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重慶青年報報道,11月12日,荊州市官方通報,荊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編辦主任饒同珍於車禍住院期間自縊身亡。11月19日,饒同珍丈夫馮茂平對重慶青年報記者稱:「事情遠不止那麼簡單。」
11月12日,荊州市官方通報,12日凌晨,荊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編辦主任饒同珍車禍住院期間自縊身亡。
繼荊州宣傳部部長幸敬華、市委副秘書長陳虹先後移送司法,荊州公安縣中醫院院長高輝權、公安縣紀檢監察主任謝業新先後自殺之後,公安縣起家、一向仕途平穩的饒同珍自殺,引發諸多疑問。
反腐反貪高壓常態背景下,接連官員落馬、自殺,荊州官場似乎也陷入了一場形象危機。
15號病房自殺還原
「醫生,快來!快來!」11月12日,凌晨五點多,14號病房裡的戈守紅被幾聲倉促的喊聲驚醒,透過房門看到,一名中年男子從15號病房急匆匆地向護士站跑去。
隨後,當日值班醫生王勇、值班護士毛慧雅兩人趕往15號病房。毛慧雅說,「我們搶救了很久,遵照醫囑,該做的我們都做了」。
「我們的醫護人員進去的時候,患者已經沒有生命體征。」公安縣中醫院辦公室主任孟祥紅說,患者平時也挺開朗,有沒有抑鬱症之類的病,沒有進行過確診,住院期間也沒有發現其他異常。
11月15日下午,重慶青年報記者發現15號病房與其他普通病房並無二致,目前無人入住,配備三張床位。地面、床位、衛生間已打掃,但衣櫃內仍留有鈣片、衣物、香蕉等物。
重慶青年報記者注意到,該病房內衛生間約4平方米大小,有梳妝台、掛衣架、毛巾架和一根懸於蹲便器上方的不銹鋼橫樑,此橫樑高度約1.85米。整個衛生間除一張懸掛在毛巾架上的淺藍色毛巾外,並無他物。
孟祥紅透露,饒同珍死亡時間大約在凌晨四點,當晚僅有其丈夫馮茂平陪在身邊,凌晨五點多,其夫發現妻子不在,最後找到饒死在了衛生間,發現時上身赤裸。
戈守紅記得,醫生的搶救大約持續了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後,聞訊趕來的人群把15號病房外的樓道擠得水洩不通。上午九點,屍體被運離醫院。
饒同珍住院的原因,源於死亡12天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
12天前的10月30日,饒同珍自駕私車從公安縣前往荊州市,在二廣高速公安縣斗湖堤鎮油江村路段,因超車與一輛重型罐式半掛車相撞。
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是,車並沒有墜下高速,車禍後,饒同珍在高架橋下被當地村民發現。
油江村村民、目擊者康新才說,當時她掉在了橋下淺水窪地處,褲子濕了,嘴裡有血,「脫了鞋子,手機放在鞋子裡」。
根據未清理的護理床頭卡信息顯示,饒同珍住院日期為10月31日,診斷病情共有三處:頭部外傷、右側肩胛骨骨折和左側橈骨骨折。
「當時公安縣公安局邀請我們去組織屍檢,由於家屬方面的原因,就沒有正式辦理委託手續。此後未再收到委託邀請。」11月18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系主任劉良教授透露。
「通報中自殺的結論是經過辦案人員等多方調查得出的。」荊州市委宣傳部外宣辦主任熊高新說。
「紀委沒有查她」
自縊,並沒有降低哀榮級別。
11月17日上午,饒同珍遺體告別儀式在公安縣新殯儀館舉行。
廳外,一位自稱「不是親姐姐,勝過親姐姐」的中年婦女哭癱在地上。廳內,前來向饒作最後告別的親朋擠得水洩不通。
重慶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前來參加告別儀式的人士包括親屬、省市縣級官員等,約200人,儀式大廳外的停車場停滿了汽車,20多輛小車停在大門外的馬路邊上。
在等待屍體火化的時間裡,重慶青年報記者向家屬亮明身份希望對方接受採訪,但遭到死者侄兒和侄女拒絕。
「饒部長生前沒有敵人,只有朋友。」饒同珍大侄兒說,「你也看到了,今天來了這麼多朋友,省、市領導都來了,她是沒有問題的。」
