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首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國有單位是重點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5-1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正在進行中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到了哪個階段?目前面臨怎樣的難題?下一步有什麼樣的打算?2014年的重點任務有哪些?記者日前經過重慶、成都及北京的走訪,有了一個相對明確的答案。

何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

據中新網報道,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是建國60餘年來,中國首次針對可移動文物開展的普查,是在我國文化遺產領域開展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項目。從2012年10月開始,2016年12月結束。

普查的對象是全部國有單位,即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等收藏、保管的文物藏品均納入普查範圍,初步估計涉及150萬個國有單位、上億件文物藏品。

普查的最終目標是系統掌握國有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及基本狀況,包括修復情況、保存現狀等,並且得到一個國有可移動文物的大體數字;建立國家可移動文物登錄體系和管理機制;建立國有可移動文物管理及社會服務平台體系。進一步促進文物資源整合利用,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有效發揮文物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佈局的積極作用。

普查登錄的內容是:文物名稱、類別、級別、年代、質地、外形尺寸、質量、完殘程度、保存狀態、包含數量、來源方式、入藏時間、藏品編號、收藏單位名稱等14項基本指標項,11類附錄信息以及照片影像資料,收藏單位基本情況。涵蓋可移動文物的基本信息,包括藏品的客觀信息,也包括保存管理狀況。

現已完成調查摸底階段重大發現不斷

作為試點地區之一,在重慶,截止2013年10月已全面完成調查摸底階段,全市26104家國有單位,摸排統計文物195萬餘件(套)。包括博物館、紀念館等文博系統,圖書館、美術館等文化系統,檔案系統及其他四大類國有單位。

四川省則於2013年11月完成了國有單位文物收藏情況調查工作,共調查國有單位63419家,經國有單位申報、各級普查辦初步統計,我省符合此次普查認定範圍的文物數量共176萬件(套)。

四川省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四川省文化廳副廳長王瓊介紹,四川博物院已清理完畢舊藏古錢幣7萬餘枚,舊藏銅佛像3千多件,並開始著手清理一批舊藏擬處理品。阿壩州文物管理所在進行清庫工作時,發現一批於上世紀80年代收藏的古籍善本,經考證,分別為明崇禎,清順治、康熙年間科舉考試的進士文章集匯,收錄了近百篇明末清初進士的科考文章。此類古籍存世極少,在阿壩州乃至四川省都極為罕見,對於研究當時的科考制度、歷史人物、刻印裝訂技術等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學術價值和文物價值。

重慶市文物局博物館處副處長黃宇星則介紹,重慶市的經驗是將文物普查與博物館新館建設相結合,通過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家底,為構建優勢互補、特色鮮明的博物館展示利用體系提供資源依托和實物支撐;將文物普查與保護抗戰歷史文化資源相結合,通過開展文物普查抗戰文物資源專項調查,為抗戰文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提供條件;將文物普查與數字博物館建設相結合,以文物普查信息化、數字化為契機,全面助推數字化、智慧化博物館建設,構建全市文物信息的「雲時代」。

其中,重慶市聚奎中學校在古籍圖書普查中,發現一批有重要價值的古籍,如1889年版的《古今圖書集成》2套、193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毛邊線印刷版《四庫全書珍本初集》1套、192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線裝《四庫備要》1套、刻印於清乾隆時期的《漢魏叢書》1套等。但是這些書籍的保存現狀令人擔憂,聚奎中學校長何事忠坦言,學校目前的管理人員未經過專業培訓,缺乏紙質文物的保護經驗和技術;同時學校也缺乏古籍存放的環境和設施,文物保存環境無法滿足恆溫恆濕、防蟲防塵的要求。

2014年重點是文物系統外國有單位收藏文物的認定

對於文物系統外國有單位收藏文物的認定,相關業務人員向記者吐槽,「門難進、臉難看」。

他解釋,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獲得的理解支持多,因為家鄉文物多很自豪,也可能會帶來旅遊開發獲利;而正在進行的可移動文物普查則恰恰相反,「儘管宣佈了普查不改變文物權屬,但人家還是擔心,你即使不拿去,將來自己的處置權也會受到限制。」

而記者獲得的一份權威數據也從側面佐證了這樣的情況。在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試點地區,此前曾粗略統計文物系統外國有單位有文物的占10%;如今經過正式調查摸底,全國文物系統外國有單位有文物的只佔1.5%。兩份數據差別之大,讓人很難相信哪個準確度更高。

仍以重慶為例,《重慶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階段性工作報告》顯示,「全市26104家國有單位,反饋收藏有文物的國有單位共238家,佔全市國有單位總量的0.9117%。其中國有企業4895家,反饋收藏有文物的11家。」

在剛剛結束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2014年省級普查辦主任工作會上,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明確提出,作為普查攻堅克難的一年,2014年的重點任務之一是開展文物系統外國有單位收藏文物的認定工作。他指出國有單位文物收藏調查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文物普查是一項永不落幕的系統工程,要重點解決普查機構、隊伍、經費、技術問題。通過普查,促進建立全社會參與的文物保護工作機制。

此外,全國可移動文物信息登錄平台也即將上線運行。平台包括文物信息登錄、工作管理、數據交換、社會服務和綜合管理五個子系統,為文物收藏單位實現文物信息數字化和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加強本地區文物管理提供統一途徑。目前,平台的主要功能和模塊已基本完善。該平台不僅服務於本次普查登錄、審核文物信息,還將在普查結束後繼續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發揮作用。

      責任編輯:玖章
首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國有單位是重點      [2014-05-11]
鄒韜奮:我的母親      [2014-05-11]
南京環保部門還原放射源丟失事件      [2014-05-11]
豐子愷:我的母親      [2014-05-11]
胡適:我的母親      [2014-05-11]
老舍:我的母親      [2014-05-11]
國家防總安排部署南方防汛抗洪工作      [2014-05-11]
江蘇靖江今起恢復正常供水      [2014-05-11]
余杭垃圾焚燒項目未取得環評就開工      [2014-05-11]
中方回應「東盟南海問題發表聲明」      [201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