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紫荊》雜誌官方網站「紫荊網」10日刊文《中央惠港政策經緯》,從橫向與縱向兩方面總結了中央惠港系列政策。文章稱,中央政府惠港政策起步早、範圍廣,而且隨著兩地發展而不斷豐富完善。這是兩地作為「命運共同體」的歷史規律使然,也是香港背靠內地持續發展獨特優勢的體現,必將成為「後回歸時代」中國人彌足珍貴的集體回憶。
文章摘編如下:
經線:從「三趟列車」到「滬港通」的歷史軌跡
1962年,為滿足香港的「菜籃子」需要,中央安排內地每天發出三趟列車,將肉類、蔬菜等鮮活物資運往香港。次年,香港大旱,在周恩來總理的過問下,內地與香港簽訂《東深供水協議》,東江水從此流入香港百姓家。當時,內地剛剛走出三年困難時期,供港物資見證著同胞之情。七十年代石油危機期間,中央擴大國產石油供港,助港渡過難關。
香港回歸以來,特區面臨經濟、社會領域的一系列內外挑戰。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非典型肺炎(SARS)、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2011年美國主權債務危機等考驗接踵而至。為協助香港度過難關,中央出台系列政策為港「撐腰」。2003年,《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協議》(CEPA)簽訂;內地出台政策,鼓勵個人前往香港旅遊(港稱「自由行」)。此後,中央於2008年推出14項挺港措施,2011年推出「惠港36條」。
在應對風險考驗的同時,中央政府也從國家戰略的層面,將香港納入國家規劃、區域規劃、專項規劃,擘畫香港長遠發展的藍圖、支持特區增強競爭力。2001年出台的「第十個五年規劃綱要」,首次提出「鞏固和加強香港的國際貿易、金融、航運中心地位」。此後的兩個五年規劃,繼續對港青眼有加,「十二五」規劃將港澳單列一章。同時,《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粵港合作框架協議》(2010)等區域規劃,《「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2012)等專項規劃,也為香港留出專門的篇幅。
香港作為中國的世界級城市,在國家「引進來、走出去」戰略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2009年初,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在港試點,香港邁出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實質性步伐,也成為內地的海外融資平台。2012年7月,國務院批復「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加快實現香港服務業與內地市場對接。今年4月10日,國家宣佈建立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開啟「滬港通」的金融新紀元。
緯線:七大範疇「遍地開花」
中央政府的惠港政策是一個豐富的體系。以CEPA及其補充協議為核心,涵蓋貿易、金融、旅遊、文化、國際交流、區域合作、供港物資等七大政策範疇。
(一)兩地經貿開放大步前進。CEPA是兩地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內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它既是香港第一份自貿協議,也代表著內地對外開放的最高水平。自2003年簽訂以來,已簽訂十份補充協議,內地對香港的市場開放力度、廣度、深度不斷增加。
CEPA的三大任務——實現貨物貿易零關稅、擴大服務貿易市場准入、實行貿易投資便利化,十餘年來已取得不俗的成績。以WTO標準衡量,2006年兩地已基本實現貨物貿易自由化。在服務貿易領域,內地對香港開放部門已達149個,占WTO服貿部門分類的93.1%;到「十二五」末期(2015年底),兩地將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此外,兩地在貿易投資促進、知識產權保護、品牌合作等十個領域開展了合作。2013年,香港與內地的貿易額38913億港元,比1997年增長2.49倍,占香港對外貿易總額的51.1%。
(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鞏固、提升。基本法第109條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予以法律保障。國家在港設立「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戰略大手筆,則把香港推到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舞台中間。2008年的「十四項強力措施」,允許企業在香港以人民幣進行貿易支付、支持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在「十二五」規劃中,中央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2011年的「惠港36條」表示,要「提升」香港作為中國金融中心、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
