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俄天然氣協議博弈:普京著急 凌晨講價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6-0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中俄天然氣「馬拉松式」的漫長談判終於結束了。「普京希望走之前達成這個協議,哪怕是最後一刻。」

5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離開上海返回莫斯科的幾個小時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起出席了簽約儀式。他現在很需要朋友,來自中國朋友的這份合約對他非常重要。

「普京希望走之前達成這個協議,哪怕是最後一刻。」一位接近中方談判代表的人士(下稱「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俄方的壓力非常大,我們當然也有一定的壓力。」

據俄媒報道,在此之前的兩天,中俄雙方一直在談判。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下稱「俄氣」)總裁米勒透露,協議是在北京時間(5月21日)早晨4點鐘才明朗的。

「這是一次艱難的談判。」俄羅斯問題專家、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邢廣程判斷,雙方應該都做出了讓步。「在談判過程中,你我的利益都照顧到了。」

中石油與俄氣簽署的《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商定,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30年,總價為4000億美元。主供氣源地為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州科維克金氣田和薩哈共和國恰揚金氣田;俄氣負責氣田開發、天然氣處理廠和俄羅斯境內管道的建設;中石油負責中國境內輸氣管道和儲氣庫等配套設施建設。

「這是一個多方努力推動的結果。當然,這也是一個雙方妥協的結果。」內部人士說,「談判就是相互妥協至達成一個雙方比較認可的條件。」

中國堅守底線

「一,不能按照歐洲的價格來對待亞洲;二,必須考慮中國市場的接受能力。」

在外界看來,合約的簽訂頗為戲劇化。此前一天,中俄簽署了30多份涉及到各領域的合作協議,獨不見天然氣購銷合同。「坦率地說,我原抱著不樂觀的態度。」邢廣程對《中國經濟週刊》說。

在簽約前一天,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中石油發言人毛澤峰的話稱:「我們不會簽協議。目前進口價格和國內銷售價格背離,我們進口天然氣一直在虧錢,不能再虧了。」

毛澤峰的一位同事向《中國經濟週刊》透露,中俄簽約後,他曾就此事問毛澤峰,這是咋回事兒?毛回應稱,是媒體誤解了他的意思,但毛並未進一步做出解釋。

不過,中石油的進口天然氣業務確實一直在虧損,幾乎成為拖累中石油業績的最大負擔之一。據悉,中國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到岸價格為2.5元/立方米,中國政府規定西氣東輸天然氣均價為1.27元/立方米。

俄羅斯方面在之前的談判中一直希望,出口到中國的天然氣按照歐洲高達400美元/千立方米的價格計算,而中國則希望參照中亞235美元/千立方米的價格商議。

價格問題因此成為雙方談判中的最大障礙。

內部人士向《中國經濟週刊》透露,持續至5月21日凌晨4點的談判,始終圍繞著價格問題進行。「當然,最後的協議價格與我們的願望還是有差距。但我們堅守了自己的底線,沒達底線免談。」他說,多方面的底線,中方堅持到了最後一刻。

他所指的「底線」包括:第一,不能按照歐洲的價格來對待亞洲;第二,必須考慮中國市場的接受能力,中國在堅守自己的一個價格底線。「這不是現在才說的,而是幾年前就告訴俄方的。」

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總體上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協議,俄羅斯方面做了很多讓步。

協議簽訂4天後,普京在莫斯科會見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時笑稱:「應當對貴國政府的所有同行給予應有評價,他們在談判中『喝了我們不少血』—中國人是非常了不起的談判者。」

「但他們(俄方)的要價本來就過高,甚至高得很不現實,最高的時候報出了500美元/千立方米,這比賣給歐洲的價格還要高。」內部人士稱,中方談判代表一直在努力做俄羅斯方面的工作,促使俄羅斯怎麼樣正確看待中國的市場問題,而俄羅斯方面也在推動,他們在變得更務實。

「他們對原來的談判方式做了很多調整,對亞太市場有了一個很現實的考慮,比較符合亞太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的特點,最後的價格跟我們談判的底線越來越接近。」內部人士認為,俄羅斯原來的思維是將歐洲的市場價格用於亞太市場中去,是不現實的。「結果證明這條路走不通,他們也變得越來越務實。」

但最後的「底線價格」究竟是多少,雙方並沒有公佈。「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俄羅斯的價格一公佈,雙方與其他國家已經簽訂的一些價格,都會有一些影響和衝擊。這對雙方都是一種壓力。」

