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花甲委員」的十年甘肅情


http://www.wenweipo.com   [2014-01-20]
放大圖片

馮翠屏希望身體能一直好下去。她說,這樣就能多來甘肅幾年。香港文匯網記者 許亞飛 攝

【香港文匯網 記者朱世強 20日蘭州電】甘肅政協開幕式剛剛結束,香港委員馮翠屏就被幾名記者堵在會場外採訪。沒過幾分鐘,馮翠屏大喊一聲「哎呀!大巴車開走了」。馮翠屏遂和記者匆匆追趕。無果後,記者連連向她道歉。馮翠屏擺擺手:「沒關係啦,不要擔心,我打車回賓館」。於是,在西北地區的瑟瑟寒風中,馮翠屏站在馬路邊等待著出租車。

馮翠屏出生於澳門,長期居住香港。如今,已到花甲之年的她是香港全港各區工商聯永遠榮譽會長。10年前,通過「蘭洽會」與甘肅結緣,此後每年,馮翠屏都會不遠萬里帶著香港企業家參會考察。

在馮的記憶中,2003年首次來到甘肅蘭州時,整個城市沒有喧囂,街道上車輛很少,四周的樓宇也並不高,尤其晚上更是漆黑一片。「晚上沒地方去,索性待在賓館看電視。」馮翠屏說,如今的蘭州,每年都有進步,建築越來越高,裝飾也很現代,商業區繁華得讓她覺得不是在大西北。

2008年,一位澳門企業家找到馮翠屏說,想在內地捐建一所學校。當馮翠屏給他講解甘肅的貧困狀況時,這位企業家甚至覺得不可思議。於是,馮翠屏帶著他來實地考察。沒兩年,投資25萬元人民幣捐建的天水市張家川縣劉堡鄉李山小學興起。

而這位捐建者即是如今第二年擔任甘肅政協委員的澳門企業家盧宏駿。「老大姐很熱心,在澳門時,她就打電話問有什麼提案,準備得怎樣?來之前又約大家一起訂機票來甘肅。」盧宏駿說,在「老大姐」的號召下,參會的所有港澳委員準備今年聯合甘肅「雙聯」扶貧行動集體出力,幫助這裡的貧困人口改善生活。

「一點都想不起來了!」馮翠屏用這樣一句話輕輕總結了在甘肅所做的工作。其實這些年,不管是獻策甘肅生態建設、農村養老服務、蘭州新區建設,或是捐助地震災區重建、幫扶貧困小學修建,抑或是帶領港企參會、向港企介紹項目等,都有這位老人的身影。

這些年,甘肅自然災害頻發,每每聽到這樣的消息,老人的心總是一陣疼,一陣酸。她說,「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總感覺甘肅有什麼東西牽掛著,讓我把這裡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

馮翠屏的先生在陝西省政協擔任常委,夫婦倆從小就讀於留工子弟等愛國學校。每天,他們都要在學校裡唱國歌、學習中國歷史和文化。老兩口還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寧夏擔任全國青聯委員,由於其從小求學加拿大,思想上常和母親產生分歧。

如今,馮翠屏讓自己的大兒子在工作之餘就去北京,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歷史,通過觀看中國的戲劇、舞蹈等作品全面瞭解中國。「不僅讓他熏陶,我也抽空學,還要把普通話學好。」

說起普通話,去年,馮翠屏第一次擔任甘肅政協委員時,由於不會說,在小組討論會上嚇得不敢發言。如今第二次再來,她已然能用略帶「港味」的普通話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馮說,現在所有的港澳委員都在努力學說普通話。

來的時候,馮翠屏攜帶了一個可謂能裝得下她的大箱子,從香港坐大巴過關到深圳,再從深圳乘飛機到蘭州機場,抵達賓館時已近7個小時。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整理箱子,裡面除了幾件衣服,幾乎全是她帶來的提案和考察甘肅時的資料。

「我這箱子就是能裝,裡面全是好東西,這些資料我都捨不得扔,我要全部拿回去。」馮翠屏說,7個小時的輾轉對她來說,身體還能吃得消。她希望自己的身體能一直好下去,這樣的話,還能堅持再來甘肅幾年。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