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肖建花 李青霞 通訊員武海亮 伍西明 長沙電】日前,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利用自主研發的E-3D數字化醫療三維設計系統,結合3D打印技術進行術前預演,最終成功將一名患者顱內複雜腫瘤完整切除。患者術後恢復良好,術後2天即可下床行走。據悉,這是全球首例應用3D打印技術輔助切除複雜顱底腫瘤的醫學案例。
3D打印「克隆」顱內複雜腫瘤
據瞭解,患者張某因頭痛、噁心、嘔吐、性格改變、記憶力下降持續3年,近一個月症狀加重,後到湘雅醫院求醫,被確診為鞍結節腦膜瘤。患者入院時,顱高壓症狀十分明顯,需要盡快手術,否則有生命危險。且該患者顱底腫瘤位置深,腫瘤與頸內動脈、視神經、垂體柄等周邊重要結構關係複雜,手術難度十分大。
為了提高手術的精準度,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多科醫生組成專家團隊,決定結合3D打印技術對患者實施手術。該團隊通過自主研發的E-3D數字化醫療三維設計系統,將患者CT和MRI掃瞄獲得的影像學數據融合,並作進一步精細化處理,獲取精確化空間數據,轉化重建為三維模型,將顱底複雜腫瘤和毗鄰血管及神經等組織區分,結合3D打印技術,成功將該患者的顱底腫瘤及周圍組織等比例地精準打印出來。
團隊核心成員、湘雅醫院神經外科李學軍副教授表示,「顱底腫瘤是外科手術中難度最高的一項手術,醫生必須下刀准,腫瘤切除要乾淨徹底。根據傳統手術方法,該類顱底腫瘤手術的實施主要依據患者的CT和MRI圖像,但二者存在有平面化的局限性,因此需要醫生有一個立體空間的想像力,才能為接下來的手術做好鋪墊。」
3D打印技術 提升手術精準度
「有了3D打印技術的輔助,醫生設計手術時不再『憑空想像』,手術時更穩定和精準。」據李學軍介紹,3D打印技術能讓醫生在手術前充分瞭解腦內腫瘤的部位、形狀、大小及與周圍組織的毗鄰關係,確定手術進入路線、切除範圍、術中注意事項等,能在完整切除腫瘤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腫瘤周圍正常組織,降低了併發症和後遺症的發生率。「3D打印的腫瘤原型給了醫生充分的手術設計輔助,主要是優化手術設計。與傳統的手術相比,應用3D打印技術的手術更具精準度和前瞻性」。
1月2日,以李學軍副教授為首的專家組,成功為患者實施了腫瘤切除手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頭痛、噁心、嘔吐、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得到明顯改善,且沒有出現神經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