2008年金融海嘯,香港沒有一家金融機構倒閉、沒有出現大的金融風險。至2013年底,香港人民幣存款突破一萬億元、獲准經營人民幣銀行業務的機構達144家,內地境外的離岸支付有八成通過香港進出,香港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在港上市的內地公司共有182家,市值占港股總市值約57%,成交金額占總交易額約70%。2009年起,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集資額連續多年超越紐約和倫敦,位居全球第一。
(三)「自由行」為香港勞動密集產業帶來生機活力。從「一簽一行」發展到「一簽多行」的同時,內地試點城市也在逐步增加,目前已覆蓋49個城市、超過3億人口。至2013年底,內地共有1.29億人次的遊客通過「自由行」方式到香港旅遊。
「自由行」為香港帶來「市道暢旺」,帶動了旅遊、零售、餐飲、酒店等行業的發展。據特區政府測算,2012年「自由行」為香港帶來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1.3%的增加值,創造了超過11萬個職位,占本地整體就業的3.1%。相關行業共聘用約62萬名僱員,占總勞動人員約六分之一。
(四)文化領域,兩地在科技、電影等領域的合作令人矚目。國家的「上天」、「入海」重大項目均有港人的智慧和貢獻。香港理工大學容啟亮教授團隊參與研發嫦娥三號攜帶的「相機指向機構系統」,為「玉兔」來「點睛」;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邱建文乘「蛟龍號」深潛南海考察。自CEPA簽署以來,香港與內地合拍影片共322部,占內地與境外合拍影片總量的70%。其中不乏賣座的好片,如《天下無賊》、《中國合夥人》等。
(五)國際交流方面,在中央的支持下,香港參與國際組織78個、承辦各類重要國際會議一千餘次;特區護照在192個國家(地區)獲得免簽待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的推薦下,特區政府衛生署原署長陳馮富珍女士2006年11月當選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並於2012年5月成功連任,是聯合國成立以來第一位擔任政府間國際組織最高負責人的中國人。
(六)區域合作方面,中央支持香港與內地各省級區域(尤其是廣東省)加強合作,批准設立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批准珠三角、橫琴、前海、廣州南沙新區等4部規劃。目前,已構建珠海橫琴新區、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廣州南沙新區三大合作平台。香港與北京、上海也已建立合作機制,特區在內地多座城市也設立了經貿聯絡機構。
(七)供港物資方面,內地多年來確保香港食品、農副產品、水、電、天然氣等的供應。至2013年底,已供應一億多頭豬和牛、十億多只家禽。香港市場活豬95%、活牛100%、活雞33%、河鮮產品100%、蔬菜90%、麵粉70%以上來自內地。中央在總體上嚴格限製成品油、天然氣等產品加工貿易的背景下,仍允許成品油和天然氣以加工貿易方式供港,降低香港的用油、用氣成本。
惠港政策的特點
首先,已發展成為政策體系。中央惠港政策,範圍越來越廣、措施越來越實、規範越來越細、推出頻率也越來越恆常化。從解決具體問題的單一舉措,到「組合拳」、「政策禮包」;從強化貿易、金融等香港「高端」特色產業,到盡量照顧到香港上、中、下階層;從應對風險與挑戰的「強心針」,到指明香港發展前景的總體規劃。換言之,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越來越系統化,已形成一套內涵豐富的政策體系。
其次,有體制機制保障。特區政府與中央有關部門建立了不同領域、不同層級的交流合作機制,協調、推進相關工作。如設立CEPA聯合指導委員會;在出入境管理、海關、檢驗檢疫、金融、公共衛生、旅遊等領域建立合作機制等。
第三,以互惠、雙贏為出發點。惠港政策不是中央單方面的「派糖」、輸血,而是在國家發展的戰略棋局下,發揮香港自身優勢,在保持特區繁榮穩定的同時,為國家的崛起構建一個有力的戰略支點、走下一步牽動全局的「活棋」。例如,人民幣國際化、內地企業赴港上市,便發揮了香港獨有的優勢。隨著內地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入,在提升國家「軟」、「硬」實力方面,香港還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最後,惠港政策體系的形成,充分體現了代表中國傳統智慧的辯證法。惠港政策在考驗中誕生,最初是應對危機的產物。六七十年代香港食物、水、石油的短缺,九十年代末亞洲金融風暴的肆虐,都是難以預料的天災人禍。但是,「危」與「機」、挑戰與機遇,從來都是一體兩面。中國善於化危為機,在本世紀初連續超越多個強國,綜合國力躍升至世界第二。香港作為國家的一張「好牌」、經濟國家隊的前鋒,也搭上中國崛起的快車,經受考驗、激流勇進。回歸十七年來,香港經濟年均實質增長3.4%,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位居全球第七位。
香港的成功,離不開國家發展的機遇,更離不開同舟共濟、攜手打拼的獅子山精神。好政策更需要好的落實。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政策大禮包的乾貨要一個一個地打開,才能用好、用足,還需要兩地共同努力」。針對自由行「逼爆」香港部分景點等具體問題,我們更需要以辯證的陽光去看,用化危為機的中國智慧去化解。這一探索的過程,也是塑造「一國兩制」集體回憶的重要部分。
(作者: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港澳事務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鍇、助理研究員林東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