邢廣程說,他從俄羅斯《生意人報》的報道中獲悉俄方透露出來的一個價格區間,「大約是高於350美元/千立方米而低於400美元/千立方米。」400 美元/千立方米,這是俄羅斯與歐盟國家簽訂的價格,邢廣程估計,談判的價格不會高於歐洲市場的價格。「俄羅斯人善於透露消息。這份合約不完全是中俄之間的事,俄羅斯還要與歐洲進行談判,這或將為其提供迴旋餘地。」

俄羅斯的壓力

烏克蘭問題、俄羅斯東部資源長期閒置、歐洲天然氣市場量價齊跌、北美天然氣將出口

大多數的分析認為,在與中方的天然氣談判完成之後,俄羅斯就可以採取更強硬的態度來應對烏克蘭局勢和歐洲的制裁。這是俄羅斯考慮的現實政治利益,也是俄方極力促成協議的主要目的。

在歐洲,俄羅斯因為烏克蘭危機正面臨制裁。

歐洲是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最大市場,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佔了歐盟能源需求量的近三分之一。早在烏克蘭危機之前,歐盟國家已經在尋找多渠道的能源供給,以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克里米亞宣佈獨立後,俄羅斯與歐盟矛盾激化。

俄羅斯必須擺脫這個局面,在歐洲之外開闢新的市場。這是俄羅斯戰略上的考慮。這為中俄之間僵持已久的談判提供了突破口。

「曾經俄羅斯對這個談判很不在乎,但現在這一談判對俄羅斯也非常重要了,他不得不在乎,這是政治氣候上的一個特殊變化。」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說,談判因此柳暗花明。

政治上,時機太重要。「烏克蘭問題是一個因素,觸動俄羅斯做出一些讓步。這個刺激性因素現在看來不可排除。」內部人士分析,政治氣候的變化迫使俄羅斯不得不找中國,盡快達成協議,而且盡快採取更加現實的態度。「包括做出重大讓步,以更加靠近我們的價格。」

然而,在2007年以前,雖然中方的談判人員一直去俄羅斯,試圖與俄方進行談判,但俄方不願意談。袁鋼明說,「俄羅斯這邊擱淺了,談不成,中國轉而與中亞談判。」

2007年,正當雙方僵持不下之時,中國在中亞地區的談判有了重大突破。中石油與土庫曼斯坦以較低的價格簽訂了每年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購銷協議。西氣東輸二線從2009年12月開始引入來自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

「這確實給了俄羅斯很大的壓力,也使得它在後面談判中處於越來越被動的地位。」內部人士分析說,俄羅斯的壓力遠不止於此,與中國的談判10多年一直談不下來,俄羅斯東部的資源也一直得不到開發;歐洲市場價格越來越往下走,而需求量越來越下降;而北美市場天然氣將實現出口,這都對俄羅斯形成一定的壓力。據預測,2018年到2022年期間,整個天然氣市場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供應將更加多元化,競爭會更加激烈,天然氣的價格下行壓力會更大。整個天然氣市場格局的變化,對俄羅斯也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從這個角度看,當前簽約,對於俄方亦是較好的時機。「無論如何,這是一個雙贏的方案,俄羅斯得到了龐大的中國市場,而我們得到了穩定的多元競爭的氣源,以改善我們的能源結構。」袁鋼明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當然,一定程度上也會帶來一些問題,那就是中石油的天然氣虧損的壓力會進一步加大,這也有利於倒逼國內的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和相關的稅費改革。」內部人士解釋說。

談判桌上的20年

從普京到米勒,俄方主要談判人物從來沒有變過。他們既可以跟中石油談非常具體的問題,也可以站在最高層的角度談戰略問題。

簽約當天,新華社發佈通稿稱,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是在中俄兩國領導人親自關心和推動下,在兩國政府直接指導和參與下,在雙方企業長期共同努力下實現的。

中俄簽約後,普京亦強調:「我認為,如果不是他(習近平)親自過問談判中的一些重要事宜,我們未必能作出這些決定。」

資料顯示,早在1994年,中俄就簽訂了天然氣管道修建備忘錄。事實上,自2004年之後,幾乎每一次中俄領導人高層會晤,都會談及中俄天然氣談判。

天然氣能源的合作,不只是商業上的合作,而是戰略上的合作,一直在中俄幾屆領導人的關注和指導之下推動。

在這20年間,中國經歷了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三代中央領導人。內部人士說:「三代領導人都非常清楚這個項目。每一次中俄雙方最高首腦會晤,都會涉及到能源問題。有關能源方面的關鍵問題、關鍵走向,都得到了最高層的指導。當然,他們也會認真聽取能源公司的意見,最後都對雙邊合作給予了推動。」

