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日前,有媒體消息稱,運-20第二架原型機在西部某試飛中心試飛。軍事專家邵永靈在接受湖北衛視採訪時表示,第二架「大運」試飛的成功,確實為中國空軍由一支國土防空型戰術空軍向戰略空軍方向的轉變,提供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
據人民網報道,邵永靈分析稱,「大運」本身並不僅僅是運輸機,除了要靠它進行兵力的調動、部署,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海外救援等任務外,更關鍵的是,很多特種作戰飛機必須以大型運輸機作為平台才能發展起來,如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它們的平台基本上都來自於大型運輸機。若一國不具備研製大型運輸機的能力,就意味著在此類特種飛機的發展上將落後於人。
她指出,目前中國已經有自主研發的預警機空警-2000,但數量很少,就是因為平台有限。空警-2000目前以伊爾-76作為平台,沒有足夠數量的伊爾-76,就嚴格限制了預警機的發展,空軍的預警能力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外,我軍加油機當前的平台是轟-6,加油量非常有限,如果由更大的運輸機改裝,戰術飛機的加油能力就可能有質的飛躍。
還有我軍的電子戰機,目前較大的有圖-154,若以更大的運輸機作為平台,則可提高航程、提升作戰效果。
而戰略轟炸機最關鍵的指標是航程和載彈量,實際上,它和大型運輸機在很多問題上也是相通的。邵永靈強調,借大型運輸機發展出其他的特種作戰飛機,對於中國空軍和海軍的整體作戰能力來說,將會有質的提升,以此發展戰略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