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國環境保護部14日在北京公佈的中國人群環境暴露行為模式研究結果顯示,由於規劃和產業佈局原因,中國有1.1億居民住宅周邊1公里範圍內有石化、煉焦、火力發電等排污企業。
據中國新聞網3月14日報道,此外,1.4億居民住宅周邊50米範圍內有交通幹道;5.9億居民在室內直接使用固體燃料做飯,4.7億居民在室內直接使用固體燃料取暖,2.8億居民使用不安全飲用水。
這是中國在該領域首次開展全國性、大規模研究。環境污染對健康的影響不僅與污染物濃度、毒性相關,也與人的環境暴露行為模式密切相關。
環境暴露行為模式主要包括人體生理特徵,如身高、體重、呼吸量等;人接觸空氣、水等環境介質中污染物的時間、頻率、途徑和方式;人居環境中污染源分佈情況;以及人對暴露風險的防範行為。
研究發現,中國居民環境暴露行為模式與國外居民存在較大差異。如中國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單位體重的白水飲用量為31毫升、每人每天洗澡時間為7分鐘,美國居民分別為13毫升和17分鐘。在水中污染物濃度相同的情形下,中國居民經口飲水暴露的健康風險是美國的2.4倍,經皮膚暴露水的健康風險是美國的40%。
此外,中國地區、城鄉、性別和年齡間差異明顯。如中國城市居民平均每天室外活動時間為3小時、每日每公斤體重呼吸量為250升,農村居民分別為4.3小時和260升。在大氣污染物濃度相同的情形下,中國城市居民暴露於大氣污染健康風險是農村居民的70%。
環保部提醒,中國應盡快建立高風險地區的環境健康風險監測哨點,加速實現生活用能清潔化和優質化,和飲用水安全改造。同時需注意,目前中國具有環境暴露防護意識並採取防護行為的人數比例偏低。
本次研究從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區)隨機抽取了18歲及以上常住居民91527人。下一步,官方將針對嬰幼兒和兒童的環境暴露行為模式展開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