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8月31日至9月2日,新華社連發8篇系列述評聚焦股市。系列文章指出,隨著內部外部人氣重新積聚,我國股市步入重要關口。近期來看,A股走勢樂觀,運作已經擁有了比較良好的現實基礎;中長期來看,仍存在不利因素,真正步入牛市需要大量系統性工作。下半年的回暖態勢面前,需要乘勝追擊、不懈努力,讓股市的運作步伐更為堅實、有品質,讓股市成為中國經濟乃至整個改革的真實呈現和強大助力。
多重利好促A股回暖 投資者熱情獲得重喚
《股市近期緣何上漲?》一文采訪了多位市場人士,認為近期股市上漲源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進,得益於經濟數據的企穩反彈,直接推動力是近期較為寬鬆的流動性環境和日趨踴躍的入市參與度。
綜合專家觀點,文章對上漲原因具體分析道:
一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各項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特別是強調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增強了人們對於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信心,進而帶動股市發展。
二是經濟出現平穩增長的良好勢頭,奠定了今年下半年股市上漲的基礎。
三是在兩次定向降準、保險業新國十條等相關舉措下,今年以來市場面資金總體寬鬆;同時,隨著餘額寶等理財產品收益率的走低,各類無風險利率下降,進一步為資本市場提供了流動性。
四是銀行體系的信貸供給在上升。這將一般性地有助於股票和房地產等資產市場的恢復,並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也會對實體經濟的改善形成支援。
五是「新國九條」、滬港通等利好政策的出臺實施,直接推動了股指上漲。
文章還關注到,近兩年的股市銷戶潮正隨著行情的轉暖而改變,新增開戶數突破17萬戶,而休眠賬戶數不斷減少。 賬戶「一減一增」顯示出行情回暖下市場人氣的積聚,也折射出久處熊市之中的投資者對牛市的期待。
文章強調,無論未來股市行情將如何演繹,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股市重又喚起了人們的關注與熱情,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變化。
中國需要具有堅實基礎的「有品質的牛市」
《述評:中國需要「有品質的牛市」》指出,在中國改革縱深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增長之際,人們有理由期待股市轉牛。但無論是中國股市的投資者,還是轉型升級中的中國經濟,相較於指數持續上漲的大牛市而言,更需要的是具有堅實基礎的「有品質的牛市」。
什麼是「有品質的牛市」?文章認為不外乎有三點:其一,市場上漲有堅實的經濟基礎;其二,股市的上漲具備較長時間的可持續性;第三,股市的投資氛圍活躍,但不狂熱。
審視當前形勢,宏觀經濟求實際、求品質的「新常態」逐步成型,改革紅利實實在在的釋放,為「有品質的牛市」的出現提供了保障。文章據此表達了樂觀的看法,稱今年以來股市行情已經顯示出一定的「品質」特徵,與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變化更加匹配,與改革政策的助推關係更加密切。
與此同時,文章提醒道,我國股票市場離「有品質的牛市」尚有差距,還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和舉動的兌現——上市公司能夠持續穩定回報投資者;養老金、保險資金、公積金等長期資金能持續穩定有節奏地入市;大股東、經營者和投資者有更加一致的利益基礎;市場功能能進一步完善、市場工具更加豐富、市場活力進一步煥發;投資者保護工作進一步落實到位等。
三問題掣肘股市 「將市場化進行到底」成最強呼聲
《述評:堅定市場化改革方向搞好搞活股市》文章直言,證券市場這個天然具有高度市場化特質的場所,在我國仍然沒有形成靈敏高效公平的市場化機制,難以真正發揮有效配置資源的作用。而只有堅定沿著市場化的方向推進改革,才能讓股市真正走向健康、邁向成熟。
我國股市運作20多年來發展神速,但「發展得快」並不等於「發展得好、發展得活」。文章指出,由於市場化程度不高,股市定價功能不完善,股市活力難以釋放,股市生態較為脆弱,這三大問題需要認真破解。
