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局長開會打電話 書記將手機扔垃圾桶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8-14]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廉政瞭望雜誌報道,「我是你們的頂頭上司,在這裡我最大,有什麼事比我召集你們開會更重要?」唐穎轉述了自己親歷的一次會議上,縣委書記對一名打電話的局長發飆的原話。該縣委書記還把局長的手機扔到了垃圾桶裡。

「你在打電話嗎?你是哪個單位的?」

7月2日,湖南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在會議上發現一名參會者正對著手機講話,逕直從發言區走過來問道。這名幹部不做聲,彭國甫就將他請出會場,並取走其單位牌號交給相關部門處理。湖南經視新聞中,彭國甫表情嚴肅、行動迅速。

參會時將手機調成靜音或關機,是基本的會議規範。但現實中卻屢屢有人「犯忌」,給領導「即興發揮」空間的同時,自己也有「不能承受之重」。不過,領導如何合情合理地處理開會接電話者,也引起了爭議。

接個電話,丟了「烏紗」

廉政瞭望記者發現,目前曝出的官員在會場打電話事件中,不少依靠領導的「千里眼、順風耳」。

「領導在主席台上,如果會議規模不大,下面人的一舉一動都容易看清。」在某縣擔任處級領導的唐穎說。

各級紀委人員組成的「會風監督員」等也發揮了作用。新疆奎屯市等地在會場引入「電子眼」,「能基本遏制接打手機」。昆明還曾將「跟拍」運用到市委工作會後的觀摩中,返回途中就用「流動廣播」批評了一名觀摩時打電話的幹部。

參會時接電話,究竟犯了什麼錯?後果會有多嚴重?

唐穎表示,此類行為雖看似情節輕微,但擾亂了會議紀律;即使是出門接電話,也會影響秩序。其實更讓領導不爽的是,當他們正襟危坐講話時,一些手機鈴聲不合時宜地突然出現,消解了會議的嚴肅,影響自己的權威。

鄭州市上街區原區長朱是西想必深有同感。他曾表示:「有的手機鈴聲還嗲聲嗲氣的,有人聽了哄然大笑,搞得會場非常混亂。這種現象不治怎麼能行?」

治亂首先要建章立制。唐穎任職的縣2012年底出台《關於進一步嚴肅會風會紀的通知》,明確提到,不准在會場內接打電話,違者將受到通報批評、取消年度評優資格等處罰。

記者瞭解到,各地類似規定通常以通知形式發佈。而通報批評、取消評優、扣減績效分值等,也是頗為常見的懲罰措施。今年4月,重慶石柱縣城鄉建委黨委書記周洪在會場接打電話。除了上述懲罰措施外,還被責令向縣政府寫出深刻的書面檢討。

不過,西部某縣縣委辦一名工作人員也坦承,在當地違反會風會紀的通報中,因打電話被點名的並不多。「遇上這事,領導提醒後改了就算了。通報中也沒點名,僅是泛泛而談。」

還有比通報更「強硬」的。廉政瞭望記者獲悉,湖南某縣1年前開始實行「打電話被發現者罰站」,效果很明顯,「參會的都是領導,丟不起自己和單位的臉。」不過,該規定卻因「是否侵犯幹部尊嚴」受到爭議。此前,有其它縣實行「開會打手機一律收繳」,也引起爭議。

同樣引起爭議的還有2008年4月,鄭州市上街區規定「開會期間,電話鈴響一次罰200元,接打電話一次罰500元」,就被一些公務員及律師指責為「以罰代管」,「太隨意了」甚至「涉嫌違法」。官方連忙澄清,區政府制定規章不違法,只是為了改會風,孰料又引起「罰款去向」的質疑。官方稱,將把這些錢捐給貧困學校。

上街區新規出台不久,就有1名幹部因電話鈴響被罰款200元。讓人意外的是,區長朱是西也因前一個會開晚了導致後一個會遲到15分鐘,被認定為「曠會」,被罰500元。當地記者隨後探訪發現,此方法儘管爭議不小,但收效的確明顯。

不言而喻,開會時,下屬打電話被領導發現並過問的話,很可能對個人前途產生影響。

唐穎還見過更厲害的「會場發飆」。那是一名剛履新的縣級一把手,兩次強調會議紀律後,有人的手機又響起來。該一把手拍桌而起:「誰的電話?」無人敢承認。一把手立即讓工作人員封鎖會場,將所有參會官員的手機收走,查「未接來電」,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一個中學校長身上。此外,所有此前接打過電話的官員也被查出。

這名中學校長被通報批評後,被安排上電視道歉,有群眾看到後到縣紀委舉報,紀委查出了他涉嫌違紀,很快被免職。

什麼會上打電話易「中槍」?

