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相信這首唐詩大家都能脫口而出。但是,當躺在手術台上一邊接受開顱手術時,還能一邊清醒淡定地背完嗎?6月22日,瀟湘晨報記者從湘雅醫院獲悉,在湘雅醫院神經外科手術室內,就出現了這樣神奇的場景。湖南省顱底外科與神經腫瘤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劉慶教授正在主刀切除腫瘤,躺在手術台上的小顏(化名)正在淡定地背詩、算數、識圖、唸書。
1年前,來自株洲的小顏出現了間斷性癲癇發作,起初2次他並未在意。但隨著症狀越來越明顯,一次發作後竟然直接倒地,出現了意識喪失,大家才緊張起來將他送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原來小顏顱內長了一個膠質瘤,而且長在了重要的功能區,周圍是控制面部和肢體的運動中樞,以及控制說話的語言中樞。更為棘手的是,膠質瘤是由腦組織轉變過來的,與周圍的正常腦組織邊界不清。切多了,可能會影響正常功能,切少了,又很容易復發。正因為擔心影響正常功能,小顏一直選擇保守治療。直至近期複查時發現,腫瘤越來越大,直徑已達到3厘米,如果不及時處理,病情將越來越重,最終危及生命。
頭上開了個大洞,還正在做手術,醒過來很痛怎麼辦?這是術前小顏最擔心的問題。「平時做開顱手術都是採用全身麻醉,本身有鎮痛的效果。但這次手術中需要患者清醒過來,我們只用了平時不到一半的藥量,鎮痛效果就達不到了。其實開顱手術中最痛的就是被切開的頭皮,我們手術開始前將3對感覺疼痛的神經阻滯了,他術中醒來時就完全感覺不到疼痛。」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鄢建勤教授介紹。
「我記得做了3乘以8的乘法題,和11加9的加法題,還有看圖片,我都答對了。」6月17日,術後在病床上康復的小顏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然清晰地記得。「以前沒進過手術室覺得很恐怖,但是自己真的進去了也不覺得,可能是醒來看到那麼多醫生,聽到他們熟悉的聲音就很放心。我真的不太緊張,因為我知道大家都是朝著一個目標在努力的,就是盡量保留我的功能,把腫瘤切乾淨。」
目前,小顏恢復十分迅速,不僅能順利開口說話,肢體活動情況也一如既往。經過複查磁共振,影像學上顯示那顆3公分大小的膠質瘤已被完整切除,且絲毫未傷及語言和運動功能。
據劉慶教授介紹,多模態監測影像導航融合技術切除腦功能區膠質瘤是神經外科的前沿領域之一。 「術中喚醒」技術對神經外科、麻醉科、神經電生理醫生的要求都非常高,需要共同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目前該技術多用於功能神經外科,通過深部電刺激定位癲癇病灶或治療帕金森氏病等運動障礙性疾病,但應用於開顱手術進行腫瘤切除難度較大,在全國較少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