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9月5日山西省委組織部長調整。湖南省副省長盛茂林接替湯濤,出任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湯濤調任人社部副部長。此前,因官員外調一直空缺的安徽、黑龍江兩省省委組織部長,9月5日也由當地媒體確認,分別由山東省副省長鄧向陽、河北省副省長楊汭接任。
據人民網報道,記者梳理十八大以來調整的組織部長情況發現,至此,十八大以來,全國已有15個省份調整組織部長人選,且31個省份組織部長基本到位,僅湖北一省組長部長空缺。公開報道顯示,自6月19日,樓陽生被公開宣佈外調,湖北省組織部長一職已空缺兩個多月。
組織部長們都由何處來
十八以來,各地組織部門有較大的調整,2014年8月上旬,江蘇、上海兩地組織部長相繼調整。原安徽省組織部長王炯、原黑龍江組織部長徐澤洲分別就任江蘇、上海組織部長。至此,全國已有14個省份調整組織部長人選。加上近日盛茂林調任山西省委組織部長,王炯和徐澤洲調任江蘇、上海後的空缺由鄧向陽和楊汭接任,至此,全國已共有15個省份調整組織部長。
不過,與之前多為平調或空降稍有不同,近期三省的調整出現了新的特點,即三人均已進入當地省委常委班子。
記者統計發現,十八大以來調整到位的一批現任組織部長職務調整前,多是副省級幹部。其中3位前職務是省委常委、組織部長,2位省委常委、市委書記,2位中央「空降」,1位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1位副省長,1位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位高校黨委書記(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胡和平,調任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極少有下級直接升任。
而此次分別調任山西、安徽、黑龍江省組織部長的盛茂林、鄧向陽和楊汭三目前均在各自省份擔任省委常委職務,外調前,這三人均不在常委班子之列。
資料顯示,鄧向陽於2013年1月當選山東省副省長,在山東省8位副省長中排名最後;盛茂林擔任湖南省副省長也僅2年,在湖南省7位副省長中排名第四;楊汭與盛茂林一樣,也是2012年擔任副省長,在河北7位副省長中排名第四。
前任組織部長們都調任何處
組織部是直接管理和選拔官員的部門,位置十分重要,組織部長更不待言。那麼各省組織們經歷一番歷練之後,一般都調任何處?記者梳理發現,十八大以來調整的15省的前任組織部長中,6位已任各省、直轄市專職副書記,在黨內位置「更進一步」。此外,3位調往異地繼續任組織部長,1位任紀委書記,2位調往中央,2位進入地方政協系統。
國家行政學院竹立家教授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組織部長的出路一般是專職副書記或常務副省長,任職年限比較短的就到其他地方交流繼續任組織部長,還有一些資格比較老的就去政協。「治國理政的關鍵還是在用人,組織部長的經歷對幹部今後的仕途是有好處的。」
記者統計發現,今年3月,原浙江省組織部長蔡奇被免去剛剛擔任數月的浙江省常務副省長職務,後已被調中央有關機構任職。此外,現今地方黨政一把手,也不乏組織部長出身,包括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寧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北京市市長王安順、湖北省省長王國生等。
「組織部長是個關鍵崗位,幹部幹得好的話,可以作為今後更好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歷練和台階。」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在接受記者採訪也如此表示。
組織幹部一般怎麼選拔
那麼考察組織幹部,一般都要經歷哪些程序?記者梳理媒體報道發現,一般的副部級以上幹部選拔任用均由中組部負責。組織部考察瞭解幹部的方式很多,但最有效的手段卻是一種老式做法:與被考察對像談話。事實上,直到現在,與被考察對像談話仍然是組織部考察瞭解幹部最主要的方式。
中組部原部長尉健行對組織工作有過這樣一段表述。他說,熟悉幹部是組織部的職業要求,必須親自接觸、親自談話。別的方法都可以研究,但都代替不了親自接觸、親自談話這個方法。
「組織部找談話」是一件非常嚴肅、重要的事情。被考察對像說的每一句話,以及談話時所表現出的態度,甚至一個細微的動作表情,都有可能成為上級任免的依據。談話中,有時還會讓被考察對像即興寫點東西,如開列一個自己讀過的書目、寫一個簡短的自我評價等等,以盡可能全面、詳細地掌握被考察對象的各方面情況。
座談會,也是組織部門考察瞭解幹部的一種傳統方式。這種方式的優勢是,可以對多個被考察對像進行比較、篩選。如果有人在會上有一點特殊的表現——比如經過精心準備,使用非常生動的語言做了一個既簡明又系統的發言,或是發言中有一兩句比較生動的警句或引用了幾句朗朗上口的群眾語言,他就可能給會議主持者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影響到他日後的使用和提拔。
但中組部很早就意識到,僅靠談話瞭解幹部,有其局限性。為了更客觀、更科學地評價和選拔幹部,中組部啟動了一項名為「幹部工作新方法研究」的計劃。這是一個很龐大的項目,研究內容包括對幹部能力素質的測評、考核幹部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提高幹部能力素質的方法,等等。這個計劃吸收了當時即便在發達國家都非常前沿的心理學量表測試和計算機應用技術。一向很神秘的組織部門,正在更加的公開和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