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外媒熱議中華民族復興進程指數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1-2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參考消息網援引境外媒體報道,中國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日前發佈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指數的最新動態,從而引發了不少非議。該指數旨在衡量一國在實現一項最難以形容目標—「民族復興」方面的進展程度。

中新社援引楊宜勇的話稱,截至2012年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指數由2010年的62.7%增至65.3%。2005年至2010年間,中國的民族復興率提高了16.7個百分點。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23日報道,自2012年11月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中國夢」,並將「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來,民族復興就成為了主要政治議題。報道稱,與國內經濟增速一樣,近年來中華民族復興的步伐有所放緩。

不過,報道指出,令網絡評論人士更加困惑的是中華民族復興指數的編制方法及原因。

新浪微博一位用戶用比大多數人更加客氣的方式提問道:我想請問,復興指數中的小數是怎麼計算出的?

星島環球網11月22日援引中新網的報道稱,由楊宜勇和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譚永生共同完成的論文《中華民族復興進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測算》提出,中華民族復興至少應該包括:第一,以經濟為主的綜合國力得到進一步增強,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基本達到現代化。第二,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和各個領域整體協調發展,科技、教育、醫療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第三,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備,人民的政治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社會秩序良好。第四,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第五,實現祖國統一,並能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23日稱,據楊宜勇個人博客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中華民族復興指數包括6大評價構面、28個評價指標,每個評價構面根據其重要性來確定權重:

經濟發展(包括人均GDP、基尼係數等指標):權重25%

社會發展(包括城市化水平、互聯網普及率等指標):權重20%

國民素質(包括人均教育年限、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等指標):權重15%

科技創新(包括研發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百萬人中研究和技術人員等指標):權重15%

資源環境(包括森林覆蓋率、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等指標):權重15%

國際影響(包括軍事支出占GDP的比重、世界銀行投票權份額等指標):權重10%

報道指出,縱觀這份指標體系,雖然人均攝入蛋白質(被列在「國民素質」項下)等一些數據相當精確,但並不清楚楊宜勇如何測算國際競爭力(被列在「國際影響」項下)等其它數據。

同樣不得而知的是,如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監測評價指標達到100%,將意味著什麼。

楊宜勇寫道,復興是要有嶄新的時代內容,其中包括經濟的全面和可持續發展以及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的能力。

報道稱,這一目標值得稱道。拋開指數的計算方法不談,一些網友對中華民族復興進程指數的概念表示了擁護。

但讓更多人感到不解的是,在已經因編製不可靠的統計數據而備受指摘的情況下,中國為何還要推出另一個可疑的數據?

一位網友在微博中稱,這是又一個「自創」的數據。

其他人則提出了更加尖銳的批評。他們稱,楊宜勇用這個指數描繪了一幅光明美好的圖景,但無論是否從數據來看,要讓多數民眾感到生活幸福和安全,中國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星島環球網11月22日援引楊宜勇的話表示,中華民族復興內容涉及方方面面,有的內容可以量化,有的內容甚至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內容目前還不能用具體的指標來量化。鑒於此,本著盡量少用定性指標的原則,對於不易量化的復興內容,盡量用可以反映其大致內容的一些可量化的側面指標來代替。

楊宜勇舉例,在反映國際影響的三級指標中,選擇了國際競爭力這樣一個可量化的指標,原因在於: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年度《全球競爭力年鑒》中將競爭力分為三個大項,即:宏觀經濟、制度和技術。而具體的競爭力指數則由8大要素組成,分別是開放程度、政府、金融、基礎設施、技術、管理、勞動和法律制度。這實際上涵蓋了國際影響的內容,選用了這樣一個綜合指標來反映國際影響的情況是合適的。

楊宜勇強調,研究中華民族復興指數不是譁眾取寵,是想通過對指標的監測,發現復興過程中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我們不能對中華民族復興盲目樂觀,因為復興不會一帆風順,可能會出現起伏和波動,要鎖定目標,順勢而為,不能拔苗助長,也不能無所作為」。

楊宜勇表示,現在大家都在研究幸福指數,幸福也是比較主觀的東西,都可以用指數來測量,那麼中華民族復興也應該可以。況且,測量中華民族復興採用的大多是客觀的指數,相關數據來源於公開的、認可度比較高的出處。

楊宜勇特別指出,中華民族復興的目標和內容不是完全靜止、絕對不變的,其提出的指標體系也是一個在實踐中需要不斷完善的體系。在今後的研究中,將選擇更多的時間點和更加有代表性的指標,來更加客觀地反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責任編輯:周銘
發改委:中華民族復興指數達65.3%      [2013-11-22]
李登輝聲稱台灣人不是中華民族      [2013-06-01]
羅援:菲殺台灣漁民針對中華民族      [2013-05-20]
賈慶林: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013-03-03]
李克強與羅馬尼亞總理舉行會談      [2013-11-25]
雲南官員強姦4歲幼女案下月開審      [2013-11-25]
哈爾濱至北京動車事故致4死1傷      [2013-11-25]
中央出新規取消一般公務用車      [2013-11-25]
習近平:政府和市場各就其位      [2013-11-25]
習近平:「請你批評指正」      [20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