文章清晰看到,我國股市正處在發展的重要時期--從宏觀層面講,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已成共識;從市場層面講,改善股市生態,構建一個更加充滿活力、高效和有序的市場,為各方所期待;從微觀層面講,讓廣大投資者從股票投資中分享到國家改革發展成果,為眾之所盼。
而隨著股市市值逐漸變大、併購重組關聯方增多、稽查執法打擊力度加大,股票市場上通過非法手段牟利的行為,無論從資金還是犯罪成本上來說,均大大提高,難度成倍加大,這些都為股市的市場化改革奠定了基礎。
文章建言,目前應抓住股市轉暖的契機,堅決推進市場化改革,使股市切實回歸本真,從而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而推進股市的市場化改革,必須貫徹以資訊披露為核心的功能化監管,推動市場參與各方歸位盡責。
股市五大難題待解 優質牛市需要市場自身健康
《股市存「五大爭議」 難題亟待破解》總結了當前股市存在的「五大爭議」:
難題之一:舉步維艱的新股發行——經過幾輪改革之後,新股發行仍然問題不斷,改革舉步維艱。
難題之二:進退兩難的註冊制——目前各方對註冊制應該是什麼樣、註冊制實行是否成熟等等,依然存在較大爭議。
難點之三:「欲說還羞」的強制分紅—— 儘管分紅比例低、投資者回報率低,一直是A股備受詬病的頑疾,但對於是否強制分紅,市場一直存在較大爭議。
難題之四:遲遲不來的「養老金入市」——一邊是鉅額養老金、公積金亟須保值增值,一邊是股市呼喚長期資金以改善投資者結構,可這樣「各取所需」「兩情相悅」的事情遲遲未能實現。
難題之五:難以把握的投資者保護之度——中國股市最大的「市情」是:在市場投資者結構中,80%以上都是個體散戶。但保護中小投資者並非易事。
文章就此強調,一個有品質牛市的形成,不僅需要經濟基本面的支撐,更需要市場自身的健康。五大影響股市健康運作和發展的難題,需要認真及時加以破解。
A股人氣重聚 改革正能量撐起股市上行線
《牛熊爭辯下的中國股市》洞悉到,下半年伊始A股走勢不期而至的持續反彈背後,存在著A股市場悄然出現的結構性變化。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的熱點行業和概念,或涉及國家重點扶持的戰略新興產業,或與重大改革舉措同步;另外,代表新興經濟體的中小板、創業板,走勢好於上證指數。可見,以優化資源配置為主要功能的股市,反映了中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進程,更對其產生顯著的「助推」作用。文章提示,若能精準把握優質投資標的、踏準市場節奏,精明的投資者能跑贏指數,獲取不菲的收益。
變化背後,又是什麼在撐起股市「上行線」?文章歸結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決心、以及政策效應疊加所帶來的正能量。在經濟新常態下,股市也將呈現新常態:改革將繼續成為股市運作的主動力;簡政放權將帶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股市暴漲暴跌的幾率將逐漸降低;開放將為股市打開更大的機遇之門。
文章提到,進入2014年以後,A股市場本土投資者人氣狀況逐步獲得改觀,今年以來累計開戶數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境外機構近期在觀點與市場操作上紛紛「空」轉「多」,也折射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向好的樂觀預期。
不過,文章同時客觀指出,環顧全球市場,即使經歷強勁反彈,A股的整體表現仍然不敵一些新興市場,相對於歐美等成熟市場的估值優勢也在逐步喪失。
而單就A股本身來判定,股市走勢仍存在變數。從中長期來看,真正進入牛市還需要做大量的系統性工作,有賴於實體經濟的顯著改善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各項改革政策的具體落實。
破除長期困擾股市發展的障礙 防止轉暖曇花一現
近期股市轉暖態勢下,《如何攪活股市「一潭春水」?》表達了居安思危的看法——需要進一步夯實市場基礎,解決諸多制度缺陷和機制短板,防止曇花一現。
促使股市變得更有活力、更加健康、更加高效,改變時不時就會出現的「一潭死水」「一潭渾水」的狀態,要破除哪些長期困擾股市健康發展的障礙?