「這是我們家的一件慘事,無論你從正面還是負面進行報道,這都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饒同珍的張姓侄女對重慶青年報記者說,「如果你繼續留在這裡,那我的弟弟們就對你不客氣了。」
「我也很想知道是什麼原因,讓姑姑想到自殺。」在告別儀式上,饒同珍在武漢上班的拒絕透露姓名的侄兒說,自己聽到姑姑死訊感到震驚,同時感到不解。
一個關鍵是,荊州官方對於饒同珍死訊通報不足120字,民間諸多傳聞依然在不斷發酵。
「自殺?沒那麼簡單吧?一定另有隱情。」公安縣司機蔣光勇說,「是不是受到迫害,有人想讓她閉嘴?或者畏罪自殺?」
「公安部門已經有了結論,紀委也沒有查她,迄今為止各方都沒有疑問。」熊高新說。
「我也在疑惑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在調查為什麼,事情遠不止那麼簡單。」11月19日,馮茂平頭髮凌亂,鬍子拉碴。他說,「有了確定結論以後,我會第一個通知你。」
「鄭同珍」往事
1998年夏天,時年32歲的饒同珍任職公安縣曾埠頭鄉鄉長,是其官員生涯的一個重要節點。
這個僅3萬多人口的鄉鎮,擔負著荊江大堤50公里堤段的防汛任務,隨時可能需要轉移群眾。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同僚介紹,饒同珍在防汛工作中表現極為突出,並被推選為「李向群」抗洪英模報告團負責人。
「照片是她,但姓氏已改為『饒』,她原來姓鄭的」,正是這次表彰,讓鄰居發小吳新珍在電視上驚喜地發現,昔日玩伴已是曾埠頭鄉鄉長。
此前,出身貧苦、父母都是農民的饒同珍,初中以後已經失蹤在鄰居的視野裡。
關於饒同珍的去向,當地村民描述為在公安縣某重要領導身邊「當保姆」、「做丫頭」、「干姑娘」。
「饒同珍小時家境貧寒,為了跳出農門,選擇做了公安縣原武裝部部長饒小喬(已罹患肝癌去世)『義女』,並跟隨饒姓。」荊州市政府知情者證實。
這次改姓認父,對於其之後仕途的影響,不得而知。
防汛立功次年,饒同珍離開曾埠頭鄉,開始擔任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接著,饒同珍調至荊州市縣級市石首市任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此後一路平坦。
「饒同珍對於上級交辦的任務,會格外認真地完成。」上述同僚說,另一方面,為了達到目的,手段有時會比較極端,「可能跟出身貧苦家庭有關」。
2012年7月,饒同珍從荊州市婦聯主席調任荊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兼編辦主任,主持市委編辦全面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調動屬於平調。
據公安縣委辦公室吳姓工作人員自稱,與饒同珍是要好的朋友,饒在車禍發生之後,身體上承受了極大的痛苦,患上抑鬱症,最後才導致自殺。
然而,這種說法,並未受到醫護人員以及其同事的認同。
「工作認真,追求完美。」荊州市婦聯副主席楊帆說,「饒主席就像大姐姐一樣的,她回家也做家務。平時很陽光,沒有覺察出有抑鬱。」
楊帆介紹,在饒同珍任期內,啟動了「十大軍嫂」、「養殖能手」、「畜牧能手」等評選活動。「她不是為了活動而活動,因為她是基層成長起來的幹部,對基層的需求十分清楚。」
「她做事認真,要求很高。」公安縣國土局土地儲備中心主任鄒元享說,如果饒同珍在同一天中午同時有兩個飯局,她如果答應了,她會在第一個飯局之後,匆匆去下一個飯局。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一個口碑不錯的市級幹部,離開公眾視線已經三個月之久了。
公開資料顯示,饒同珍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在2014年8月18日,荊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編辦主任饒同珍到宜昌市學習宜昌市搭建公共檢驗檢測平台、整合檢驗檢測技術機構經驗。
極端個性導致?
