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財經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證監會連夜出面安撫 A股反彈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1-20]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本網綜合報道,早盤滬深股指雙雙低開,而後現企穩回升走勢。隨著證監會澄清了兩融事件,大盤也展開了強勢反彈。而昨日表現強勢的創業板今日大漲超2.5%,國產軟件再度成為創業板的主力。

今日滬指早盤低開,開盤走出一輪大幅震盪,在觸及3100點後開始反彈;創業板更是順勢上漲3.1%。據行業板塊分類顯示,截至中午收盤僅證券板塊下跌,跌幅3.97%。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172.72點,漲56.37點,漲幅為1.81%,成交2457億元;深成指報10928.2點,漲157.29點,漲幅為1.46%,成交1586億元。

2014年末掀起的一輪波瀾壯闊的行情,在2015年1月19日遭遇驚魂一日:滬綜指大跌逾7%,大金融板塊幾近全線跌停,股指期貨迎來了誕生以來的首個跌停,讓人不由想到2007年的「5·30」。19日晚間,證監會緊急闢謠「打壓股市說」,強調市場不宜過度解讀對存在違規行為券商的行政監管措施。但無論如何,「槓桿上的牛市」拉響了「1·19」警報,未來A股會否從「瘋牛」轉變為「慢牛」。

槓桿可以帶來天使般的利潤,也可能帶來魔鬼般的虧損。昨日融資餘額排名前18名的個股全部跌停,這18只個股前一交易日的融資餘額總和共達2047.25億元。

本周一(1月19日),A股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上證指數[0.57%]暴跌近8%,券商保險銀行全線跌停。對於沉澱了近2750億元融資資金的金融板塊來說,在受到政策打壓、融資盤恐慌性出逃等多重利空因素的影響下,周一的悲慘遭遇或許只是一個開始。而那些金融股,尤其是券商股的融資買入者,則已有「爆倉」的風險。

事實上,造成A股昨日暴跌的利空之一正是證監會重拳出擊融資融券業務,此舉也被不少投資者理解為監管層有意打壓市場,昨日晚間,證監會連夜出面否認這一說法,表示市場對監管層動作不宜做過度解讀,並宣佈證券資產低於50萬元的融資融券賬戶不會被強制平倉。

金融板塊沉澱2750億融資資金

統計數據顯示,元旦過後至1月16日的10個交易日時間裡,兩市共發生融資買入1.06萬億元,融資償還9666.14億元,截至上周五(1月16日),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已經達到1.11萬億元,對應融資余量1449.44億股。當天共發生融資買入94.72億股,買入金額1123.60億元。融資交易在A股市場占比已經達到20.69%,且從14日~16日均穩定在20%以上。

根據證金公司統計,截至1月15日,共有91家券商、6308家營業部開展了融資融券業務,融資融券客戶數量達到了312.46萬名。而在去年底,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營業部為5805家,融資融券客戶數量為303.21萬名。也就是說元旦後僅僅9個交易日,兩融市場就新進入了9.25萬戶,平均每日增加超過1萬戶。

前期引領市場的大金融板塊仍然是兩市融資餘額增加的主要推手。元旦過後至1月16日,以券商保險為主的非銀金融板塊共發生融資買入2348.83億元,占區間融資買入總額的22.10%;銀行板塊發生融資買入1196.52億元,占區間融資買入總額的11.28%。兩者合計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截至1月16日,兩個板塊融資餘額合計2749.49億元,市場合計占比達到24.77%。

中信證券全天成交僅14.7億元

融資者對金融板塊的追捧成就了一場史上最大的逼空行情。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2014年1月2日,即去年第一個交易日,兩市融資融券交易占A股成交比重為9.70%;3月28日以後,兩融交易在A股成交中占比從未低於10%。10月30日以後這一數據上升為15%;11月20日之後一直穩定在20%左右。兩融投資者在市場上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話語權,不少投資者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對於買入金融股的投資者來說更是如此。

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1月7日這53個交易日中,兩市融資買入金額最大的前20只個股中,有17只是金融股。其中中信證券以被融資買入2142.37億元傲視群雄,平均每天被融資買入40.42億元;去年12月17日,甚至一天就被融資買入了91.02億元。今年1月7日,中信證券最高上衝至37.25元,復權後創出歷史新高,較11月1日上漲了123.21%;其區間換手率高達362.35%。

目前中信證券超越了中國平安,以331.78億元成為目前融資餘額最多的個股。本周一,中信證券開盤後一字跌停,全天成交僅14.7億元,收盤時仍有高達7.31億股的賣單趴在跌停板上。這意味著絕大部分融資者並未逃脫,而且僅一天時間,融資者手中的市值就損失了約33億元。

融資者對中國平安依然青睞有加。同期中國平安被融資買入1367.37億元,截至1月16日融資餘額達到317.56億元,兩項指標均排名市場第二。海通證券、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則分別以被融資買入941.26億元、716.98億元和688.31億元排名第三至第五名。

在融資餘額這一指標上,截至1月16日,兩市共有8只個股融資餘額過百億元。它們分別是中信證券、中國平安、海通證券、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中國建築。值得一提的是,昨日融資餘額排名前18名的個股全部跌停,以周五18只個股融資餘額總和2047.25億元計算,融資者手中股票一天時間市值蒸發約200億元。