多名官員告訴廉政瞭望記者,八項規定出台前,參會者在會場打電話是常有的事。領導在會場做何反應,與其職務、個性特點、當時心情、會議內容等相關,是下屬們饒有興趣的觀察點。

2007年4月,烏魯木齊召開文物普查小組總結會,會上,參會的副市長李光輝突然打斷市文化局黨組書記王曉燕的講話,大聲問:「下面誰在打電話?開會時請把手機關掉!」台下一時鴉雀無聲。

不料,告誡未能奏效。「誰的手機?怎麼又響起來了?」「這樣的態度,我們的文普工作和保護文化遺產工作怎麼能做好?」在接下來的講話中,參會者的手機竟3次響起,李光輝只好一次次中斷講話痛批。

上述參會者的「猖狂」著實讓人生氣。在其他地方,還有人敢在紀委書記眼皮下「犯事」。當然,受到的批評也更嚴厲。

2010年3月,廣東省江門市召開重點崗位廉政勤政建設培訓會,輪到市紀委書記周偉萬講話時,被認為「溫厚敦實」的他,卻撇開講稿發了脾氣。

「本來這個培訓班要在市委、市政府禮堂(可屏蔽手機信號)舉辦,但人數多,轉到供電局大禮堂開。就在通報問責案例時,你們還在打電話,這像什麼話!」周偉萬還拍胸脯表態,「你們如果見到我在會場上接電話,可以投訴我!」

周偉萬發脾氣時,在場記者注意到,一名參訓學員來了電話,邊上的學員趕緊示意他不要接。周說完後,會場秩序井然。

不過,紀委書記也有被「抓現行」的時候。2007年2月,列席廣西北海市紀委會議的北海水文工程礦產地質勘察設計院紀委書記溫某,在會上連續兩次接聽手機,就被時任市委書記溫卡華當場嚴批。

哪些領導較易在會場上批評接電話者?廉政瞭望記者梳理10起公開報道事件發現,按職務劃分,排名前三的是黨委一把手、政府一把手、紀委書記。這其中,又以剛履新的領導為多。他們均為參會者中級別最高者,發火目的主要是立威、剎風。

按場合看,領導更易在黨建、紀檢及當地階段性工作會議上「發飆」。「尤其是作風建設等活動的動員會,要千萬小心,保不齊就被抓了典型。」唐穎說。

前不久引起熱議的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就是在民主生活會通報會上「發飆」,此時距他履新不到1個月,與上述結論較為吻合。

「官威」壓人還是以理服人

黨和政府下大力氣整治「會場上接電話」等影響會風的不良行為,讓人稱道。但一些個案中,媒體和公眾對處理此類行為的具體方法,仍不乏商榷之聲。

「正因為如何處理這種行為存在裁量空間,對領導的智慧才是一種考驗。」專家指出。

一些網友認為,對在會場上打電話影響秩序的,領導可以當場批評,進行借勢提醒並按規定處理。但對打電話的幹部罰站、罰款,在法律上找不到合理依據;要求所有與會者上交手機、封鎖會場,親自將其「揪出」等行為,也似有濫用權力、越俎代庖之嫌。

「比如剛來的廳局一把手對開會打電話的科員大發雷霆,儘管批評是必要的,局長『殺雞儆猴』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批評過頭,不一定能引起大家重視,樹立個人威信。人們反而可能認為,這名局長涉嫌以勢欺人。」上述專家表示,一把手亟需樹立法治觀念和規則意識,按程序和規則辦事。

有網友還提出疑問:「如果打電話的幹部確有要事怎麼辦?」上述縣級官員唐穎告訴記者,近年他到市上開會時,都把手機調成靜音。來電等會議結束後再看。如果當天有急事,從「來電顯示」獲知對方身份後,也要到外面接聽。而市領導的手機,開會時都是由辦公廳秘書保管。

「我是你們的頂頭上司,在這裡我最大,有什麼事比我召集你們開會更重要?」唐穎轉述了自己親歷的一次會場上,縣委書記對一名打電話的局長發飆的原話。該縣委書記還把局長的手機扔到了垃圾桶裡。

近年來,特別是八項規定實施以來,會風的改善促進了「會場打電話」現象的好轉。

「以前開個會兩三個小時,難免擔心工作上有人找。現在開短會,這種擔心少得多。」唐穎說。

「說起來,比起下屬在會上打電話,個別領導似乎更無顧忌。」幾年前唐穎參加一個大會,領導正講話,忽然,「親愛的,你慢慢飛……」《兩隻蝴蝶》的曲調透過擴音器傳來。要命的是,領導忘了避開麥克風,「開會呢!你等著,過兩天找你單搞。」領導聲音爽朗大氣,下面的人忍俊不禁。不過掛斷電話,領導又恢復了平常神態。

「他是參會的最高領導,誰來監督他呢?」唐穎自言自語道。

      責任編輯:慧动
起底院長李威:行事霸道酷愛紅酒      [2014-08-14]
黑龍江雞西市煤礦透水事故 9人被困井下      [2014-08-14]
清華西牆「水磨村」鬧「水荒」 小區「十步一井」      [2014-08-14]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網上紀念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9週年      [2014-08-14]
外媒關注習近平「第五個現代化」      [2014-08-14]
粵劫匪為搶12塊錢雲南白藥挨一槍      [2014-08-14]
雲南發生滅門案 一家6口被殺      [2014-08-14]
日軍侵華暴行最新鐵證現身重慶      [2014-08-14]
中國公民免簽入境國家增至12個      [2014-08-14]
河南八旬老人下井勇救落水兒童      [201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