近20年的談判,對一個戰略性項目而言,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但對於項目的談判者來說,足以令其從「黑頭髮談成了白頭髮」。

這一漫長時間,橫跨了普京總統的第一任期,總理任期,直至其總統第二任期。「普京非常瞭解整個談判過程,也非常清楚這次天然氣談判當中的每一個細節。」在內部人士看來,總統第二任期是普京人生的一個高點。「在他的戰略中,他希望與中國的關係有重大的推進,而不是小推進,他也需要重大的推進。」

但因為價格問題,過去幾年,談判一直僵持,「尤其是最近幾年,主要的矛盾發生在俄方。」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普京第二次擔任總統後,狠狠地批評了俄氣的高管,說他太不現實,這樣會失去中國市場的。」

在烏克蘭危機後,俄方推進談判的心情十分迫切。

據內部人士介紹,在這麼多年的談判過程中,俄羅斯方面,從普京到俄氣現任首席執行官米勒,俄方主要談判人物從來沒有變過。「他們對中俄之間的談判細節非常瞭解。在談判桌上,他們既可以跟中石油談非常具體的問題,甚至涉及到非常細節的問題,也可以站在最高層的角度談戰略問題。」

20年來,「雖然我國的主要談判人物會有所變動,談判過程當中,從具體的細節來看,雙方有一定程度的不對等,但核心的談判專家沒有換過,他們一直與俄羅斯談判,談了這麼多年,對俄羅斯的情況非常瞭解。」

俄方人士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中國朋友很「難纏」,是很強的談判對手。「當然,我們也要考慮對方的承受能力,在必要的時候,我們也要做出一些讓步。借俄羅斯的話,我們『喝了一些他的血』,但不能喝得過分。」內部人士表示,國家最高領導人參與的決策,考慮的遠不只是商業利益的問題,而是整體的國家利益問題。「他會站在更高的層面上,更長遠地看這個問題。」

內部人士提醒說,雖然簽了協議,但也不等於兩國之間沒有戰略差異,這種戰略差異仍然非常明顯。「因為兩國之間,兩種制度,兩種文化,兩國的整體國家戰略和國家利益也不一致。正確地認識差異,並管理差異,這是面向未來非常關鍵的一點,也是考驗雙方最高智慧的一個表現。」

外媒看「4000億大單」

俄羅斯《權力》週刊

中俄天然氣交易堪稱兩國關係史上「最久拖不決」的項目。這一合同的簽署使中俄成功打造了前所未有的「莫斯科—北京能源聯盟」。

英國《金融時報》

對習近平來說,這一協議為急需資源的中國經濟提供了又一個天然氣供應來源。對普京來說,這一協議的簽署令他能夠同時向國際社會和俄羅斯本國人民理直氣壯地說,他在東方擁有一個強大的新盟友。

路透社

協議的簽署是普京的一場政治勝利。

美聯社

中國簽訂了一項期盼已久的為期30年的協議,這對外交上被孤立的普京來說,不管是在財政上還是外交上,都是一個鼓舞。

法新社

向中國輸送天然氣不會減少俄對於向西方銷售天然氣的依賴,也不會導致歐洲天然氣供應的短缺。該協議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徵意義上的,給俄羅斯經濟帶來的收益可能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要小。

      責任編輯:冬瑾
奧巴馬普京有意同場不碰面      [2014-06-03]
奧巴馬和英女王宣佈不挨著普京照相      [2014-05-30]
烏新總統:東部軍事行動必須繼續      [2014-05-30]
烏新總統稱計劃與普京會談緩和局勢      [2014-05-29]
普京:俄已準備好與日就爭議島嶼談判      [2014-05-26]
普京:天然氣談判中被喝不少「血」      [2014-05-25]
英王儲查爾斯將普京比作希特勒      [2014-05-24]
普京同江澤民在上海會面      [2014-05-21]
習近平晤普京:決不許軍國主義重演      [2014-05-21]
習近平普京吳淞軍港一同檢閱海軍      [201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