文章認為關鍵在於三個方面:
一是走出「圈錢市」。經過多輪改革,股市的體制機制已經有所改善,但市場生態依然沒有完全修復,應該正本清源,推動股市實現均衡投融資和均衡價格,為股市營造出一個良性生態。而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建立投資回報文化、改善投資者結構、加強市場執法等多個方面多維推進。
二是尋找健康發展之鑰。改變股市失衡、失靈等痼疾的突破口之一,在於引入長期資金,改變現有投資者結構,並進而營造出更加合理靈敏的價值體系——在股市建立起持續穩定的回報機制,以多元途徑為股市引入長期資金,根據市場發展情況逐步取消強制分紅。
三是讓監管之手歸位。 二十多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不斷改革創新中發展壯大,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然而,行政之手仍然在資本市場中伸得過長。日前,「一邊簡政放權,前端控制放鬆;一邊加強監管,事中事後監管跟進」,監管層提出的轉型理念契合資本市場自身的要求。
搞活股市優化資源配置 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述評:搞活股市對推進轉型升級至關重要》指出,未來股市是「牛」是「熊」,其意義不止於市場的興衰沉浮本身,更關係到能否按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要求,讓市場真正發揮出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文章具體用四個需要闡述了搞活股市的重要意義:搞活股市是振興實體經濟的需要——發展多層次股權市場,把社會資本吸引到股市中來,可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並降低融資成本;搞活股市是深化改革的需要——許多改革難題需要創新市場手段來加以破解,如正在推進的國資國企改革、軍工企業改革等,股市的作用不可或缺;搞活股市是結構調整的需要——對過剩飽和產業的拋棄、對緊缺和有前景產業的追逐,通過資本集散和股價漲跌及時作出反應,併購重組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的作用也進一步凸顯;搞活股市是推進創新型經濟發展的需要——股票市場是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最佳場所,將引導各方根據市場需求和經濟規律,推動資源更多流向創新型經濟。
文章指出,在現代經濟體系中,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無疑處於核心地位,處於資源配置的前沿。在我國經濟新徵程中,資本市場需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但從當前來看,價格機制失靈、投融資不平衡、長期資金入市難、投資回報率低……這些短板無不制約著股市功能的正常發揮。
因此,文章強調,股市需要進一步銳意改革、強身健體,使自身充滿活力,打造成公平公正公開、信號反應準確靈敏、人氣旺盛信心充盈的股市,才能使其在資源配置的舞臺上擔當起主角、成為經濟邁向新階段的強大助推器。
改革具備基礎 監管將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推進轉型
《穩定市場預期 提振市場信心——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回應市場關切》一文, 針對近期市場關心的熱點問題,專訪了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
鄧舸表示,宏觀經濟向好、流動性充裕和改革效果等因素疊加,市場信心提振,為改革奠定了好的基礎。證監會將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切實推進監管轉型。
關於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工作的主要思路,鄧舸引用了證監會主席肖鋼的話: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大政方針已經確定,關鍵是腳踏實地,抓好貫徹落實,著重在長期性、系統性、制度性和基礎性上下功夫,注意防止和糾正功利主義的態度和脫離實際的做法,從我國資本市場仍處於新興加轉軌的階段出發,積極穩妥、扎紮實實地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堅決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堅決維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關於下半年的工作部署,鄧舸說,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將切實推進簡政放權,並把推進監管轉型與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服務實體經濟和財富管理,大力支援創新創業緊密聯繫起來。其中包括,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確立以資訊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理順監管與執法的關係,提高稽查執法效能,促進證券期貨服務業提升競爭力,建設法律實施規範體系。
針對監管工作的重點,鄧舸說,強化證券期貨執法是監管轉型的重要內容。監管部門將進一步打擊證券期貨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對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的監測和線索發現。對違法違規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切實保護好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