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政治體制改革:簡政放權激發活力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2-2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十八大以來,中央把推進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設定為主要議題,打牢民主政治制度基礎。

據《瞭望》新聞週刊報道,2013年2月召開的十八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畫出了改革的路線圖。

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任務分工公佈,確定了改革的細化分工和時間表。

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由27個減少至25個。

本屆政府下決心將國務院現有的17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削減1/3以上,即567項。目前,國務院已共計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21項,1年就完成了近2/5的改革任務。

同時,8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意見》。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改革再次拉開帷幕。

9月30日,國辦下發《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擴展了職能轉變後政府公共服務的提供形式。

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清晰釐清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邊界,劃定政府職能邊界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中樞環節。

首次實行城鄉「同票同權」

在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60年來首次根據城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產生的2900多名全國人大代表莊嚴行使權力,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國家機構領導人。

在本屆全國人大代表中,黨政領導幹部的比例比上屆下降了6.93%,來自基層的工農代表比上屆提高了5.18%。代表結構的優化,更好地體現了人大代表的廣泛性和代表性,更多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將基層聲音帶到國家最高議政殿堂,讓兩會更加接地氣。

2013年10月,十二屆全國政協召開了第一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定期座談會成為溝通思想、增進共識、協調關係、凝心聚力的協商平台。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發展基層民主。

法治中國提速立法修法更顯與時俱進。今年以來,立法工作步伐加快,而且更加從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回應民生期待。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召開的五次會議中,分別通過、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12月23∼28日即將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將審議行政訴訟法修正案草案、軍事設施保護法修正案草案、海洋環境保護法等7部法律的修正案草案;審議國務院關於提請廢止《國務院關於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的議案、關於提請審議關於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決議草案等。

10月3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公佈了新的五年立法規劃,47件立法項目將在本屆人大常委會上提請審議。

要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今年以來,多個備受社會關注的熱點案件首次實現微博庭審直播,充分尊重和保障辯護權,也向公眾提供了觀察中國司法制度的窗口。

8月,中央政法委出台首個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要求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在職責範圍內對辦案質量要終身負責,並建立健全冤假錯案的責任追究機制。

10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關於切實踐行司法為民大力加強公正司法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若干意見》,成為新時期人民法院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的奮鬥目標,闡述了當前保證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主要目標與任務,部署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出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改革司法管理體制,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

政治體制改革:簡政放權激發發展活力

觀察2013年的發展脈絡,多個具有標誌性的變化,記錄與豐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發展道路。

簡政放權是今年政治領域最鮮明的特色之一。

新一屆政府在開局之年著力簡政放權,一系列措施釋放了改革紅利,有利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而執政者率先向自身權力開刀,更是夯實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基礎。

2013年,行政體制改革持續發力。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啟動,實行鐵路政企分開,整合加強衛生和計劃生育、食品藥品、新聞出版和廣播電影電視、海洋、能源管理機構。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由27個減少至25個。

機構改革不易,職能轉變更難。在今年3月,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常委會議便確定了紮實推進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的9項任務。此後,相繼取消一批行政事業收費,行政審批事項,達標評比、評估和相關檢查活動。目前,已共計取消和下放了221項行政審批事項。

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又對中國2020年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將行政體制改革滲透於五位一體的體制改革之中,作為五項體制改革的「公因子」,其既是五項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重要支撐與保障,行政體制改革內涵更加飽滿,內容更加聚焦,措施更加具體,使政府治理的基本內容更加清晰。

作為深化改革的關鍵一步,行政體制改革是釐清政府與市場、社會邊界的中樞環節,是科學調整中央與地方關係的重要工具,亦是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路徑。簡政放權,不僅僅是管理權限的調整和劃分,更是職能的轉變、流程的優化、效能的提升。

把握住這一關節點,既有利於正確釐清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關係,正確發揮政府、市場、社會各自的功能優勢,滿足社會公共需求;可以通過下放部分行政審批事項,充實地方政府事權,有利於強化權責一致,提高審批效能,並通過加強中央政府宏觀調控職責和能力,集中體現中央政府進行「職能加強」的重點;同時,審批項目往往是腐敗和不正之風的高發、頻發領域,取消與下放行政審批權將有效減少審批領域腐敗和尋租的機會與土壤。

2013年,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為突破口,經濟、社會等一系列重要改革舉措相繼推出,一些長期制約發展的突出矛盾正在得以破解。

行政體制改革,使得轉型中的政府進入更加規範化、公開化的軌道,使權力運行更加依法、更加科學。

民主法制建設在2013年亦呈加速態勢。

在這一年間,民主選舉新一屆國家機構,中國人大、政協制度不斷完善,專題詢問成為人大監督政府工作的常態化方式,全國政協召開了定期的雙周協商座談會;新的五年立法規劃發佈,立法工作更加科學化、民主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司法領域改革提速,建設法治中國步入實施階段,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十八屆三中全會更將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鎖定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出了「國家治理」、「政府治理」、「社會治理」三個全新的概念,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國家事務的手段進一步豐富。在這些政策的出台與政府工作的著力點中,我們可以捕捉到中國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緣由,更可以看出我們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決心愈加堅定,步伐愈加堅定自信。

      責任編輯:果果
泰國將用兩年完成政改路線圖建議      [2013-12-15]
三中全會將描繪習李改革線路圖      [2013-08-29]
政治體制改革:簡政放權激發活力      [2013-12-21]
中央精細化反腐對準隱蔽領域      [2013-12-21]
中央重拳反腐呈三大變化      [2013-12-21]
中共築牢權力之籠 之「七種武器」      [2013-12-21]
央視罕見轉發警方懸賞3萬通緝令      [2013-12-21]
中國官方自曝殲20三大明顯缺陷      [2013-12-21]
海軍東海艦隊原司令員曲振侔逝世      [2013-12-21]
官方:三峽工程已收回投資成本      [201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