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北大前校長:爭議阻礙轉基因利民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10-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許智宏

【文匯網訊】由中國科學院與美國科學院共同主辦的「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發展現狀和未來展望國際研討會」16日至17日在武漢舉行。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巴西等10國的19名全球生物技術領域著名專家圍繞轉基因農作物「發展現狀與趨勢」「各國發展狀況」和「生物安全管理及爭議話題」等主題進行研討。

與會科學家以發表共識文件的方式,宣稱「轉基因方法對人和動物沒有任何負面影響」,建議中國政府抓住機遇,推進轉基因水稻和玉米的生產應用。

據京華時報報道,與會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生理學家、北京大學前校長許智宏會後接受記者採訪,就共識文件及有關轉基因爭議話題做出解答。

許智宏植物生理學家。1942年10月14日出生,江蘇無錫市人。196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1969年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9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校長。長期從事植物組織培養和培養細胞的遺傳操作研究。

中國是轉基因產品標識最多的國家

京華時報:首先請您分析一下當前全球轉基因研究與產業化快速發展的態勢?

許智宏:與1996年轉基因作物開始商業化時相比,全球轉基因作物總面積已增加了100倍以上,2013年已達1.75億公頃,超過了中國農田的總面積。全球批准商業化生產的轉基因作物有27種,其中最主要四種是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大部分轉基因玉米用做飼料,轉基因大豆用於食用油生產,轉基因木瓜、甜玉米等被直接食用,還有大量轉基因產品用於食品成分或添加劑用於食品生產,比如澱粉、甜味劑等等。

來自美國的專家提到美國超市中有70%的產品含有轉基因成分。事實上全球食用過轉基因食品的人群達幾十億。有幾億人大量食用已經超過十年。美國是世界上大規模種植轉基因作物最早的國家,2013年已經種植了7010萬公頃的轉基因作物。巴西是種植轉基因作物最多的發展中國家,2013年種植面積已超過4000萬公頃,居世界第二,而這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2013年中國種植了420萬公頃的轉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和幾千公頃抗病毒的木瓜,現在居世界第六。中國原來是世界第二,現在已經被其他國家趕超了。

印度種植了1100萬公頃的轉基因抗蟲棉。在非洲,目前有南非等三個國家種植了轉基因作物,其中南非種植了290萬公頃轉基因玉米、棉花和大豆。歐洲地區對轉基因作物抵制是造成世界對轉基因技術推廣產生爭議的重要原因。歐盟僅僅准許非常有序的轉基因作物品種種植,2012年歐盟種植了13.3萬公頃的轉基因作物,其中以BT玉米為主。目前歐洲食品安全局和歐盟委員會基於科學評價,傾向於支持轉基因作物的應用。歐盟委員會主要結論是:「生物技術,特別是轉基因技術,並不比傳統育種技術危險。」

很多國家也對轉基因產品採用自願標識或者對標識沒有要求,全球有69個國家要求對轉基因產品進行標識,中國採取定性按目錄強制標識方法進行管理,中國是轉基因產品標識最多的國家。

缺失理性的爭議致轉基因喪失機會

京華時報:如何認識當前民眾對轉基因議題的這種爭議?

許智宏:參會科學家認為,目前有關轉基因的幾乎所有爭議都不是基於科學評價和理性的思考,這種無謂的爭議已經阻礙了黃金大米、BT抗蟲水稻、BT茄子等已經成熟的轉基因產品的商業生產,造福於民,到會的科學家都對此都深表遺憾。有關轉基因爭議如此廣泛,導致政府的決策往往並不能僅僅基於科學評價,也要綜合考慮政治,包括貿易、經濟等因素。在轉基因產業化的問題上,政府的過於猶豫會帶來困惑和混亂,並喪失發展的機會。

轉基因作物對生物多樣性的潛在影響,經常被作為一個有爭議的話題用於反對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在會議上,專家們指出,12000年之前發展耕種農業以來,全球人口由100多萬已增長到超過72億,而且還以每天25萬人的增長速度增加。低水平的農業生產不可持續,並對生物多樣性造成破壞,在已有耕地上進行高產和可持續的農業是更有希望的。一些轉基因作物,比如抗蟲的轉基因作物可以減少殺蟲劑的使用,業已證明更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轉基因本身不會增加或者減少雜交的幾率,因而不會增加對生物多樣性的風險。

轉基因作物對人和動物無負面影響

京華時報:轉基因作物的使用到底對人和動物有沒有負面影響?

