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朱世強9日蘭州電】敦煌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九層樓自2011年遭遇暴雨襲擊後,崖體、塑像等發生不同程度病害。經過7個多月的保護修復加固工程,九層樓日前完成了其歷史上的第六次修繕。至此,被封閉半年之久的九層樓以嶄新的面貌重新面世。
九層樓所在洞窟編號為96窟,此前已重修過5次。此次保護修復加固工程於2013年4月開工,修繕工程包括九層樓窟簷建築修繕、崖體表面徑流整治和巖體入滲防治,以及窟內的莫高窟第一大佛「北大像」的修復等內容。
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副所長汪萬福表示,未來將轉入對九層樓所在窟內的彌勒大佛實施修復,主要對大佛及毗鄰洞窟壁畫彩塑進行修復,這項工作預計於明年五六月完工。
2011年6月中旬,敦煌遭遇強降雨襲擊,莫高窟九層樓建築窟簷在長時間的雨水侵蝕下,出現不同程度漏雨及牆皮脫落、坍塌等現象。經對九層樓險情調查發現,此次長時間雨水侵蝕對九層樓崖頂坡面砂礫石層、窟內牆壁及木構窟簷建築造成多處病害,威脅到窟內大佛安全,亟需搶救性加固保護。
九層樓為敦煌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晚唐(874—879)年間建成五層,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建成九層。其主體為木結構建築,依山崖而建。九層樓所在的96窟窟內塑有莫高窟第一大佛「北大像」,其高35.5米,兩膝間寬度12米,因莊嚴肅穆、高大威嚴而震懾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