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山西省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正式裁定受理海鑫鋼鐵集團4家債權人對海鑫集團的重整申請,標誌著海鑫集團破產重整進入法律程序。
據澎湃新聞網報道,這家中國第二大民營鋼企,早在今年3月份就傳出了「破產危情」。彼時,一則「山西某鋼廠因資金斷裂而停產,江蘇鋼廠收到銀行口頭通知稱信貸將縮減20%」的消息,已在圈內流傳。
卓創資訊鋼鐵分析師劉新偉對澎湃新聞說,「流動資金短缺造成原料採購不及時,原料庫存見底後高爐就停了。停了之後就一直沒錢,就沒有重新開爐」。
公開資料顯示,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海鑫集團現有負債及對外擔保數字約為104.59億元,而整個海鑫集團的賬面資產為100.68億元,這意味著其負債率超過100%。
據瞭解,海鑫此前的經營方式是,鋼材以鋼貿商或用戶預付款的方式銷售,原材料則是以供應商付貨款的方式採購。過去,供應商們一直以民間集資、高息融資、上下游賒欠等各種方式,極力給予海鑫支持。
然而,自3月18日全面停產後,資金漏洞再難以東挪西補。此前財新報道,海鑫債權人超過4000戶,這些債權人一方面是金融機構,包括平安銀行南京分行、中信銀行上海分行、江蘇銀行上海分行、杭州銀行上海分行等。另一方面是與海鑫有工程合作的大大小小的建築隊、工程公司、供貨商等。
6月24日,鋼廠和政府部門宣佈破產重組。一位參加第三次見面會的債權人對外透露,李兆會的意思是堅決要實施重整,「他說為了債權人的利益,不想走清算」。而在外界看來,破產重整則是海鑫當下爭取喘息機會的唯一方法。
在這鋼鐵行業「寒冬」之際,作為中國第二大民營鋼企的海鑫面臨破產,外界將這一結果並不完全歸咎於行業困局。劉新偉總結,「李兆會一直熱衷於搞金融這一塊,從鋼廠抽離了太多資金,結果金融也沒有搞好」。
自2003年1月李兆會之父李海倉遭槍殺身亡之後,海鑫的「掌門令」就傳到了當時年僅22歲的李兆會手裡。在這鋼鐵行業由「香餑餑」走向「白菜」的十年裡,李兆會遠離鋼鐵主業,頻頻活躍於資本市場。
2004年11月,海鑫旗下的山西海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5.9億元的價格,受讓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銀行1.6億股,並在2007年上半年的牛市高點拋售,套現超過10億元。此舉將李兆會推上了當年胡潤百富榜第78位,成為最年輕的山西首富。
但之後,李兆會先後在資本市場買入山西證券、興業證券、銀華基金、中國鋁業、益民商業、魯能泰山等多家上市公司股票,均無法再現當初民生銀行的成功。
另外,除了「拋棄鋼鐵玩投資」讓其飽受爭議,李兆會這幾年引起外界關注的,還在於他29歲時迎娶中國演員車曉,並在兩年後離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