券商融資堰塞湖最危險

兩融細則規定,保證金比例不得低於50%。記者按此估算,如果融資者未動用自己的本金,以目前券商通用的強平線130%計算,那麼股價下跌20%(以買入單只股票計算),其維持擔保比例便觸及強平線。而如果動用最大融資槓桿,即將其自有資金和融資資金全部用於買入一隻股票,那麼如果股價下跌33.33%,且未補充保證金,他的賬戶就將資不抵債,即所謂的「爆倉」。

這樣說來,如果一位融資者不幸在37.25元的歷史最高位以50%保證金比例買入中信證券,以中信證券昨日收盤價計算,區間跌幅已經高達20.48%。因此他已經觸及強平線,而如果再跌13.33%,他可能就會爆倉。儘管目前大部分券商規定保證金比例均高於50%,但上述估算也說明,中信證券若繼續無量下跌,許多融資者將面臨極大風險。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券商策略分析師指出,昨日證監會嚴控融資融券成為兩市暴跌的導火索,但即使沒有這一突發事件,金融板塊前期漲幅過大,且上周後半段已經出現了成交量很大股價卻滯漲的情況,因此本身就有調整需求,只不過槓桿效應助漲助跌,因此會出現集體跌停的情況。近期融資餘額過大的個股、特別是金融板塊仍有調整需求。

而從昨日成交量來看,券商、銀行、保險三大金融板塊中,券商板塊多數一字跌停,融資者無法賣出,這一類型個股融資者被套最深。而如中國平安、中國銀行等沒有開盤就跌停,事實上是給了融資者出逃的機會,後市反而可能壓力要小一些。如中國平安昨日成交高達208.4億元,即使只有其中三分之一是融資者賣出,也部分釋放了壓力。中國銀行昨日成交99.1億元,也和其融資餘額基本接近。

警惕融資占比過高的個股

事實上,部分個股雖融資餘額不高,但它們的融資余量占流通股比例過高,也可能成為融資者不得不償還的對象,這對它們後期股價表現也形成了強大阻力。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兩市融資余量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的個股中,排名第一的是券商板塊中的太平洋,其融資余量占流通股比例高達25.73%;其次是一拖股份,占比25.65%;第三是中國交建,占比25.11%;這三隻個股周一都以跌停報收。此外,如中體產業、平潭發展、數碼視訊[1.56% 資金 研報]、利源精製、燃控科技、海虹控股、隆基股份、華勝天成、多倫股份、鵬博士、美爾雅等個股融資余量占流通股比例也超過了20%。這意味著上述個股的籌碼已經非常集中,而在市場暴跌的背景下,融資者的心態往往更加不穩定,也更容易出現融資者集體拋售造成「踩踏」的情況。

而按照滬深兩市交易所規定,如果一隻個股融資餘額佔其可流通市值的25%,交易所就可以暫停該標的股票融資買入,直到下降至20%以下才可能公告恢復。按此標準,截至1月16日,已有日海通訊、燃控科技、數碼視訊三隻個股的融資餘額占流通市值超過20%,一拖股份也有19.97%。而一拖股份、燃控科技等均曾經因觸線而被暫停融資買入。

上述券商策略分析師指出,市場走牛時,賺錢效應將吸引融資者更加積極地借錢買股。而在市場進入調整後,由於近期券商新開融資賬戶被限制,前期的融資者被血洗後會趨於謹慎。所以面對這類籌碼過於集中在融資者手中的個股時,投資者也應該更加謹慎。

證監會深夜緊急「安撫」

經歷了A股驚魂一日,昨日晚間,證監會及時出面安撫。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接受採訪時,有記者提問,「上周五,證監會通報券商融資類業務現場檢查情況,銀監會發佈《商業銀行委託貸款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同時央行貨幣政策司官員撰文稱要防止過度『放水』。受這些因素影響,今日股市暴跌。金融監管部門是否有意聯合打壓股市?」

鄧舸明確否認了這一說法,並表示,證監會於2014年12月中下旬,對45家證券公司融資類業務進行了例行檢查,1月16日通報了檢查情況。從檢查結果看,目前證券公司融資類業務運行平穩,整體風險可控。對12家存在違規行為券商採取行政監管措施,旨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融資業務規範發展,市場不宜做過度解讀。

而對於「對證券公司開立融資融券信用賬戶時證券資產低於50萬的客戶是否要平倉,這類客戶是否繼續參與融資融券業務?」的提問,鄧舸表示,對證券公司開立融資融券信用賬戶時證券資產低於50萬元的客戶,繼續按證監會原有政策和規定執行,不因為這一資產門檻而強行平倉。對這類客戶,證券公司要加強風險評估,切實做好風險提示和客戶服務。

      責任編輯:鄭毅
滬指午後暴跌近百點 跌破3200      [2015-01-12]
金融股砸盤 滬指跌破3300      [2015-01-08]
A股重組扎堆 小散戶需注意      [2015-01-08]
厲以寧:中國經濟能保持7%就不錯了      [2015-01-20]
2014年中國GDP超日本2倍      [2015-01-20]
專家:2015年GDP增速恐繼續放緩      [2015-01-20]
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7.4% 創24年新低      [2015-01-20]
兩市微幅低開 滬指跌0.06%      [2015-01-20]
「1·19」滬指暴跌後三大懸疑待解      [2015-01-20]
證監會連夜出面安撫 A股反彈      [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