差別。例如英法,由於國土面積等條件的限制,重點發展水下核威懾能力,英國甚至連水下核導彈都是從美國進口;而俄羅斯原來在蘇聯時期陸基、空基和海基核威懾能力都非常完備,但由於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只能依靠龐大的國土和陸基核力量,海基和空基核力量只能是慘淡經營。
幾個核大國之間,仍然是美國建有非常完備和先進的三位一體核威懾體系,尤其是美國建有強大的水下戰略核威懾體系,每艘攜帶24枚三叉戟潛射導彈的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直到現在仍然遙遙領先於其他核大國的戰略導彈核潛艇,在很多軍迷眼中完全是夢幻般的「神器」。
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水下排水量達18750噸,長170米,寬13米,可攜帶24枚「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前八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攜帶的是射程達7400公里的「三叉戟-I」C4導彈,每枚可攜帶8個10萬噸級W76分導式核彈頭,後十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攜帶的是射程達11300公里的「三叉戟-II」D5導彈,每枚可攜帶8個47萬噸級W88核彈頭,打擊精度達CEP90-120米。這樣算下來,在1997年俄亥俄級全部建造完成的時候,美國的18艘俄亥俄潛艇總共可攜帶432枚三叉戟導彈以及3456枚核彈頭。原本「三叉戟-II」D5導彈的實際能力可以攜帶12個W88核彈頭,但是由於美蘇《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三叉戟-II」D5被限制在只能攜帶8個彈頭。如果按照當時西方統計中國可打到美國的核導彈只有20枚來計算,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的核反擊能力只有美國水下核力量(不是全部核力量)的4.6%左右,如果計算核彈頭數量的話,這個比例可能還要更低。
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之所以被很多網友視為「神器」,就是其超大容量(多達24枚)的導彈攜帶量和「三叉戟-II」D5的強悍性能。直到現在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性能仍然很難超越。例如法國最新的凱旋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只能攜帶16枚潛射彈道導彈,前蘇聯的巔峰之作,排水量超過20000噸的「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也只能攜帶20枚潛射導彈。俄羅斯現在最新的北風之神戰略導彈核潛艇,也只能攜帶16枚潛射彈道導彈。同時,「三叉戟-II」D5在射程、打擊精度、反應速度上全面領先其他核大國的同類導彈,而且質量和狀態非常穩定。從1989年到2013年,美國「三叉戟-II」D5導彈已經成功進行了148次成功試射。而相比之下,俄羅斯的布拉瓦潛射導彈,不但彈頭數量、射程、精度都遜於美國「三叉戟-II」D5導彈,而且狀態極不穩定。從2004年到今年9月的總共21次試驗中,布拉瓦總共失敗了8次,成功率只有61%。
冷戰結束,美國的水下核力量也處於變化當中。從2002年到2010年,美軍原先準備退役的4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被改裝成了巡航導彈攻擊核潛艇,每艘潛艇的22個導彈發射井被改裝成巡航導彈垂直發射裝置,每個發射井可攜帶7枚戰斧巡航導彈。這就意味著1艘改裝型俄亥俄級可攜帶154枚巡航導彈,4艘加起來總共有616枚巡航導彈,再加上其水下的隱蔽性,其攻擊能力可見一斑。這四艘巡航導彈攻擊核潛艇要將服役到2023-2026年才會退役。
而在2008年,美國剩下14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則全部裝備了「三叉戟-II」D5導彈。雖然14艘俄亥俄級潛艇總共攜帶336枚三叉戟導彈和2688個彈頭,但導彈的射程增加了,而且由於攜帶了更先進的W88彈頭,總的核打擊當量,也比以前有了增加。在2002年美俄簽訂的「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將使「三叉戟-II」D5導彈的彈頭數限制在4-5個。在2011年美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生效後,美國海基核力量總的核彈頭數將限制在1152個,也就是說每枚「三叉戟-II」D5導彈的彈頭數將減為3-4個。
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和「三叉戟-II」D5導彈固然是「神器」,但這對於現在的美國來說也很難複製。就像很多中國人難以理解,曾經登上月球的美國為啥連航天飛機都養不活。殊不知,冷戰時期的美國與現在的美國,在工業生產、經濟驅動方式、社會構成上都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美國現在的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到2029年將會退役,因此美軍必須考慮下一代戰略核潛艇的問題。一些美軍未來戰略核潛艇設想已經被勾勒出來,例如使用「三叉戟-II」D5導彈的延壽型號、採用類似於弗吉尼亞級的泵推進系統、聲吶系統、可在整個服役期內不用更換核燃料的長壽命核反應堆、全電推進、x型尾舵、圍殼舵等。在導彈攜帶數量上,新潛艇被推測將減少到16枚,甚至有些觀點認為將減少到12枚。然而在大致尺寸上,新導彈核潛艇和原有俄亥俄級相當,甚至在水下排水量上更大。這說明美軍未來戰略核潛艇內部舒適度會更好,並可實現更多戰場功能。
當然這些都是猜測。現在美海軍未來戰略導彈核潛艇是什麼樣,軍方還沒有發佈權威信息。成本已經成為困擾美國更新新戰略導彈核潛艇的主要因素。美軍預計新戰略導彈核潛艇單價將高達40億美元,一些機構預測甚至會達到60-80億美元。因此美國下一代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裝備數量可能只有12艘,但美海軍一些軍官認為這樣不足以保證核威懾。要保證核威懾,就要降低單價,例如使用大量現成技術,包括改裝弗吉尼亞級成為新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或者直接將現有的俄亥俄級潛艇大修繼續使用。
2008年12月,美國海軍授予通用動力電船公司將近6億美元的合同,設計下一代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導彈艙段。其實到現在,美國海軍也沒有確認俄亥俄級潛艇的替代計劃。在2009年4月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蓋茨曾經指出,2010年應該啟動替代計劃,這樣2014年才能進入設計階段,並在最終趕上2029年俄亥俄級退役的節點。不過2012年美國國防部宣佈這個替代計劃整個要延後兩年以上。
2012年12月,美海軍授予通用動力電船公司20億美元合同,讓造船商和供應商開始下一代戰略導彈核潛艇相關組件和技術開發,工程集成,概念設計研究等工作,其中還包括降低成本的措施,因為無論是海軍還是造船部門已經都認識到,經濟上可承受已經成為這個項目能否進展的關鍵。通用動力電船公司宣佈將使用在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上減少成本的一系列技術。美國媒體推測美國下一代戰略導彈核潛艇將在2017年進入詳細設計階段,2031年左右服役,數量可能只有12艘。
儘管美國海基核威懾力量未來由於成本和核裁軍條約的限制,力量有所下降,但其領先水平仍然足夠其他國家狠狠「趕上一陣子」。不過美國對其他國家水下核力量的發展也十分敏感,一旦發現有其他國家在水下核威懾上趕上來,美國勢必要在下一代戰略核潛艇上有所動作,或者通過將其他國家拉進核裁軍條約中進行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