「饒同珍平日作風正派,不搞鬼,沒有架子,但個性稍顯極端。」荊州官場同僚表示。
他舉例說,饒同珍當年為了融入公安縣某官員家中,不僅給人家做事,還改了自己的姓名,這是比較極端的。
這種好強、極端,在婚姻裡,未必是件好事,而饒同珍的感情生活,在官場同僚看來並不算順當。
多名受訪者提到,馮茂平喜歡喝酒,夫妻長期分居兩地,且關係並不和睦。公安縣公安局某退休幹部認為,饒同珍自殺當晚,夫妻之間至少是發生過口角的。
「那天晚上確實喝了點酒,一點多睡覺的。自己平時確實好酒,大家都知道。」馮茂平說,「當天我就提出來要做屍檢,但他們不同意,懷疑是我殺的。當時到公安局做筆錄長達5個小時。」
「饒同珍和她老公只是形式上的夫妻,兩人長期分居,即使在一起也是分開在兩個屋子裡睡。」一名熟悉饒同珍的知情人表示。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饒同珍好強,她接觸的都是各類高官,出入風光,而她老公卻只是一名普通職員,「她覺得自己的老公應該是比她級別高或者其他方面比她更優秀的人」。
重慶青年報記者查實,饒同珍丈夫馮茂平,目前仍只是荊州市人民銀行調查統計科科長。
同時,「饒長相優秀,自然有人追求」,關於其緋聞年輕時也有些許,都是在公安縣的時候,涉及人後來也一路高昇,並未受到影響,「都是十年前的事了」。
11月19日,對於具體的家庭生活細節,馮茂平表示在結果出來之前暫時拒絕透露,對於夫妻爭吵等感情問題,更是暴怒拒絕回答。
官員自殺連鎖反應
事發後,人民網轉載的評論《荊州官方通報女副部長自縊身亡漏洞百出》認為,不管女副部長生前是一名什麼樣的官員,官方如此對待一名已經失去生命的官員和官員的家屬,既不符合人之常情,也不符合倫理法治,荊州官方到底有什麼苦衷?
饒同珍自殺,並非荊州官場首例。2008年4月16日,公安縣中醫院50歲的院長高輝權與公安縣委書記胡功民、縣人大主任黃大春、縣衛生局局長魏天俊等多名主要領導在公安縣城高檔酒店吃飯,期間,高輝權服毒身亡。
2011年8月27日,公安縣紀委紀檢監察室主任謝業新自殺於其辦公室,身中11刀。自殺前,謝業新還在處理公安縣原縣委副書記柳寶軍的貪腐問題。
饒同珍是公安縣人,公安縣起家,三年前和六年前的自殺事件,對其心理是否產生影響不得而知。
更值得關注的事實是,公開消息,半年內,荊州市至少有3名副廳級以上幹部被查處。
2月,原荊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幸敬華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8個月後,幸敬華被立案審查,同時開除黨籍和公職,並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6月,荊州市原政協副主席余紅星涉嫌嚴重違紀問題被立案調查。余紅星原為石首市委書記。余紅星案發後,石首市紀委先後對原常務副市長鄧勇、夏光宏誡勉談話。石首市財政局原局長梁新文被誡勉談話,責令財政局現任局長楊建湘做出書面檢查。
7月,荊州市委副秘書長、市委市政府接待辦主任陳虹涉嫌犯罪問題被荊州市紀委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反腐反貪高壓常態背景下,查處腐敗官員之後,荊州官場亦在進行人員的重新編排。饒同珍在人事安排基本完成以後自殺,尤其讓官場同僚不解。
「饒部長不分管組織部的工作,平時也不在這裡辦公,全面負責編辦的事務,辦公室在編辦。」荊州市委組織部辦公室一不願透露姓名的男性工作人員說。
重慶青年報記者兩次走進荊州市編辦聯繫採訪,均以應去找宣傳部為由拒絕,而宣傳部又將問題拋給編辦,來回踢皮球。
「饒同珍最後一次調任屬於平調,如果能夠在這次當個副市長,其人生就完美了。」11月18日,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官員表示,饒一向要強,最近一些調整跟她無關,「也許一些變局,也讓她心裡失衡、壓力過大吧」。
上述知情人透露,今年初,饒同珍在一次飯局上向一位在場的公安系統領導發問:「怎樣的方式死亡最快樂?」她的這一疑問,被一位在場老領導批評:「年紀輕輕的談什麼自殺?」
一位公安局長接下話茬說:「車禍、跳樓、吃藥都很痛苦,最直接的辦法是上吊。」
一語成讖,饒同珍沒有熬過一年,便選擇自縊,結束了自己極端要強、不斷進取的半百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