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新中裝設計師:中式禮服重續中華禮儀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3-08]    我要評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協副主席趙長青。

【文匯網訊】(記者 于永傑 實習記者 任芳頡 兩會報道)全國政協委員、本報社長王樹成牽頭,多名港區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建議盡快制定融合傳統與時代的中式禮服,在正式場合服裝作為禮服穿著,這一提案在全國兩會期間受到不少代表和委員的支持,不少長期致力於中式服裝推廣的行業人士亦倍受鼓舞。北京APEC「新中裝」設計師之一的趙卉洲,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制定中式禮服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重續斷層的中華禮儀文化。

作為APEC「新中裝」的設計師之一,趙卉洲和她的團隊負責的正是最為搶眼的「第一夫人」的服飾。「以現代表述傳遞古典訴求,是我們這次設計的核心理念。」趙卉洲認為服裝的演變其實就是一個融合、發展的過程,如唐朝服裝吸納了大量的胡人文化,宋代則是在唐朝的基礎發展而來,而清朝則受到了漢族服飾的影響。「如果說要制定一套中式禮服作為「國服」,我的觀點也是既要繼承傳統又要適應時代。」

趙卉洲所主持設計的「第一夫人」中裝系列,就吸收了許多傳統的元素。除了眾所周知的「江崖海水」紋樣和精美的刺繡外,鮮為人知的是各國第一夫人所著旗袍外搭的開襟連袖外套,其實是源自於宋明時期流行的「褙子」。

冀禮服喚醒禮儀文化

作為資深的服飾研究者,趙卉洲介紹無論中西方禮服都是整個禮儀文化體系的符號。「歐洲男士領帶和領結的佩戴場合完全不同,而女士雞尾酒會和晚宴上的禮服也是各有不同」,她說其實中華文化傳統中對於服飾在禮節中的作用更是非常重視,「可惜的是在『文革』中造成斷層,改革開放後西方文化湧入,這些傳統流失得更快。」趙卉洲希望通過這次對中式禮服的討論,重新喚起傳統禮儀的回歸。

談到如何具體設計中式禮服的規制,趙卉洲建議以市場化的手段,讓民眾參與選擇。「可以傳統節日為切入點,發動不同的設計師為春節、清明這樣的節日分別設計多套中式禮服。通過國家領導和知名人士的帶頭穿著,形成一種潮流,讓人們在微信、微博上討論,自己去選擇哪一套最好」。

全民參與禮服設計

趙卉洲提出,中式禮服的推廣也應符合當代的傳播特點,「這次新中裝面試後,很多人好像突然意識到原來中國風可以這麼時尚。這說明只要我們的設計確實有魅力,民眾會自發去追趕潮流。」目前我國對於傳統服飾的「非遺」立項中,已經將部分製作技藝如刺繡、印染、紡織等納入其中。若能將服飾作為一個整體來系統性地實施傳承保護,效果會將更好。

委員熱議 出謀劃策

書法家趙長青:可在「中西並存」下倡導中式禮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協副主席趙長青以一身盤扣中式上衣亮相兩會。談及傳統服飾文化保護問題,他說自己從事藝術工作,一直以來都提倡中國人穿著中式服裝。他建議,為適應當代生活,可以在中西並存的條件下倡導傳統禮服。

「我們的經濟地位提升了,在文化上也應該有自己的一套禮服」。但中式服裝歷史久遠,包括漢服以及近代形成的中山裝、旗袍、唐裝等,究竟以何種款式作為禮服在正式場合來應用,趙長青認為應該廣泛徵集意見,「既要有傳統的基因,又要有時代文化元素。可設計出多種樣式來,比如男裝、女裝,正式場合和生活場合的服裝。分別請專家和民眾討論選擇。」

趙長青同時認為「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西裝也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可以在「中西並存」的前提下,通過倡導的方式逐漸推廣中式服裝。他尤其強調,近年來中央領導人開始在一些場合穿中式服裝,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當下重拾傳統文化的呼聲越來越強,但對於服飾文化的重視似乎仍比較微弱。「希望通過這樣的倡導,來使更多人意識到服飾文化的價值」。

古琴傳承人高培芬:「國服」制定 盡快啟動調研

諸城派古琴國家級非遺文化傳承人高培芬委員,連續三年的提案都是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她認為服飾也是「非遺」的一部分,應該加強保護。談到制定一套在正式場合穿著的禮服,高培芬認為可先從基礎性的研究做起。「提案的想法可行,要在促使真正落地上做功課,盡快啟動調研」。

高培芬表示,以前一談到中式禮服人們最多想到的是女士的旗袍和男性的長衫,但在現代社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做到傳統的現代的結合,「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京劇老旦藝術家趙葆秀:與現代生活結合

全國政協委員、京劇老旦表演藝術家趙葆秀表示,我國的少數民族大多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服飾,唯有漢族的服飾文化出現斷層。服飾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有助於提升民族自信。談到有人將「漢服」混同於「戲服」,趙葆秀指這是一種誤區,「我們的禮服要和現代生活結合」。

漢服踐行者:凸顯東方優雅氣質

山東濟南姑娘李曉姣多年來一直以一身漢服裝扮示人,在她看來西方人身材高大,西裝能襯托出挺拔的感覺。而東方人的氣質,則更適合走優雅飄逸的造型路線。作為一名醫生,她認為「漢服的交領設計,把人的五臟六腑全都護住了,利於養生」。

李曉姣認為,很多人對傳統服裝有誤解,其實漢服也根據場合分多種款式,並非都是想像中寬袍大袖。「我們很多的文化傳到了別的國家,人家保護起來了,我們自己卻丟了。」她說自己想以穿著漢服這種行動,讓服飾文化得到活態的傳承,而不是放到博物館裡。

小資料:「中式服裝」提案 兩會多年熱議

在近年的全國「兩會」上,曾經有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過有關「保護傳統服飾文化」、「制定國服」、「中式禮服」的議題。如2007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葉宏明提議,確立「漢服」為「國服」;全國人大代表劉明華曾建議,應在中國的博士、碩士、學士三大學位授予時,穿著漢服系列的中國式學位服;2009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李延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呼籲:"我們有國旗、國徽、國歌,也應該要有國服。」建議設計「中華服」作為國服。bj0306yyj-1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協副主席趙長青 本報北京傳真

2015兩會
      責任編輯:吳海容
王樹成:倡中式禮服為「國服」 吁「衣冠文化」回歸      [2015-03-04]
新中裝設計師:中式禮服重續中華禮儀      [2015-03-08]
北大校長:辦學不能急功近利      [2015-03-08]
高虎城:中國將採取三大措施引境外消費回流      [2015-03-07]
陝西冀港搭乘「一帶一路」快車      [2015-03-07]
廣東自貿區對港企負面清單將更短      [2015-03-07]
郭樹清:對我期望太高 我壓力大      [2015-03-07]
高虎城:「一帶一路」引關注 50餘國願參與      [2015-03-07]
李紀恆:國家將繼續大力追捕貪官      [2015-03-07]
林毅夫:反腐能讓經濟更健康地發展      [201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