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環球時報報道,一場政治版圖大調整在香港拉開帷幕,公民黨創黨成員湯家驊退黨成為標誌性事件,被視為泛民陣營的大分裂。湯家驊代表的是香港反對派中的溫和力量,這股力量主張對話,不滿被激進勢力劫持,6月18日政改方案遭否決使他們意識到激進路線是一個沒有出路的死胡同。
湯家驊「雙辭」讓所有目光都集中在立法會空出的這一席位上。現時香港立法會共有70席,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各佔35席。根據立法會規則,由議員提出的動議或法案,在立法會內需要分別獲功能組別及地區直選兩邊支持才能通過。目前,在功能組別上,建制派佔有壓倒性優勢;但在地區直選組別方面,泛民佔有18席,建制只有17席。多年來,泛民經常利用立法會地區直選議席的多數優勢,否決一些議案。
建制派和泛民誰的贏面更大?香港網絡媒體「巴士的報」分析道,新界東泛民和建制的支持者比例大約是55%對45%,估計投票時不會有太大變化。文章認為,最大的變量是泛民不止一人出戰。除了公民黨以外,還有激進派泛民人馬出選,又或者之前落選的溫和派泛民也參戰,而建制派只有一人,在票源分薄的情況下,建制派有望拿到議席。香港now新聞台分析說,在區議會和立法會兩場大選中間要來一場兩陣對決的補選,其他泛民政黨百感交集,難免要為公民黨抬轎,輸了固然會打擊士氣,但即使贏了他們也沒有任何好處。
香港《星島日報》評論說,溫和派選擇重回務實溫和,「對泛民、對香港,都是好事」。 湯家驊退黨的同時,還宣佈辭去立法會議員的職務,而空出來的這一席位直接關係著立法會中建制派與泛民的平衡。
如果明年初的補選建制派拿下這一席位,那麼泛民將在立法會失去否決權,近年來反對派正是利用「關鍵少數」的規則,屢屢「拉布」,幾乎把香港變成了「腦血栓患者」,使香港政治停滯、經濟疲弱。 |