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嫦娥三號探測器14日成功落月,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自主實施月球軟著陸的國家。它也是我國發射的第一個地外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器,還是在1976年蘇聯「月球24號」探測器登陸月球後第一個重返月球的人類探測器。
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千百年來的國人距離登月夢想最近的一次。也正因為如此,這一系列航天活動始終吸引著公眾的目光,從技術探討到情緒表達,人們的議論也從太空回到現實。
毫無疑問,探測器登月體現了中國科技實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玉兔」號月球車是從全國40多個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的,它的國產率達到100%,是徹底的「中國設計兼中國製造」。這樣的科技成就是國家在資金、人才等方面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中國科研實力的集中展現。隨著航天活動持續開展,國人也一次次收穫成功的喜悅與自豪。
當然,在讚歎之餘,我們也注意到一些質疑的聲音:「當貧困地區許多孩子連午餐都沒得吃的時候,花費這麼多錢搞嫦娥落月,有何意義?」「這種航天工程與國計民生不僅沒有直接益處,反而耗費巨大人力物力,還會阻礙經濟科技發展。」「嫦娥都可以登月,霧霾卻不能解決。」
其實,在人類探索宇宙的過程中,這樣的質疑並不鮮見。1970年,一名贊比亞修女給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Stuhlinger博士寫了一封信問道: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NASA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Stuhlinger的回信隨後由NASA以《為什麼要探索宇宙》為標題發表。其中寫道:「太空探索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它還能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挑戰和進取精神,以及面對嚴峻現實問題時依然樂觀自信的心態。」
時至今日,這封信仍然是「人類為何要探索太空」的最好回答。那時,美國實施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在科技、軍事、經濟、政治和人才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佐證了這種觀點。當中國的航天工程也遭遇類似質疑時,我們也可以做出類似的回答,航天工程對於科技進步、經濟發展都有重要提升作用,對高科技人才、新興學科的培養與發展,提高全民的科學素質、生活質量都將產生難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但是,僅僅做這樣的回答還不夠,我們必須深切地理解公眾這些質疑的原因,也必須讓他們看到航天活動正在改善人們的生活,尤其是政府沒有忽略那些需要關注的領域和群體。
首先,包括航天科技在內的創新活動可以更多體現市場導向。正如三中全會決議所說:「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換句話說,航天技術的發展絕不是純粹的信心工程、面子工程,更不能成為「屠龍之術」,它應該與現實生活、市場經濟相結合。比如一些航天技術的民用化,為公眾創造更多便利,借助市場的力量,它既可以避免公眾對於投入太多的擔憂,也盡可能拓展航天項目的資金來源。
其次,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科學研究,政府的介入必不可少,但是吸引更多企業參與也是大勢所趨。不可否認,我國目前的科研體系中,相當重要的一支力量是國有的科研事業單位和高校,但是發達國家的經驗也顯示,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才是長遠之道。我們要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發揮骨幹作用的大型企業、擁有靈活機制的中小企業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只有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才能為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
再次,在航天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不能掩飾政府在環境治理、消除貧困等方面的不足。政府的責任是多方面的,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和投入固然重要,但這並不等於可以忽視民生、環保等投入,更不能用一個領域的成就掩蓋另一個領域的不足。在我們自豪於航天技術在全球名列前茅之時,政府也需要借鑒航天領域的成功經驗,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民生、環保等建設,讓公眾分享更多進步和創新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