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徐樾3月7日報道)今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就「商務發展與對外開放」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國際在線:2013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但是有說法稱我們現在還不是第一強國,請問您對此怎麼看?另外我們採訪的一些企業也透露,今年2月的外貿情況並不樂觀,請問您如何判斷2014年整體的外貿形勢?
高虎城:中國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應當說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對外開放發展進程當中的一件大事,是一個帶有標誌性的歷史事件。近幾年,中國已經是一個貿易大國了,但是全球第一貿易大國,仍然是一個標誌,因為這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表現。
按照我們現在掌握的資料來看,4.16萬億美元的進出口總額,約占2013年全球貿易的12%,中國已經成為12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此外,去年4.16萬億進出口總額當中有將近2萬億的進口,對全球的經濟增長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就國內而言,2萬多億美元的出口,為國內的就業和稅收乃至於各個方面的經濟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據不完全統計,我國7億多就業人口中,大概每4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直接和間接地從事對外貿易的。同時,有一個事實也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是一個貿易大國,但並不是貿易強國。這主要在幾方面,我們的出口產品當中,絕大部分附加值比較低,自有品牌比較少,在全球的營銷網絡和營銷方式也是比較滯後的。這是我們由一個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當中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實際上是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過程。
可喜的是,現在中國的企業面對這樣的壓力和變化,都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更多地在結構調整方面,在提高附加值方面下工夫,這使我們對下一步的發展還是充滿信心的。
關於今年的外貿形勢,首先,從國際的需求來看,2014年國際經濟保持了繼續復甦的勢頭,特別是發達國家經濟開始復甦,需求會緩慢增長,這對中國的出口來說是有幫助的。另外從新興經濟體來說,雖然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出現了經濟放緩的狀況,但是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基本面還是良好的,是有能力克服目前遇到一些困難,逐漸使自己的經濟在2004年有所回升和好轉。
從國內的競爭條件來看,有兩個方面是有利因素,一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外貿企業內生的調整和自己內生的發展動力的變化,可以從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營銷戰略上看得出來。另一方面是體制和機制的創新,這方面將會激發企業的制度紅利,使企業的競爭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所以,綜合分析2014年整個國際市場形勢,我們對2014年中國外貿實現7.5%的增長是充滿信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