許智宏:此次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專家和學者經過廣泛討論達成一系列共識。認為轉基因作物為確保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保證糧食安全,並減輕農業對環境的影響作出了貢獻。轉基因作物的應用明顯減少了殺蟲劑的使用,從而增強了食品的安全性,增加生物多樣性,增加產量,因而也減輕耕地使用的壓力。同時,由於減少農藥的生產和使用,更有助於使用免耕技術等措施,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所有的科學證據都顯示用於特定作物改良的轉基因方法,對人和動物是沒有任何負面影響。基因修飾的方式不會改變食物的安全性。大規模商業化種植轉基因作物18年來,幾億人群和幾十億家畜家禽長期食用轉基因作物產品,並未發現轉基因食物會導致疾病和其他問題。世界上大量的啤酒、奶酪,以及胰島素等許多藥物都是利用轉基因生物生產的,迄今為止沒有發生一例可以證實的轉基因技術對人類健康、動物以及生態環境不安全的案例。對此,世界經合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機構以及全球主流科學界已有共識,即認為通過安全評價,獲得安全證書批准上市的轉基因生物和產品是安全的。因此,偏離事實和科學依據的爭論「轉基因作物是否安全」,並沒有意義。

不少專家通過對農作物育種的發展歷史,結合現代分子生物學對轉基因進行分析和解釋,覺得這些技術本質上跟傳統育種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它是傳統育種技術的延伸,隨著科學的發展,還會有越來越多的新技術發展出來,如基因或基因變遷等,相信它們也一定會對農作物育種產生深遠的影響。

懇請公共團體客觀處理轉基因話題

京華時報:對於近年來關於轉基因各種聳人聽聞的報道,您覺得這會帶來哪些影響?

許智宏:考慮到世界72億人口中,仍有10億人口營養不良,有1億人由於飢餓瀕於死亡,空談食物安全性沒有意義,我們希望大家集中精力,採用可以應用的包括轉基因在內的新技術,發展可持續、高產的農業。

為了達到聯合國提出的要養活所有地球村居民這一重要目標,目前各國建立的過於複雜的監管系統必須簡化。對轉基因各種聳人聽聞的報道和誤導,自然會導致大量的飢餓和死亡。我們懇請媒體和各種公共團體,對處理相關話題時應該客觀。我們希望這種討論和爭論應該放在科學和理性的基礎之上。

實際上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大多已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法規。應在基於科學和法律的框架下,依法推進轉基因作物的產業化,讓轉基因作物為世界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造福人類。

黃金大米可以干預維-A缺乏

京華時報:能否舉個例子食用轉基因農作物能給當前社會帶來的好處?

許智宏:參會科學家一致認為黃金大米是全球第一個營養加強的轉基因農作物,它對於維生素A缺乏症提供了干預辦法。維生素A缺乏症每天導致全球約6000兒童死亡和大量兒童失明。此技術的發明人已經將此技術免費捐贈給各國和公眾,但至今相關的應用發展被監管體制和公眾質疑阻礙,維生素A缺乏症被聯合國作為亟待解決的公眾健康問題已經有25年,但黃金大米至今仍未被利用,雖然維生素A缺乏症完全可以預防。所以參會人員呼籲,像黃金大米這樣已經經過了嚴格的科學驗證,對人類有益的技術應該加速推進其應用。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的加速進行,勞動力的大量轉移,實際上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農業生產既要保證糧食安全,又要促進糧食可持續發展,面臨著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基因組研究和轉基因技術的發展給農業科技革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中國在這方面的大量投入不應該被浪費。印度、中國大規模推廣轉基因抗蟲棉已經獲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與會專家建議中國政府應該抓住機遇,盡快制定轉基因水稻和玉米產業化的日程,加速推進生產應用。

京華時報:對於當前中國轉基因農作物不能產業化,您有何想法?

許智宏:可能媒體都知道,最近剛剛公佈了習總書記去年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其中對轉基因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很好的要求,他特別強調「轉基因作物產業化、商業化的推廣,要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技術規程規範進行」,並要求國內科技人員「要大膽創新研究,佔領轉基因技術制高點,不要把轉基因農產品市場都讓外國大公司佔領了。」

目前,我國正在實施的轉基因重大專項,目標就是要使轉基因農作物產業化。如果投入了這麼大的研發力量和資金,然後最終卻不能產業化將令人痛惜,所以要充分利用目前我國已建立起來的很好的研發基礎,針對農業上存在的問題,希望更好地依照法律法規,加速推進轉基因作物產業化。

      責任編輯:ShelleyPang
路透稱農業部暫停進口某轉基因大豆      [2014-10-19]
農科院副院長:轉基因食品不影響生育能力      [2014-10-16]
央視通知要求禁止「非轉基因」廣告      [2014-10-09]
習近平談轉基因:佔領轉基因技術制高點      [2014-09-29]
院士李寧涉轉移轉基因項目經費被查      [2014-08-21]
廈門海關退運1313噸美轉基因玉米      [2014-08-15]
央視:湖南湖北安徽福建有轉基因大米      [2014-07-27]
中國科學家培育出抗旱轉基因小麥      [2014-07-06]
美國玉米檢出轉基因 中國退貨      [2014-07-01]
中國退運125萬噸美國轉基因玉米      [201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