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魯甸震後一周:棉被 活動板房短缺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8-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11日,醫護人員和災區的小朋友及家屬聊天,幫助他們緩解心理壓力。

【文匯網訊】距魯甸地震發生已一周,8月10日夜間開始,震區普遍降雨,給救災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目前,震區居民生活還缺少哪些物資?未來,震區生產自救還需要哪些幫助?記者就此進行了深入採訪。

降雨導致滑坡,多次臨時交通管制

據人民日報報道,8月11日一早,志願者楊超像前幾天一樣從縣城趕往龍頭山鎮為災區群眾送飯,卻被擋在了路上。雨已淅淅瀝瀝下了一夜。

「早上下了大雨,道路出現塌方,前往山裡的車輛都已陸續被攔截回來。」楊超說,警察在通往龍頭山方向的路上都設置了關卡,即便有通行證,車輛也不允許通過。

魯甸縣公安局局長黃國勇介紹,由於大量救災物資運輸車輛進入龍頭山鎮,為了緩解道路通行壓力,從11日上午9時至下午6時,魯甸抗震救災指揮部根據各路段交警現場反饋的信息,多次採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

「道路一旦搶通,立即對持通行證車輛放行。」黃國勇說。

在震區,因為下雨,部分搜救和搶運物資工作只能暫停。但是物資發放、證件辦理工作仍在有序展開。

在龍頭山鎮灰街子安置點,龍泉社區主任邵發平正組織物資發放應急隊給工作人員和受災群眾發放雨具。據邵發平介紹,物資發放應急隊由村裡有威望、不怕吃苦的人組成,物資發放信息都會通過廣播及時公佈。「發放物資和協調群眾的合理需求,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公平。」灰街子安置點負責協調受災群眾需求的歐明友說。

部分受災群眾在地震中證件損毀,當地的臨時帳篷派出所已經開始免費辦理身份證、戶口簿、駕駛證等證件。隨著時間的推移,武警雲南總隊醫院等部門也逐漸將衛生防疫工作從人員集中地區向村寨拓展。

吃喝需求基本滿足,帳篷、棉被等相對短缺

8月10日,記者相繼接到魯甸縣、巧家縣民政部門求助,希望呼籲社會各界捐贈災區急需物品。據介紹,目前災區群眾吃飯、喝水等基本需求已經得到滿足,但是部分物資仍然相對短缺。

記者在龍頭山鎮灰街子安置點看到,群眾能夠吃上熱乎飯、喝上乾淨水。「大米、蔬菜、泡麵、餅乾等供應充足,但是住的條件還需要改善,帳篷、棉被等物資還有很大缺口。」邵發平說。

據介紹,灰街子安置點現在居住的受災群眾達到4500多人,但搭起來的帳篷只有數百頂,一個帳篷擠著十幾個人是常態。

邵發平說:「天氣好的時候,年輕人把帳篷讓給老人孩子住,自己在外面鋪個紙箱子就能睡,但是下雨的時候十幾個人只能擠在帳篷裡坐著。」

棉被也存在較大缺口。現在,整個安置點已下發棉被2000多床,平均兩個人才有一床被子。夏季,這個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區小鎮白天溫度可達30攝氏度以上,但是到了晚上,尤其是凌晨,氣溫驟降至15攝氏度左右,常常把人凍醒。

在巧家地震災區,民政部門列出了更長的物品清單:折疊床、應急包、折疊桌凳、彩條布、食鹽、毛巾、水桶、塑料盆、炊具、火爐、被子、棉大衣、食用油、大米、肉類罐頭……

雖然暫時不必擔心吃飯問題,但邵發平希望能再增加一個做飯點:「現在整個安置點只有一個做飯的地方,不僅要負責4500多人的伙食,周圍8個村的群眾也都到這裡來吃飯,壓力很大,一天到晚都在開伙,打不上飯的只好吃泡麵。」

「做飯的條件也要改善,周圍都是帳篷,發生事故可了不得。」就在邵發平說話的時候,炒制豬皮的鐵鍋起火了。「棚子搭的太低,油氣散發不出來。」邵發平說。

在龍頭山鎮,活動板房已經投入使用,部分志願者開始帶領孩子讀書,做遊戲。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也已接到通知:9月1日照常開學。

記者從魯甸縣抗震救災指揮部瞭解到,龍頭山鎮災區衛生院、衛生室、學校等公共機構的活動板房緊缺。據初步估算,需求量約為18萬平方米左右。

萬畝花椒待收,當地希望能有更多人來購買花椒

隨著生活逐漸步入正常,不少村民開始生產自救,考慮今後的生產安排。

在曲靖市會澤縣紙廠鄉,當地政府這兩天在忙著幫助農戶賣豬。地震後堰塞湖水位上升,群眾撤離後,牲畜面臨被棄養的命運。為減少受災群眾的財產損失,會澤縣抽調工作人員,分組對紙廠鄉江邊村受災群眾家養的牲畜進行登記造冊,並及時聯繫了4家收購商到村裡,收購群眾無法轉移的牲畜。

江邊村老房子村民小組的崔興福家裡有3頭小豬,工作人員帶領商家來看豬。因為豬太小,收購商有些猶豫。工作隊員立即表示,可以幫忙解決車輛問題。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崔興福家的3頭小豬成功賣出。

陳美全是村裡人熟悉的收購商,由於事發突然,收購量比以往大,他沒有充足的現金支付,但農戶還是願意把牲畜賣給他。農戶紛紛表示,錢可以過幾天再給。

8月11日下午,昭通市林業局幹部致電記者,希望能夠通過本報呼籲社會幫助解決龍頭山萬畝花椒待收的難題。

據林業部門統計,截至2013年底,魯甸縣龍頭山鎮已累計發展核桃種植15.6萬畝、花椒7.6萬畝。可是,地震導致龍頭山鎮進入盛產期的約1.3萬畝花椒經濟損失達6000萬元,核桃經濟損失達600萬元。巧家縣的花椒經濟損失也高達4200萬元。

「只要看到山上保存下來的花椒樹,看見花椒果,活著的人眼裡就有希望。」昭通市林業局幹部李文靜告訴記者,過去龍頭山花椒還沒到收穫季節就已經有企業和商家到山頭地塊搶下訂單。可今年因為地震,次生災害頻發,道路不通,眼看著花椒果實無法采收、晾曬和銷售,當地很多椒農很發愁。

「林業部門已經在協調調運烘乾機,幫助群眾把已采收及將要采收的花椒烘乾,以便集中收集,及時運出銷售。」李文靜說。

據反映,震區目前仍然缺少採摘人手和烘乾設備。「期待能有更多商販購買龍頭山花椒。」李文靜說。

雲南魯甸地震
      責任編輯:高峰
寧夏企業向魯甸災區捐贈清真食品      [2014-08-12]
華潤萬家逾千件救災物資抵達魯甸      [2014-08-11]
魯甸去年抗震房竣工率不足1%      [2014-08-11]
雲南共接收魯甸地震捐款逾4.7億元      [2014-08-10]
魯甸地震617名遇難者已全部安葬      [2014-08-10]
雲南全省為地震遇難同胞默哀3分鐘      [2014-08-10]
雲南全省為魯甸地震遇難者默哀      [2014-08-10]
雲南震區安置點的臨時「女村長」      [2014-08-10]
魯甸震區雨中頭七日祭同胞      [2014-08-09]
雲南文博會開幕 拳王熊朝忠版畫義賣為魯甸      [201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