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為彰顯韓國文化的優越性,韓國國會的一個委員會8日通過決議將使用多年的印有漢字「國」的國會會徽修改為韓文「國會」。有國會議員稱「修改後可以提高韓國人的自豪感」。去年10月,韓國國會已經將國會議長的名牌由漢字改為韓文,不少國會議員的標識牌也由漢字改為韓文。面對這種風潮,有韓國專家批評稱,摒棄漢字等於破壞韓國傳統文化之根。
據環球時報援引韓國《首爾經濟》報8日報道稱,韓國國會運營委員會當天召開全體會議,通過修改國會會徽和國會旗幟的相關法案,決定將原有漢字「國」字改成韓文「國會」。如果16日召開的國會全體會議通過,那麼使用多年的國會會徽和旗幟將發生變化。此前,不斷有人提出,作為韓國國會像征的會徽應該用韓文。去年10月,國會大禮堂的議長名牌就由漢字改為韓文。國會代表全炳鉉稱,國會議員胸前別上韓文會徽,可以提高韓國人的自豪感。
《韓民族新聞》8日的報道稱,隨著韓國國會徽章變身韓文,今後韓國國會各種場合的國會標誌、車輛標牌等一切用品上的漢字都將被韓文取代。2月12日至18日,韓國國會事務處曾針對所有韓國國會議員進行問卷調查,在回答的232名議員中,有72.4%(168名)贊成用韓文取代漢字。韓國國會自成立之後,議員名牌都是使用漢字標明名字,並放置在議員的桌子上。但1992年韓文研究學者出身的國會議員袁光浩發動「要求國會所有標識使用韓文」的請願活動,並自己製作了韓文的議員名牌。韓文名牌大舉進入韓國國會始自2003年,在當時國會議長的同意下,有114名國會議員將自己名字的名牌由漢字改為韓文,此後使用韓文名牌在韓國國會漸成趨勢。韓國副議長李炳碩在國會議長的標牌由漢字改為韓文後稱,標牌更換後可以更好對韓國內外宣揚韓文的獨創性和優秀性。
韓國的去漢化行動,也招來反對之聲。韓國《朝鮮日報》近日刊登的韓國全國漢字教育總促進會理事長陳泰和的評論稱,韓國國內部分人認為只有韓文才是韓國的文字,漢字並不是「國家的文字」,這是一種從根本上要破壞韓國傳統文化的錯誤想法。如果說漢字就是外國文字的話,那麼為何韓國戶籍上登錄的都是漢字姓名,難道是父母用中文在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字?韓國國會議員非要將在朝鮮半島使用幾千年的漢字更換成韓文,這並不是正常的思維方式。陳泰和認為,受惠於先祖的智慧,韓國人即使用世界上表意文字最發達的漢字,也使用表音文字最科學的韓文,因此韓國可以說是世界上使用文字條件最為理想的國家。調查結果顯示,有89.1%的韓國人希望在小學恢復漢字教育,希望韓國國會議員為了國家利益進一步促進韓國青少年的漢字教育。
近年來,有韓國專家和媒體會採取「扣帽子」甚至某些激進的方式要求取消漢字。有媒體將國會使用漢字稱作「無視韓文」,並點名批評使用漢字名牌的國會議員。韓國正義黨議員鄭振厚稱,大韓民國的國會應該成為韓文的象徵,在這裡使用漢字讓人「無法理解」。還有韓國媒體攻擊使用漢字名牌的江原道知事崔文洵「難道是中國人」?
事實上,韓國去漢化並不是一時興起,從首都由「漢城」變為「首爾」,再到現在的會徽名牌大變身,這種趨勢已不可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