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胡福明:沒有小平就沒有那次思想解放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8-21]    我要評論
   

當年的這篇文章改變了胡福明的一生 蔡金龍 攝

【文匯網訊】(本網記者楊明奇 趙勇 南京報道)「要不是鄧小平,當年我就要坐牢了,也不會有席捲全國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說起36年前那篇著名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79歲的胡福明老先生今天接受本網記者採訪,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作為這篇文章的主要作者,胡福明堅持認為,這篇文章只是一個引子,正是因為有了鄧小平的領導和支持,正是因為有了全國各界的廣泛參與,由這篇文章引發的真理標準大討論才能展開,思想禁錮才會被打破,改革開放才有了理論基礎和思想準備。

1977年,全國上下仍然沉浸在粉碎四人幫和文革結束的巨大喜悅中,但百廢待興的中國往何處去,社會上仍然沒有清晰的認識。2月7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誌共同刊發的一篇社論,引發了南京大學哲學系年輕教師胡福明的注意。這篇社論中有這樣一句話,「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必須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要始終不渝地遵循」,這就是著名的「兩個凡是」。胡福明敏銳地感覺到,如果不從理論上、思想上打破「兩個凡是」的禁錮,中國就沒有出路、文革就不能否定、當時呼聲極高的鄧小平就無法出來工作。「鄧小平1975年主持工作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撥亂反正,被文革破壞得滿目瘡痍的國家已經有了起色,鄧小平再次被錯誤撤職、批判,大家都很同情他,也知道他是反對文革的,都希望他出來主持工作」,胡福明說。

作為一個曾經被打成反革命的青年教師,胡福明深知,批判「兩個凡是」風險極高,「當時這就是跟中央作對,是掉腦袋的事」,但他思考再三,還是決定下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最敬佩譚嗣同,變革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胡福明說。1977年6月,他利用陪護患病妻子的空隙,在醫院走廊上完成了文章提綱。妻子出院一周後,8000多字的初稿完成。稿件寄給《光明日報》理論部哲學組組長王強華後,等了4個月都沒有回應,「當時我想,我是不是越軌了」。在焦慮的等待中,王強華終於來信了,稿子用,但要改。此後,這篇文章歷經了10次修改,最後經胡耀邦審定後在《光明日報》頭版刊發。文章迅速引發了全國反響,有人說這是「砍旗」,也有人說這是「東風第一枝」。直到1978年6月2日,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指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反對本本主義,強調來個思想大解放,胡福明一直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不用坐牢了」。「沒有鄧小平的領導和支持,真理標準大討論就沒辦法展開,那次思想解放也不可能實現」,「現在紀念鄧小平,最好的方式就是繼續解放思想,不斷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胡福明說。

      責任編輯:SalviNg
洛陽12歲男孩慈烏反哺 捐髓救父      [2014-08-21]
專家:習近平重視周邊外交 凸顯中國自信心態      [2014-08-21]
中蒙關係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2014-08-21]
霍啟剛:已獲四銀 港隊很出色      [2014-08-21]
鄭州再現「雙料」地王      [2014-08-21]
廣州天河區發生砍人事件6人重傷      [2014-08-21]
哈密在建新疆第二大火車站著火      [2014-08-21]
《跨越帕米爾的友誼》首發 為習近平訪塔預熱      [2014-08-21]
數百醫務人員因被逼下跪靜坐抗議      [2014-08-21]
廣東「墳爺」欠巨款未還一案開庭受審      [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