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孟冰 重慶報道)近日,在重慶北碚一處碎石堆積區裡,有市民發現木化石和大量蕨類植物化石,經重慶自然博物館專家初步推測,這些化石來自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時期,比恐龍出現的侏羅紀至少早5000萬年。而這次發現的木化石在重慶主城也是首次。
一塊高14厘米,寬14厘米,厚4厘米的黑色石頭上,能用肉眼看到清晰的樹幹外部形態及紋理,這是一種木化石。化石的發現者是西南大學圖書館館員伍定金,他說當時從附近村民口中聽說在江邊有一些印著葉子形狀的奇怪石頭,上周,在幾番搜索後,伍定金髮現了這種木化石。
在北碚三勝施家梁的江邊,有多個由碎石堆積起來的山包,路上還有不少載著石頭的貨車通過,伍定金告訴記者,這些碎石都是從正在施工的中梁山歇馬隧道運來的,在化石的發現地,不時還能看到斷裂的蕨類植物化石和腕足類動物化石。「這裡每天都在堆積大量的碎石,看到化石就要立即搬走,不然就會被後面的碎石掩埋了。」前幾天,伍定金就眼睜睜看著石縫中的海百合化石被掩埋。
據介紹,木化石比較常見於我國北方地區,南方較少,木化石的形成主要是百萬年或更早以前的樹木,因種種原因被迅速埋葬地下後,有機部分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交換而成為樹木化石。木化石保留了樹木的木質結構、外部形態和紋理。顏色為土黃、淡黃、黃褐、紅褐、灰白、灰黑等,拋光面可具玻璃光澤,不透明或微透明,因部分木化石的質地呈現玉石質感,又稱為樹化玉或硅化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