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王尚勇 寧夏報道)寧夏同心王團倒墩子匈奴墓遭到了毀滅性的盜掘和破壞,幾處荒廢的農田中出現大小上百個新挖的盜洞,現場還有人骨和陶瓷碎片。當地村民稱,這裡常有盜墓賊出沒,且大多都是夜間行動。
倒墩子村位於王團鎮東側一處山丘之上,這裡峁梁錯落,溝壑起伏。村裡大部分村民已搬遷,農田和院落已荒廢,但兩塊已荒廢的農田被挖得千瘡百孔,大小盜洞足有上百個,大多盜洞都敞開著,其中一些有一人多深,人畜不惜落入盜洞內很難逃出。一些較深的盜洞旁散落著白骨和陶瓷碎片,周圍還遍佈著數百個細小的探洞。這些盜洞旁的堆土上尚未長草,且無雨水沖刷痕跡,應是不久前挖出的新土。這裡有幾處盜洞周邊已長有雜草和苔蘚,說明挖洞時間應該較早。
到底是何人在此盜挖呢?荒田北側,與荒田隔著一條山溝,住有一戶姓鎖人家,據主人鎖老漢介紹,倒墩子之名來源於一個已傾倒的明代烽火台(土墩)。30年前,村裡一戶人家在村子東南方一處叫兔頭嘴的坡地上犁出一個瓦罐,後又在原地挖出了人骨、古錢、串珠和銅器等物。之後,這裡便接二連三來了許多文物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他們在這處農田中挖出20多個古墓,還在古墓裡挖出很多銅器和瓦罐。再後來,挖開的古墓被回填了,村民又開始在上面種莊稼。
8年前,這戶農田承包人搬到了山下居住,其他村民也陸續搬走,這裡的農田都荒廢了,只有他家留下來養羊。幾年前,村裡來了一夥騎摩托車的外地人,他們拿著一種能挖洞的鏟子(洛陽鏟)和鋼釬(自製探墓工具)在農田里鑽洞,還有人挖開了古墓,但好像沒挖到東西就離開了。這之後,每年都有人來看古墓,但都是看看就走了。
2014年秋,村裡又來了一夥外地人,他們帶著能挖洞的鏟子和鋼釬,肩上還扛著金屬圈(金屬探測儀),並用金屬圈將農田掃了個遍。當天夜裡,這夥人開始在田里挖洞。因天黑,他沒敢上前察看,待第二天去看時,發現農田被挖開過,但又回填平整了。今年3月,這夥人又出現在農田里,而且大白天挖地。之後,每隔幾天就有人來挖地鑽洞。一周前,這裡又來了一夥人,他們不但拿著金屬圈探測,還背著幾個大盒子在地裡轉悠,之後田里便出現了上百個盜洞。
這夥人為何三番五次地在這處農田中探測和挖洞呢?同心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表示,被盜挖的確係西漢時期的匈奴墓群。5月11日,當地文管所也接到舉報,並已組織人員對盜挖現場進行勘查,並對盜洞全部進行了回填。
一名文管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30年前,文物部門曾對倒墩子匈奴墓群進行過全面發掘,當時還出土了許多珍貴文物。挖掘結束後,一些腐蝕嚴重的金屬棺釘被回填到墓葬內。如今,盜墓賊攜帶金屬探測儀在墓地上方進行探測,可能探測到被回填的棺釘,以為墓內依舊有文物,便又來挖墓,於是出現了大量盜洞,地表也被大面積破壞。因為之前挖掘比較徹底,盜墓賊挖出珍貴文物可能性很小。
這名工作人員還透露,有一夥專業挖寶者經常光顧同心縣境界。他們不但裝備有考古發掘的專用工具「洛陽鏟」,還有金屬探測儀。這夥人晝伏夜出,不但選擇之前曾發掘過的文物保護地進行盜挖,還對當地一些含有「王子」地名的地方土堆和山頭進行盜挖。因為缺乏執法權,文管部門對這些挖寶者束手無策。此外,同心縣境內有200多處文物保護遺址,但文管所只有7名工作人員。每年工作人員分組對文物保護場所巡查一次,就需要兩個月時間,當地文物保護工作有些力不從心。
同心縣文管所一名女工作人員稱,她曾參與過倒墩子匈奴墓群的發掘工作。1983年秋,倒墩子村民在農田挖出文物後,立即引起文管所注意。當年底,同心縣文管所和自治區博物館組織人力進行試探性發掘,出土了陶鬲、陶罐、透雕銅牌飾、五銖錢等文物。
1985年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自治區博物館和同心縣文管所等組成聯合發掘隊,對倒墩子匈奴墓地進行全面發掘。這些墓葬大部分為土坑墓,墓表無封土也未栽樹,與漢墓高大的封土有區別。墓坑為長方形豎穴土坑,未發現合葬情況。墓內有簡易木質葬具,因為腐朽嚴重,已看不出結構和形狀。墓室北端坑壁上有許多土龕,內置陶器或漆器。棺的周圍有熟土二層台,人骨頭向北,大部分為足高頭低。偏洞室墓6座,墓道底部有牛、羊頭、蹄骨殉葬品,隨葬物品也比土坑墓的要多,顯示著死者生前身份和財富的差別。
她還稱,當年這裡曾出土隨葬陶器、銅器、鐵器、珠飾、海貝、金器、骨器等1600餘件。其中陶器的紋飾以波折紋為主,與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發現的匈奴人陶器相同。銅器中有600餘枚「五銖」錢,這說明匈奴人也是以漢朝「五銖」錢為通行貨幣。隨葬品中最有特色的是20多件透雕銅帶飾,形狀有長方形、馬蹄形、刀把形,透雕圖案有雙龍、雙駝、雙馬、虎食羊、雙羊、龜龍、人物車馬等。這種銅牌,過去曾在俄羅斯多有出土,俗稱「斯基泰銅牌」。銅帶飾的背面殘留有皮條,皮條上有穿帶飾鈕的透孔。同心倒墩子漢代匈奴墓的發掘,使我國考古界第一次較深入地瞭解了漢代匈奴墓的特點及匈奴文化的內涵,具有很重要的考古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